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香
语句排序题重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历年中考必考的一类题型。虽然这类题目的难度不大,但不少同学常常在这道题上失分。对此,笔者总结了三种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破解语句排序题。
一、排除法
排除法是解答语句排序题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同学们应先认真阅读题干,观察各个选项,明确首句和尾句,迅速排除错误的选项;接着对比剩下选项之间的差异,排除错误的选项,得出准确答案。一般来说,起引领作用的句子多为首句,而带有指示代词或转折词的句子不会是首句,总结上文或深化主题的句子则多为尾句。
例如,2020年江苏盐城的中考题: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更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了用“吃柠檬”来表示妒忌。
②但是在网络时代,“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了“酸”的代名词。
③“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酸言酸语的人。
④原来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来形容妒忌的心态。
⑤我们希望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
A.①③⑤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①③⑤
解析:我们可以用排除法解答此题。先观察四个选项:A以①开头,以②结尾;B以③开头,以②结尾;C 和 D 均以④开头,以⑤结尾。仔细阅读题干中的四个句子,我们不难看出:④起到了引领下文的作用,是总起,应该是首句;⑤是对上文内容的概括总结,有深化主题的作用,故为尾句。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排除A和B两个选项。C和D两个选项之间的差异在于③和①的排列顺序。③是对①的进一步说明,故①应排在③的前面,因此可以排除C选项。正确答案为D选项。
二、对应法
对应法主要是利用上下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解答语句排序题。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同学们要注意细致剖析题干中的语句,抓住关键的词语和内容,找出其中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点,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例如,2019年广西贺州的中考题: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与书为伴,同古今中外名人大家亲密接触,收获人生真谛。读《论语》,我_____;读《名人传》,我_____;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我_____;读《曾国藩家书》,我_____。
①认识到家风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
②懂得了处人事、求学问的原则
③明白了生活与教学的艺术
④体会到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情怀
A.②④③①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解析:我们可以使用对应法解答此题。《论语》所倡导的“仁学”思想,对现代人求学、为人处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读《论语》,与之对应的应该是我“懂得了处人事、求学问的原则”;《名人传》这部人物传记主要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人生经历,他们虽然人生坎坷,但敢于与命运作斗争,最终都创造出不朽的杰作。所以与读《名人传》对应的是我“体会到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情怀”;《陶行知教育名篇》强调了“生活即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所以与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对应的是我“明白了生活与教学的艺术”;《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于平淡家常事中蕴真知良言,所以与读《曾国藩家书》对应的是我“认识到家风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这样,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即A选项。
三、逻辑法
当然,同学们也可以使用逻辑法来解答语句排序题。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来说,句与句之间会呈現并列、转折、因果、递进、条件、主次、总分等逻辑关系,我们要注意捕捉关联词语,通过分析找到正确答案。如“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无论……还是……亦或是……”表示条件关系。
例如,2019年江苏盐城的中考题:
在下列语段的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更要立志报效祖国。
①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抑或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已及人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解析:我们可以运用逻辑法解答此题。通过阅读题目所给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到关联词“无论……还是……抑或是……”,可知句子与句子之间存在条件关系。按照这一固定句式,我们就能快速地理清顺序,即②①④③,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总之,解答语句排序题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要多思索、多总结,针对具体的题目,灵活使用适当的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