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题材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021-11-11 13:40王一如
传媒 2021年20期
关键词:纪录片

王一如

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像档案,也反映和折射出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现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而重大题材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留存时代记忆、启迪人类心智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2018年,18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上映仅三天,芒果TV、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平台上点播观看量便突破10万。新浪微博上,“我们一起走过”的话题阅读量更是超过3000万。这部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以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通过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展现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该纪录片精选了107个典型的改革故事,18个摄制组历时5个月,走访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拍摄了1300多个小时的纪实素材,采访了183位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是近年来我国纪录片领域完成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作品。

一、叙事视角:以小见大,小故事折射大时代

叙事视角是纪录片故事叙事的首要元素,无论是人还是物,都需要以合适的视角切入,形成以小见大的叙事效果,提高节目传播力。

1.平凡意象投射创作者深刻的情感。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赋予平常事物以意趣。该纪录片大量运用意象手法表达每一集的主旨思想。如第6集《爱拼才会赢》中,一张10101编号的个体营业执照背后,是改革开放大背景的时代红利,是每一个坚强拼搏的中国人改变命运的开端。第7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中,人们的结婚彩礼从“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到“洗衣机、冰箱、电视”的改变,清晰地记录了人们生活需求与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巧妙地表现了时代的更迭,深刻地唤起了观众对那个时代的记忆,实现了共情传播,深化了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2.普通中国人的时代记忆,投射出整个中国的历史变迁。第7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从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商户杨桂荣的视角讲述了几十年间中国人在穿衣这件事上的变更与情怀。纪录片通过杨桂荣讲述小时候妈妈作为单亲母亲熬夜为孩子染布、制作衣服的故事,折射出了中国现代女性的坚强与伟大。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南下从事服装生意的普通中国人,杨桂荣的记忆和经历代表了一批中国人,更是整个中国生活品质变迁的缩影。每一个观众都可以在自己的身边找到她们的影子,这样的表达既拉近了纪录片和观众的距离,又让内容更加生动和深刻。

3.普通的小故事,让历史更加温馨可爱。第7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中,设计师姚晓冰收集各种老物件,还原了20世纪80年代的生活场景,并为人们拍摄下了符合情境的照片。其中,74岁的刘孝昌爷爷回忆起当年自己的自行车是奶奶每个月存5块钱,存了一年才为他买下的。朱文勤女士讲述了儿时自己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视,邻居们闻讯赶来观看,坐塌了自家围墙的故事。这些细小的故事就是昨天真实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记录历史最好的方式之一。

二、叙事内容:素材资料丰富,情境多元立体

叙事内容是否丰富,情境架构是否立体,直接关系到纪录片叙事张力的大小,该纪录片提供了良好范本。

1.引用影视资料,增强情感共鸣。影视作品虽说是艺术创作,但毕竟来源于生活,而且它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第10集《一枝一叶总关情》讲述了中国老百姓法律意识萌芽的概况。纪录片中引用了1992年全国热映的电影《秋菊打官司》当中的一段,辅助讲述《行政诉讼法》颁布时期的故事。对于很多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或者没有过相关经历的人来说,电影资料带给观众的触动显得更加直接和生动。第7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中,描述化纤工业的发展历程。化纤制造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中国人的穿衣问题,于是时尚成为竞相追逐的文化。纪录片为了表现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流行文化,引用了日本电视剧《血疑》以及美国电影《霹雳舞》的片段,幸子衫、光夫衫、霹雳舞、爆炸头等强烈的时代元素将那个时代展现在观众眼前。

2.引用经典老歌,增强叙事感染力。纪录片引用了40多首老歌,让人一听就会立刻回到当年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第1集《弄潮儿向涛头立》中《我爱你中国》的纯音乐伴奏伴随着磅礴而又动情的旁白拉开了纪录片的序幕,一组我国大好河山、国庆节人们齐聚天安门广场、威武行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镜头将观众的爱国热情调动起来。第16集《我的中国心》一开始就是张明敏在1984年的央视春晚上演唱《我的中国心》的画面。人民网评价《我的中国心》说:这首歌不仅让20世纪80年代思想刚刚开放的中国内地观众认识到香港不是只有“靡靡之音”,更唱出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挚爱深情。此外,纪录片使用了大量的音效,如在表现时间倒流时所配音效就是极具空间感的。

3.引用历史材料,增强内容真实性。第7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中,为了表现物资短缺时代人们必须凭借各种票才能购买物资的景象,纪录片借用了大量当时人们排队、凭票购买的史实资料。但从资料里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和美好向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一集的结尾,1977年恢复高考、南水北调工程、1997年香港回归、2003年“非典”、2008年北京奥运会,每一个历史时期重要事件的历史资料一一闪过,仿佛带领观众又重新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走过的路和充满阳光的生活,紧扣主题。

三、叙事手法:创新表现手法,动态语态呈现

在纪录片叙事中,叙事手法的合理选择,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一起走过》的叙事手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动态性。

1.平民化叙述语态。一般认为主旋律题材纪录片的叙述语言都是高调呼唱,不接地气,但《我们一起走过》始终贯穿着普通老百姓的平民语态,具有很强的人本主义色彩。第6集《爱拼才会赢》中,冯爱倩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自己在義乌农村做小买卖,被当做“投机倒把”分子追得四处逃窜的故事。她在自己当初摆摊的位置描述自己逃跑的场景,从路线到环境,都记忆犹新。在讲述中她几度哽咽,更是描述自己在得到允许在临时商贩聚集点摆摊卖货时,整个人“高兴得好像要上天一样了”。这样平民化、鲜活、生动的叙述语态,让观众感到亲切,而且身临其境,更容易产生共鸣。

2.柔性化叙事模式。第9集《集中力量办大事》涉及敦格铁路、太行山高速公路、宝钢建设、三峡工程、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工程和项目。这里面任何一个内容的描述看起来都会让观众觉得磅礴大气,但难免晦涩、生硬、难懂。于是,纪录片另辟蹊径,将讲述的重点放在“人”的身上。敦格铁路建设的叙述,从为施工人员送羊奶的努阿恒一家开始。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聊天内容从铁路的修建到贸易,再到物价,充满生活化气息,孩子们的笑声更是让整个本该坚硬生涩的故事充满了柔软的元素。在这样温暖的叙事里,观众可以准确地掌握到敦格铁路修建的艰难和意义。再比如,纪录片以三峡移民谢蓉的视角讲述了当年的移民场景,人们挥手告别,眼里满含泪水,相互叮嘱的话语……每一个片段都让人动容,紧扣“三峡工程是131万移民移出来的”这一主题。影片用这样舒缓有度的叙述方式描述了三峡工程的伟大,也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3.多模式叙事视角糅合。借用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奈特“聚焦”理论,纪录片的叙事视角主要可分为零聚焦型、不定式内聚焦型和多重式内聚焦型。零聚焦型叙事即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以一种全然旁观的姿态讲述故事。在纪录片中,画外旁白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客观、全面地传播主创团队的思想和立意。第二种叙事视角是不定式内聚焦型和多重式内聚焦型并行。不定式内聚焦型是指叙述焦点在不同人物之间穿插推进;多重式内聚焦型则是指不同人物针对某件事物的不同看法和思考维度。如第6集《爱拼才会赢》记录了两个故事:温州个体户章华妹为了生活从小作为“投机倒把”分子便开始了个体经营之路,直到1979年国家正式开放个体经济,现在她的店铺日营业额已经过万。郭华的奶奶为了解决家里返城知青的工作和生活问题,开了北京第一家个体饭馆,各国大使馆外宾纷纷前往观摩。她们共同表达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民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拼搏和努力,实现美好生活的场景。

作者单位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
纪录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48部作品入选2021年第四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纪录片要有精气神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马莉 独立纪录片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