浅谈俄罗斯北极航道开发与“冰上丝绸之路”对接的现实逻辑及可能挑战

2021-11-12 02:03欧阳广舜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22期

欧阳广舜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 116044)

俄罗斯是拥有北极地区领土和海域面积最大的国家。早在沙俄时期,俄罗斯就已经开始探索北极,在苏联时期更是将北极航道的建设列入国家发展规划。进入21 世纪,随着全球变暖带来的北极冰面融化,各国也看到了北极地区通航的广阔前景。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时任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时明确表示要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将北极航道与“一带一路”进行对接。尽管在合作利用北方航道方面两国势必会面对诸多困难,然这一倡议无疑是现实可行,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

1 俄罗斯北极航道开发的历史源流

俄罗斯人对北极航道开发的探索可以追溯到莫斯科公国时期。自伊凡三世开始,俄罗斯人就初步开拓了北极地区的贸易航路。1525 年,俄罗斯人迪米特里·格拉西莫夫绘制了首张北极地区海图,为沙俄在北极的探索与开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6 世纪俄罗斯人开始经北极航路将货物输送至欧洲,1584 年,伊凡四世在白海沿岸兴建了一座作为开发北极,建设海上贸易航线据点的城市——阿尔汉格尔斯克,如今,它是俄罗斯在北极地区体量最大的城市。自17 世纪开始,俄罗斯开始派出队伍对北极地区进行考察,彼得大帝甚至在离世之前仍督促组建远征队探索通往美洲的海上道路。1741 年,维图斯·白令的远征队到达阿拉斯加,实现了彼得大帝的夙愿。

19 世纪后半叶,对北极的探索也进入到了科学考察的新时期,这标志着极地国际合作的开始。1898 年,在海军上将马卡洛夫的主导下,俄罗斯造成了世界上第一艘大功率破冰船。1915 年,俄罗斯考察队第一次完成了“北方航道”的穿行。苏联成立后,新政府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科考与资源开发,不仅建立了考察站,还制定了鼓励向北极地区移民的政策,大大加快了北极地区的开发。随着北极地区的水文资料、基础设施等逐渐完善,北极航道成为了连接东西部领土的大通道和北方领土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卫国战争时期,北极航道作为苏军的重要补给线之一对战争的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总而言之,苏联对于北极的投入力度远远大于其他的北极国家,不仅在北极地区建立了许多基础设施,还建设了一批大型城市和工业综合体。

进入21 世纪以后,随着气候变暖加剧,北极的适航性进一步增强。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新一轮的海洋“圈地”潮,更加意识到北极航运潜力的俄罗斯政府逐步出台了北极战略。其中,实现北极航道的全年通航在俄罗斯北极战略当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不仅可以改变北半球的海上运输格局,也可以提高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

2 俄罗斯开发北极航道面临的实际问题

2.1 基础设施落后,硬件设施不足

北方航路上的绝大部分港口都是苏联时期开工建造的,面临着需要进行修缮以及现代化改造的处境。斯捷潘诺娃.В.В 也曾指出,北极航道沿线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与保证货物安全与旅客安全的服务是否高效直接关系着北方航道能否够融入世界贸易物流体系。破冰船数量不足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20 世纪80 年代,在北极地区服役的破冰船多达17 艘,2017 年仅为4 艘。目前的破冰船数量显然无法支撑北极航道通航的预期目标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2 官僚主义严重,行政架构亟待完善

俄罗斯政府的官僚主义可谓根深蒂固,其主要表现为流程死板,办事拖拉,各部门互相掣肘,难以实现横向间的协调,在部分实权机构和官员队伍当中索贿受贿现象也时有发生。其高度集中的行政体系既削弱了地方政府的权力,也不利于各地方之间及时沟通协调,导致了在北极航道的分区规划中各级地方政府难以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在北极航道具体的经营开发方面也出现了官僚机构与大型国企之间的矛盾。

2.3 人口问题突出,劳动力短缺严重

尽管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着人口不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是俄罗斯的情况尤为突出。2019年全俄人口普查显示俄罗斯总人口为1.4 亿,据数据统计机构预测,如果情况发展良好,2031 年俄罗斯总人口会达到1.5 亿,相反则会减少到1.31 亿,甚至略低于沙俄时期俄罗斯的人口数量,而北极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在1997-2007 的11 年里,北极地区人口锐减40%,并且北极地区与其他各区相比生活质量和平均收入也更低。大量优质劳动力流向南部西部地区以及国外成为了制约北极地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诺索夫.П.В.认为外来移民可以为俄罗斯解决人口问题并提高社会生产力。这意味着如何为北极地区吸引来更多的移民成为短时间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关键。

3 北极航道开发与“冰上丝绸之路”对接的现实逻辑

2011 年,在阿尔汉格尔斯克举行的第二届“北极—对话之地”论坛上,俄罗斯防长绍伊古就曾经提出过“冰上丝绸之路”概念。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俄期间会见时任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时,表示希望双方共同开发北极航道,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这也被视作“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正式提出。当前中国与俄罗斯的政治互信正处于历史最好阶段,经贸方面两国合作潜力巨大,在多个合作领域都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为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此外,北极航道在贸易运输等方面对中国一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依照当前的情况看来,如果继续由俄罗斯主导北极航道的建设与开发,这条航道在短时期之内无法实现其预期目标,也无法成为远洋贸易航运上的优先选项。随着气候变暖,北极航道的利益相关者逐步扩展到全球,而北极国家也需要来自外部的支撑来稳固自身在北极地区的地位。2018 年我国正式公布了《北极战略白皮书》,提出加强“一带一路”当中的北极地区国际合作,其中开发利用北极航道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这为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合理的前提。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未来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的主要能源消耗国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是北极开发的受益国。尽管我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员国依法拥有利用北冰洋的权利,但是如果得不到北极国家尤其是俄罗斯的支持的话,依然很难获得利用北极贸易航道和油气资源的机会。中国拥有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海外投资能力以及巨大的能源市场需求,而俄罗斯开发北极航道所需的不仅仅是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有大量的投资。这一切为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合适的动机。对此,有俄罗斯专家评论:北极航道不仅可以使中国更加便捷地将货物送到欧洲,也可以成为欧亚国家间的桥梁,反过来中国对开发北极所付出的投资也会帮助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稳固主权。

4 北极航道开发与“冰上丝绸之路”对接的可能挑战

当然,“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整个过程中势必会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有外部的也有中俄自身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3 点:

首先是先前提到的俄联邦政府行政体系问题。北极战略涉及的面过于宽泛,众多行为体参与其中。它们出于不同的自身利益考量,最终或许会将政策推向截然相反的方向。俄罗斯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不仅立法将北极地区划为统一区域进行管辖,还成立了专门的北极问题协调机构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执行上仍然可能会出现类似问题,逐步改善这一状况依然需要时间。

其次是美国经济制裁导致的俄罗斯企业后续生产力下降。受克里米亚事件影响,美英以及日韩的诸多石油企业已经撤回或放弃了在俄罗斯北极的合作项目,一些高科技石油开采设备也遭遇禁运。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利用资金优势,投资北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对于因对俄经济制裁而被英美日韩放弃的项目,应作为考察、投资和运作的重点。

最后,在中俄关系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目前中俄两国经济差距逐渐增大,俄罗斯社会对中国的戒心逐渐上升。在俄罗斯政界精英和大众传媒当中,“中国威胁论”这一论调仍然存在,有声音认为远东地区的移民是中国对俄罗斯“有组织地扩张”,也有人认为中国企业参与俄罗斯企业的私有化过程是一种“经济侵略”。这需要中俄双方在尊重对方利益,维护共同利益的前提上增强两国之间互信,促进中俄关系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