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山海关志》述论

2021-11-12 01:00周翔宇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8期

周翔宇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 475000)

山海关,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古为幽燕之地。元于此设立迁安镇。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山海卫,创建山海关。今存第一部完备的山海关地方志书,即明嘉靖《山海关志》(以下简称“嘉靖志”),凡八卷,詹荣撰。荣(1500-1551),子仁甫,山海卫角山人,嘉靖五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署兵部尚书,是明代中期著名的军事家,《明史》卷二〇〇有传。嘉靖志也是山海关现存最早著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1 嘉靖《山海关志》成书及流传

明朝中叶,蒙古的不断袭扰与边境守备的不断增强,使得边境城关越来越引人注目。山海关又是建国初新立关口,以往无志,更需要修一部志书来总结百年来的发展状况,因此山海关地区志书的修纂也显得必要起来。

除了政府政治军事需要及社会氛围外,嘉靖志的修撰也离不开士大夫个人的责任和抱负。嘉靖十三年(1534年),监察御史张敕找到时山海卫守关将领郭守礼商议修志一事,以此来梳理明确山海关地区的总体状况。此时,山海卫人詹荣进入了他们的视野。选择詹荣来做主笔,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1)詹荣“嘉靖五年进士”,科举出身,高中进士,博览群书,阅历丰富,后虽任武职,但有文学功底,书写文章,编纂书籍定然不在话下。(2)詹荣“山海卫人”,山海卫是其故乡,相比其他文人其更加熟悉家乡状况,也更有发言权。(3)嘉靖十二年(1533年)詹荣 “擢光禄寺少卿,再迁太常寺少卿”,升迁进官,也算名声大噪,由其修志,可以服众。

《天一阁书目》中有收录嘉靖志的记录:“《山海关志》八卷,明御史张敕撰并序。”可知浙江宁波天一阁曾有收藏,得以留存于世。清修《四库全书》,未收嘉靖志。根据民国时期的《中国地方志综录》记录,嘉靖志仅藏于北京图书馆中,并一直持续至今。后《续修四库全书》将其收录其中,属第七一八卷史部地理类。2001年修成的《秦皇岛历代志书校注》也将其囊括,经过点校后的嘉靖志更加容易查阅和研究。

2 嘉靖《山海关志》的方志学意义

嘉靖志是明代众多志书的一册,也是明代志书编修状况的缩影。明代志书的发展状况体现出了新的面貌。明朝完成统一,明太祖朱元璋就曾下令汇编《大明志书》,在中央政府的带动下,各地方的府县卫所修志进程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出于军事需要,各关口城建、海防炮台等均须有一个统计整理,以供当世及后世查阅借鉴,例如嘉靖年的《九边图志》《西关志》等,均是图文并茂的边防志书。嘉靖志也是明代边关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以前的地方大多都是以郡县等行政单位为依据,方志的编写也局限在一县一郡之内,志书的内容也体现不出边防的特色。明代另创的卫所制度,使得方志的编写出现了新的可能,得以打破传统政区的限制,卫所具有明显的军事性质,由此撰写的志书体现着军事色彩。以本文嘉靖志为例,书中有军镇城防配置图,地理卷山川形胜介绍为兵家必争之地,关隘卷介绍各关口及后方军营,建置卷介绍城池仓库驿站,官师卷有守臣卫官,田赋卷有户口屯田,人物卷有武举将选,此皆是为边疆军事服务之内容。足以体现《山海关志》与政区郡县志书的不同之处。边疆地区志的兴起是明代志书的一大特点,而嘉靖山海关志正是其中的代表。

3 嘉靖《山海关志》的文献学价值

詹荣的《山海关志》是今存第一部完备的山海关志书,开山海关地方文献、尤其是地方志书之先河,是地方资料的源头,为后世续修志书,或者整理地方掌故等,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持。山海关明初创建,至嘉靖始有志书,后代修志,皆以嘉靖年间的初本《山海关志》为基础蓝本。

清代康熙年间的《山海关志》,由佘一元主编,是对明初山海关地区建关以来的最后一次总结编纂,此后的志书名称不再将“山海关”作为这一地区的代表用词。书中收录了自嘉靖志编修以来的历次增添,内容丰富,体例完备,与嘉靖志相呼应。康熙志对于山川地貌的介绍,也多沿用嘉靖志的诸多描述。如嘉靖志对于角山的描述:“脉自居庸、古北、喜峰诸山,东逶迤延亘千余里……邈乎不可穷矣。”即与康熙志内容相同类似记载颇多,充分体现了嘉靖志的开创性与后续志书的承继性关系。

其次,嘉靖志具有辑佚失传志书的作用。康熙志载山海关志书从万历至崇祯年间,又经三修。学界至今没有发现存本。对比嘉靖志与康熙志的内容,则可以一探失传志书的部分内容。如:选举制中,明嘉靖之后山海卫进士又添几人,举人岁贡等人才更是罗列其中。根据取士年份与方志年份,即可推断失传志书中的所收录的人才状况。在军事方面,嘉靖志军营仅介绍陆地黄土岭营、石门寨营等。康熙志记有明代海防旧事“赤洋海口营、牛头崖海口营、新桥海口营,以上俱海滨,明永乐七年因倭寇乐亭设,今废。”亦可知明代失传版本有海防记载。史料辑佚,同代书籍与后代书籍是主要信息来源与依据。嘉靖志作于失传志书之前,虽有一脉相承关系,然只能起对比辅助作用,在此不做过多价值重要性介绍。

4 嘉靖《山海关志》的史料价值

其一,在史料考证方面。志书的作者在编修的时候,为了内容的严谨性和充分体现作者的编写功力,往往会有对于所记地区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考证与介绍。

《辞海》对于“榆关”的解释为“山海关的别名”。然而嘉靖志记载:“旧渝关《括地志》云:‘幽州东北七百里有渝关……隋开皇间,汉王谅将兵伐高丽,出临渝关,即此。今废置驿于故址,东二十里,作榆。”作者在榆关的遗址问题上做了考证,表明古渝关又叫榆关,其遗址在山海关东二十里处,可作为榆关非山海关的有力论证。

其二,在民俗研究方面。嘉靖志所记民间传说主要有两处,一为孟姜女传说:“姜女坟,在城东南,入海一里,颖出水面,其形肖坟,相传孟姜女哭夫而死葬于此。”此为较早记录孟姜女传说之资料,可用于孟姜女故事流传演变研究之中。再者为秦始皇求长生之事:“秦皇岛,城西南二十五里,又入海一里,或传秦始皇帝求仙驻跸于此”。也可为秦始皇的故事传说研究提供依据。

其三,在历史地理研究方面。志书作为史料的另一个重要价值,便是其记录了大量历史地理的相关内容。志书要载疆域之沿革、境内之山川、物产之分布、人口之多寡、城镇之规划、田亩之税收,这些内容是研究一个区域历史地理所必备的资料。

5 嘉靖志存在的不足

嘉靖志虽记载丰富、条例清晰、词句斐然,然以今之视角并与同期志书相比较,也可见其不足之处。明代志书的编修,大都订立著书凡例,作为志书撰写的规范和原则,既能让编纂者有一定的编写规范,又能让阅读者更加理解内容逻辑。然嘉靖志没有明确凡例,导致有些内容的繁杂或缺失,记录的内容也不能进行审查和取舍,是为不足者一。

其次,军事与民事,既求二者兼得却又忽略甚多。军事内容在嘉靖志中占有很大比例,但仅做官兵军械等简略介绍,各关堡军营也只载大体方位,至于军马、边情、海防、教场、征徭等内容更是鲜有涉及。山海关又是边民聚居地,嘉靖志中仅有人口、土地、物产、田赋、祠庙等民事记载,至于市坊、桥梁、水井、丘墓、景致等分布状况则没有记载。

第三,诗词艺文与山川建置,诗词文赋都置于相应事物后。虽然历代志书对于地方艺文的记录方式不同,有的单列艺文志放于卷中,有的直接将诗词歌赋置于事物后,但嘉靖志的艺文处理更显得杂乱冗长。例如角山附诗就有30篇之多,且篇幅长短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一人多首,且多为当地现任官僚所做,大有奉承之意。

可以看到,作为明代边关地区地方志的重要代表,嘉靖志从历史、经济、军事、地理、社会等角度将明朝嘉靖年间山海关地区的样貌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其编纂的体例还不规范,收录的内容还不完全,但书中所记载的资料为当今方志学、文献学、民俗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注释

(1)由嘉靖志内容可知,詹荣为撰写人,张敕仅为嘉靖志作序,并非撰写人,此处应为编纂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