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许 坤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烟台市人大常委会认真梳理自身职责,充分发挥人大权力机关、代表机关职能作用,以“五好”措施为抓手,扎实转作风,为民办实事,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办理好代表建议,着力解决民之所需所盼。市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建议办理列为年度重点工作,持续抓牢抓实。从今年收到的148件代表建议中梳理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群众普遍关心的25件作为重点建议,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专门委员会对口督办,强化问题导向,坚持每月一调度,年终开展专题询问,以代表建议的落实落地推动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联系好人大代表,努力为高质量发展“铺路搭桥”。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组织开展“走访联系代表、听取代表意见”活动,通过帮助代表反映解决问题,引导代表在振兴县域经济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6月至7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企业走访联系人大代表,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政策性、行业性、系统性问题,激励人大代表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再立新功。
引导好代表作为,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组织开展“人民选我当代表,我为人民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代表在服务群众上下功夫,围绕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建言献策,要求每名人大代表推动解决1件以上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比如,杨希勇代表立足律师本职关爱弱势群体,在信访接待大厅设立工作室,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助力信访积案化解,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接待来访群众188人次,助力化解信访积案12起,为350多名农民工争取工资500余万元。
运用好法定职权,谋惠民之策、行利民之举。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围绕规范社会治理制定养犬管理条例,围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定养马岛、芝罘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围绕激发经济活力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良法保善治、促发展。对已经制定的13部地方性法规中的8部开展督导检查,推动法规落到实处。聚焦民生热点用好监督权,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审议基层医疗、苹果产业发展、《烟台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慈善“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等专项报告,围绕市区城建重点工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布局、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未成年人保护等组织开展视察,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围绕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用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审议并作出在全市公民中开展第八个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发挥好载体作用,争当聚力为民的“终端前哨”。以市级领导包保、“双报到三联系”、基层服务队为载体,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体察基层冷暖,聚力为民服务。常委会负责同志发挥好市级领导包保督导机制作用,围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社会稳定、文明城市创建赴区市开展驻点督导,排查各类问题隐患,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持续传导压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实。发挥好“双报到三联系”桥梁纽带作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密切联系基层群众和人大代表,深入一线为民服务。今年以来,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看望慰问困难家庭、开展送法上门和文化惠民活动7次。发挥好基层服务队作用,指导管理好国企服务队、“四进”工作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等下沉基层队伍,定期同他们谈心谈话提出明确要求,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着力提升民生福祉。截至目前,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协调资金帮助包帮村居安装路灯、社区净水器,帮助海德专汽、安德利果汁等8家企业争取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