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季颖 陈露
【摘要】目的:探究对罹患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病人施以尼可地尔治疗的实际应用价值及其药理分析。方法:对罹患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的80例病人予以选取,收集病人时间段为2018年05月至2021年05月间,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绞痛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尼可地尔药物治疗)各40例,就两组治疗效果、病症改善状况、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不良事件等评估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工作展开后,经对观察组治疗效果、病症改善状况(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等)予以评测,观察组均更优于对照组(P<0.05);经对两组的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指标加以检测,相较对照组,观察组NO明显居更高水平而ET-1和CRP等指标水平则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经随访统计显示为5.00%,而对照组发生几率为20.0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以上组间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罹患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病人施以尼可地尔治疗,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尼可地尔;治疗效果;药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228
心绞痛多是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的,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综合征。病人往往会伴有阵发性胸痛和胸部不适感,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1]。微血管病性心绞痛(MVA)又称“X综合征”,大多数病人都会具有比较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临床上将该病症分为稳定和不稳定型心绞痛[2]。有研究报道MVA的发病与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等有直接关系,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尼可地尔作为一种抗心肌缺血药物,可有效减轻心绞痛症状,是MVA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3,4]。为考察期实际药效,本研究随机纳入我院过往接收的共80例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病人作为研究基础。研究具体情况赘述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节选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病人80例,均为我院于2018年05月至2021年05月接收,按就诊顺序排列随机分组。抽取40例至观察组,其中男共抽取22例,女共抽取18例,年龄均抽取介于50-75岁之间,中位年龄值为(62.67±1.85)岁;抽取40例至对照组,其中男性、女性均抽取20例,年龄均抽取介于50-76岁之间,中位年龄值为(62.73±1.88)岁。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纳入病例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基线资料具均衡性(P>0.05)。
1.2 入组标准
1.2.1纳入标准:(1)与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临床诊断条目相符者;(2)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3)伴有劳力性心绞痛症状者;(4)平板运动试验为阳性者。
1.2.2排除标准:(1)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者;(2)肝肾功能障碍者;(3)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者;(4)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入组病人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并仔细观察病人ST段的压低状况。对照组行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硝酸甘油舌下片药物治疗,每天口服一次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00 mg;每天舌下含服1次硝酸甘油舌下含片,每次0.3mg。同时需建议病人或家属保持长时间卧床休息,避免因强度过大的体力劳动增加心脏负荷。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前提下予以尼可地尔治疗。病人每天口服三次尼可地尔,每次0.5mg,连续治疗一周后可依据病人实际病情调整尼可地尔的用量。若需增加药物用量可从0.5mg增加至10mg。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病症改善状况、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不良事件等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对比。治疗效果根据相关标准可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评判可参考如下:治愈: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或发作频率相较于治疗前降低幅度超过80%;好转:心绞痛发作频率相较于治疗前降低幅度小于80%而大于50%;无效:心绞痛发作频率相较于治疗前降幅幅度小于50%;总有效率是指治愈和好转病例占总人数比例的数学加和。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心绞痛病发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血管内皮功能主要包括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等,炎症指标通过C反应蛋白(CRP)进行表征,在无胸痛状态下分别采集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5mL,经过离心处理后取血清送至化验室分别测定NO、ET-1和CRP。不良反应是指恶心、头晕、腹部不适以及心悸等现象。
1.5 统计学方法分析
将所涉数据,准确无误的在SPSS22.0中录入,组间计量资料在进行表述时,采用(x±s)予以表示,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如治疗效果应用(%)予以表示,通过x2检验表征,P<0.05提示两组病人间结果存在统計学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评价相比较
观察组入组病人治疗有效率经评定显示为92.50%(37/40),与对照组的75.00%(30/40)相比较,前者呈更高的数据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评定结果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相比较
统计结果提示,治疗前两组病人的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没有实质性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纳入病例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长经评定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均居更低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定数据见表2。
2.3 内皮功能指标与炎症指标改善状况相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人NO、ET-1和CRP等指标并没有实质性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观察组NO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呈更高的数据显示而CRP和ET-1则居较低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检测结果见表3。
2.4 两组病人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相比较
观察组入组病人随访期间发现1例恶心、1例头晕,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经计算为5.00%(2/40);对照组入组病例中有3例恶心、3例头晕、1例腹部不适和1例心悸,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经计算为20.00%(8/40);两者相较前者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评定结果见表4。
3 讨论
稳定型微血管性心绞痛通常具有客观的缺血表现,但冠脉造影显示正常。目前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阶段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以及尼可地尔等[5]。其中前两种药物的主要功能是抑制血小板凝结,可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从而降低心肌缺血的反馈频率,但是该药物长期治疗效果欠佳[6]。尼可地尔本质上属于血管扩张剂,其可作为K+通道开放药剂使用,该药物可通过打开K+通道促进钾离子向外流动,从而达到舒张血管的作用。此外尼可地尔作为一种硝酸盐衍生物,还具有硝酸酯类药物的药效,其可显著减轻心脏负荷,使血管平滑肌得到松弛,提高NO合酶的表达,从而提高心肌血流灌注量,有效防止微血管的过度收缩,对心脏具有多重保护的作用[7,8]。在常规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硝酸甘油治疗基础上予以尼可地尔治疗,不但能有效缓解病人心绞痛症状,几种药物共同发挥协同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更佳[9]。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有上述治疗机理相吻合。
血管细胞的舒缩功能是通过释放收缩和舒张因子来维持的,而NO、ET-1等是最为重要的两种平衡因子,其中NO是舒张因子,而ET-1为收缩因子[10]。病人治疗前ET-1明显较高而NO则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病人内皮舒缩平衡已经紊乱。尼可地尔具有硝酸酯的药效,可促进K+外流,导致细胞膜极化而生成NO,NO作为舒张因子可使得冠张动脉舒张,从而降低ET-1水平,与此同时CRP浓度的高低可直接反应出炎症程度。
综上所述,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病人疗效确切,不仅能显著降低心绞痛发病频率,缓解炎症反应,改善病人血管内皮功能,有利于病人积极恢复,安全度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參考文献:
[1]刘涛, 李论, 朱朋飞,等. 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效果、安全性以及临床依从性[J]. 广东医学, 2016, 37(005):754-755.
[2]胡国勇 徐丽娜. 尼可地尔对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5,10(24):168.
[3]李朋, 牟春平. 尼可地尔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ST-T段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 008(009):60-62.
[4]陈贵彬, 张秀红. 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12(10):152-154.
[5]张峰. 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047(005):566-567.
[6]余秋实, 王志权, 马志强,等. 尼可地尔辅助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斑块稳定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9, 22(01):72-75.
[7]陈彬, 刘华, 张永军,等. 尼可地尔对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hsCRP、sCD40L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8, 27(003):296-299.
[8]徐银祯. 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J]. 甘肃科技, 2017, 033(008):127-128.
[9]全虎杰, 王丽红, 刘晓辉,等. 分析尼可地尔对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12(25):245-246.
[10]张殿恩. 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效果、安全性以及临床依从性[J]. 中国执业药师, 2017,15(6):155-156.
*通讯作者:陈露,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