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欢欢
摘 要 紫砂壶之所以能够很长久地打动人心,最重要的就是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可以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作为茶座之上的主角和生活之中的陪伴,紫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实用价值,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劲风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姿态,作者把传统器型和雕塑、陶刻艺术完美地融入其中,呈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享受,也让我们在惊讶和错愕之中想到紫砂艺术还可以这样的传神和写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这件花器和圆器相结合的设计本来就非常的具有挑战性,同时把松树傲立风中坚韧不拔、岿然不动的特点展示出来,通过松树来衬托出劲风的意境,让我们在喝茶品茗之中感悟颇多,启迪生命。
关键词 紫砂壶;劲风;艺术审美;精神蕴含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书法和绘画了,这两种形式和紫砂结合起来就是紫砂陶刻装饰,简直是天作之合,非常的完美。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和全手工的成型方式,让宜兴的紫砂艺人有着充分的发挥空间,可以尽自己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来设计和制作紫砂壶的形态,从而达到作者心中所需要的样式,再通过和紫砂陶刻的结合,呈现出一种非常别致而又充满了人文韵味的艺术效果。对于许多的壶友来说,紫砂壶之所以能够很长久地打动人心,最重要的就是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可以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在长期的把玩和摩挲过程之中,紫砂壶形成的包浆散发出幽幽的暗光,如同玉石一般令人爱不释手,作为茶座之上的主角和生活之中的陪伴,紫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实用价值,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1 紫砂壶“劲风”的艺术审美
紫砂作品“劲风壶”(见图1)采用了比较新颖的造型设计,把松树遒劲的枝干和迎风傲立的姿态展示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壶颈部的花器设计惟妙惟肖,和壶身松树的陶刻装饰相得益彰,共同塑造出我们对于紫砂艺术的审美和松柏精神的赞扬。此壶壶身可以分为两部分,腹部主要是圆器的形态特征,特别的实用,壶底平整,端庄稳重。上面陶刻装饰松树的形态,每一枝松针都纤维毕现,细节的处理非常用心;颈部则是采用了放大式的松树质感的纹理,质感强烈,把岁月的流逝和风雨的侵蚀之感凸显出来,手法之精妙,细节之精湛,非常少见;壶嘴延续着这一概念,下半部分采用了松皮的包裹,上面则是婉约灵动,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宛如龙头,其实还是枝干衔接自然圈卷而成,端握舒适;壶盖嵌入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通转流畅,把玩性强;上面的壶钮则是采用了枝干的桥型设计,和整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同时突出江南水乡灵动的韵味。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劲风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姿态,把传统器型和雕塑、陶刻艺术完美地融入其中,呈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享受,也让我们在惊讶和错愕之中想到紫砂艺术还可以这样的传神和写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这件花器和圆器相结合的设计本来就非常的具有挑战性,同时把松树傲立风中坚韧不拔、岿然不动的特点展示出来,通过松树来衬托出劲风的意境,让我们在喝茶品茗之中感悟颇多,启迪生命。
2 紫砂壶“劲风”的精神蕴含
我们国人在长期的儒家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之下形成了比较内向的性格特征,不善于直抒胸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而是喜欢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于是许多的诸如月亮、秋风、竹子等等元素都在古人的诗词歌赋和艺术作品之中具有拟人的特征,借此作者生出许多的感悟和情愫。在紫砂艺术之中,我们宜兴的紫砂艺人也喜欢用松、竹、梅等等来塑造紫砂壶的外形和装饰其上,把其中的文化内涵凸显出来。松树作为一种四季常青的植物,在“岁寒三友”和“四君子”之中都占有着重要的位置,也留下了许多的吟诵之词,“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东汉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赠从弟》正是从松树和劲风入手,把我们需要坚守的本性描述出来,也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和创作的灵感,这不仅仅是我们古代文人所要坚守的气节和本性,更是我们今天面对汹涌的时代潮流更要坚守的精神内核,这样才能不迷失自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劲风壶”正是在这样的思绪和背景之下心生创作之灵感,于是通过紫砂的材质,细腻地把松树的枝干捏塑出来,又通过陶刻的画龙点睛,把松枝在风中摇摆却挺拔傲立的姿态呈现出来,通过风来展示松的坚韧不屈,可谓是起到了预想的作用和审美,让我们更加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神文化和对于松柏精神的由衷赞叹。
3 结 语
江南宜兴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禀赋,让上天非常的青睐,把珍贵的紫砂资源蕴藏在此,宜兴的紫砂艺人用自己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把紫砂藝术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直到今天一直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而且演绎出了更多的艺术形态,和现代艺术形式结合得天衣无缝,带给我们更多的艺术体验和情感表达。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之中,静品一杯香茗,摩挲一会紫砂,感受生活的恬淡雅致和淡泊从容。
参 考 文 献
[1]许赵霞.从紫砂“青松壶”窥见中国松文化[J].江苏陶瓷,2013(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