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一点探讨

2021-11-12 01:00胡超男黄琳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8期

胡超男 黄琳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嘉兴 314051)

1 教学目的

此次外语课程思政课堂将围绕《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课文,以青年梦·中国梦为主题,由“梦想”联系到中国梦,把中国梦融入大到学英语课堂,在充分尊重原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学科内容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形成适合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法,突出先育人、再育才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怀,体现高等教育中国梦及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而青年学生也可通过本次思政课堂的学习认识到中国梦以及关联中国梦和个人梦想的必要性;认识到“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认识到“青年学生作为民族复兴、祖国建设的主力军,要志存高远,百折不挠,苦干实干,真正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将青年梦融入中国梦,在追梦圆梦的道路上砥砺奋斗,不断前行。”

2 教学实施过程

2.1 课前

(1)要求学生在随行课堂平台上提前预习好课文,让学生课前搜寻与梦想相关的英文谚语,并思考如何用英文去阐述梦想的定义。

(2)要求学生观看视频《为什么中国能实现中国梦?》对中国梦以及中国梦的相关英文表达有初步的了解。此外学生还需要观看两段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视频,了解中国梦和美国梦的主要区别。

2.2 课中

第一部分:导入

(1)关于梦想的引言:从随行课堂后台随机抽取一两个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讲解,并导入梦想的定义。

(2)中国梦: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所看的钱学森和马斯克的视频、以及词汇和表达,思考并在线上讨论回答问题。由钱学森一心报国的梦想上升到中国梦,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定义中国梦。随后观看一段中国梦释义的视频,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填空,从而使他们初步掌握如何用英文表达中国梦的词汇。

(3)美国梦:让学生根据此前预习的课文内容思考如何定义美国梦,接着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中国梦和美国梦的主要区别,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梦强调的是“集体”,而美国梦强调的是“个人”,在了解中国梦和美国梦的主要区别和主要的词汇表达后,再让学生列举出课前观看的视频《为何中国能实现中国梦?》中的两个例子,并重点关注这两个人物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个人”梦想,也实现了代表“集体”的中国梦。

(4)中国梦青年梦:由此可得出本课程的中国梦·青年梦的主题:即中国青年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与追求中国梦密不可分,他们不仅仅是中国梦的追梦者,也是中国梦的圆梦人。联系到时事,我们可以看到广大医护人员与志愿者们是抗击新冠状肺炎的中坚力量,其中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他们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不畏艰险,义无反顾、顽强拼搏,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榜样;他们不仅仅是时代的追梦者,更是时代的同行者,国家的建设者。

第二部分:课文学习

(1)阅读前: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本文中的美国听力障碍青年罗比·王尔德自述的短视频,让学生线上讨论回答与视频和课文内容相关的三个问题,由此了解罗比·王尔德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成为一名打碟师的梦想。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区别。

(2)整体阅读:其次,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快速阅读,根据课文结构的表格,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根据文中的时间指示词和时态找到表格中需要填写的相关内容,在线互动及分享自己的答案,以此促进学生英语的快速阅读和寻找信息的能力,且对文章内容和框架有基本的掌握。

(3)阅读后:最后,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再浏览一遍文章,根据文章的大意从文章中抽取关键信息完成主要内容填写,并将答案填写在随行课堂的问答区供教师查阅。学生可通过这部分的练习检测对文章的理解并加深对课文内容及课文主要语言点的印象。

第三部分:语言点

(1)词汇:学生对追梦的课文内容有所掌握之后,教师将根据课文的行文顺序讲解文中单词。教师选取文中开头与追梦相关的两个单词作为重点词汇,从词性、释义、具体用法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和讲解,并衍生至这两个词的同近义词和常用的其他词性,同时引用习近平主席致青年中的句子的英文表达来作为例句,强化学生记忆和理解,随后要求学生在线上互动造句以加深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2)翻译:最后,给学生观看习近平主席致青年的一席话,要求学生在听完之后将其中习主席的三句较简短的话翻译成英文,并将答案写在随行课堂平台发布的作业里。这一视频内容不仅包括了课堂上第一部分导入中的有关中国梦和青年梦的相关英文表达词汇,而且抽取的翻译句子也包含了课堂中第三部分讲解到的相关的词汇。学生在做练习的同时,可以复习中国梦青年梦的内容,也可以加强在特定语境中的英文表达,从而明确中国梦对中国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使青年学生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实现文化输出、坚定文化自信、迈向文化自强。

2.3 课后

(1)完成课堂上留下的习近平主席致青年的一席话中的另外三句翻译,翻译将布置在随行课堂作业里,难易程度比课堂翻译句子更难,且包含了更多的思政英文表达,而教师会在下节课进行此部分翻译练习的讲解,以此巩固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和应用。

(2)复习课堂上讲过的文章内容和单词,并在随行课堂上预习接下来要学习的语言点。观看“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浙江嘉兴盲人中医师朱丽华”的一段视频,要求学生通过了解身边人身边事,并根据所学的课文《耳聋的打碟师》,来模仿课文框架、课文内容和课文词汇,在随行课堂上写一篇短文。教师可以在后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语言点的掌握,知悉学生在具体中国梦的语境中语言输出的具体应用能力,并可以让学生互评互学,抽几个绝佳的例子在下节课朗读分享。

(3)要求学生在随行课堂预习《从“美国梦”到中国梦》,由俞敏洪的事迹进一步掌握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定义和区别,要求学生构思青年如何做到“以青年梦托起中国梦”“以中国梦带动青年梦”,并用英文组织语言表达,准备好英文演讲稿,在下节课时让学生互动分享自己所准备的例子,以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梦中国梦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承担起新时代所赋予青年学生的使命。

3 教学反思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依旧面临诸多挑战:(1)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缺乏系统的思政知识和理念;(2)大学英语课堂缺乏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内容和文化的全面正确的英文表达;(3)大学英语课堂缺乏对学生课后英语思政内容的实际应用的重视和引导。

据此,笔者认为要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并发挥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坚定政治立场、强化政治意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丰富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经验,并在大学英语教师中形成有效的思政教育的评价机制;(2)大学英语教材需要把英语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合,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3)大学英语课程可以采取跨学科合作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不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而且还能够在现实的语境中进行正确的语言输出,从而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