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飞
同样在不利于成长的环境中长大,为什么有的人备受困扰,有的人却逆境重生?明明遭遇相似,为什么最终发展会有如此巨大的不同?精神病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用“心理韧性”解释了这种人与外在世界交互时候形成的巨大内在差异。
心理韧性,又称“复原力”,也叫“抗挫力”,是指生命个体在遭遇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能恢复最初状态,并在压力之下顽强持久、坚韧不拔,具备新生的复原能力。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心理韧性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遭遇重大变故的群体中,如亲人离世、家道中落、遭遇自然灾害等。近年来,对该领域的研究已趋向日常化。
心理韧性的后天养成
心理韧性高的孩子,国际公认具备四大能力范畴:社会竞争力,包括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能力,有同理心、有幽默感、有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即可以找到解决方法,会寻求他人帮助的能力;自主性,对自我和对自己所在环境有掌控力;目的性,自己有目标,并对未来充满希望。
生命个体的不同时期,韧性高低自然会有不同。但教育专家普遍认同后天环境,特别是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心理韧性至关重要。在人生早期,大脑迅速发育,儿童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出适应系统,比如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习如何应对压力、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父母和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等。
基于大量的社会学研究,我们认为,培养心理韧性的前提是让孩子充分参与儿童社会的组织行为,培养“情绪智力”。
这是基于大量社会学视角的科学研究:孩子未来的学业成就,80%取决于情商;孩子未来的人生感受与情商之间的关联,则更为紧密。没有情商,便感受不到幸福。
情商原为“情绪智力”,由美国中学教师萨洛维和梅耶提出。之后,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参照“智商”,提出“情商”概念。情商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进而体验与社会相处的掌控感,并帮助其在未来建立完整的人格、健全的社会关系,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感受幸福。
情商可以基于年龄限定的延展时长,让儿童通过大量“儿童组织行为”即儿童社会的充分参与、完整体验,让其获得情商培养、情商发展、情商提升的能力指向,并逐步将从儿童时期迁移至成人社会。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展儿童组织行为而发展情商的到达路径,指向的又不止是情商:成人世界的社会适应性能力和能够指向感受幸福的心理韧性,应该都可以从儿童社会组织层次的丰富体验中,寻到发展的源头。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在培养孩子心理韧性过程中,要寻到不偏不倚的“中”,即不能过分参与又懂得适时而动。儿童在充分参与儿童社会培养“情绪智力”的过程中,最大外化特点是容易产生纷争,小是哭闹叫喊,大到拳脚相加。
成人视角是否介入,是家长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做裁判还是指手画脚,都会混淆儿童组织的层次,妨碍儿童组织的自主发展,本质就是干预、打扰、破坏。而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成全,应该是在安全的大前提下,让孩子还原到儿童组织行为中,完成他表达自己的可能。
体验规则层次的丰富性,对于儿童至关重要。社会性本质是组织性,而组织系统的内在平衡是个体多元角色的制衡,多角色的充分体验及体验迁移的水平,才是发展心理韧性的重要内容,也是心理韧性评估的重要尺度。
同时,家长应在养育过程中建立积极性认知,增加孩子的自我成长控制感。孩子在与客观世界交互的时候,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持续保持乐观的心态。
学会带领孩子建立一个或多个可行的目标,帮助他们一步步地朝目标前进,学会接受改变,帮助孩子意识到改变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成绩下滑、与好朋友吵架等。动画片《芝麻街》中有这样一个桥段,主人公艾蒙第一天去上学,不想跟爸爸说再见。为了帮助艾蒙顺利适应这个“告别期”,艾蒙爸爸认真倾听艾蒙的感受,并与艾蒙商定,爸爸会在心里给予艾蒙支持和鼓励,几个小时后再相见,帮助艾蒙解决问题。
培养心理韧性的误区
培养孩子心理韧性也有误区,需要提醒家长几句。
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孩子需要通过失败来培养心理韧性,增加适应能力。事实上,孩子是通过“失败—失败—成功”的心智模式,来增强应对失败的适应能力。如果一个孩子经过努力的落脚点不在经过失败指向成功体验的过程之中,他从失败中感受的只是不断得到验证,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
打压式挫折教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韧性。英国学者对16916名儿童进行了长期的追踪研究,根据儿童家庭状况、所在社区以及所遇到的负面生活事件,将儿童分为高风险和无风险两个组。
高风险组的儿童,所在家庭贫穷、住的社区有更多问题、经历了更多负面事情。结果表明,与无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儿童更易出现行为问题。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无论是在高风险还是无风险组的兒童,父母的教养方式越积极,儿童出现的问题行为就越少。也就是说,在高风险环境下生活,儿童出现问题的几率高;但积极和温暖的教育,能为儿童成长护航。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不表扬他,是为了不让他骄傲,一分没做好,就用十分的捶打来让他长记性。打压不等于锻炼心理韧性,如果一味关注负面信息,伤害的不仅是心理韧性,还有可能是孩子的成长体验。因为长期习惯性接受负面信息的人更容易悲观,也更容易屈服。即,孩子心理韧性差并非与生俱来,它和现实生活环境有直接联系。甚至可以说,大部分的孩子变得悲观,都跟父母的养育诱因有关。父母如果是悲观主义者,对生活充满抱怨和怀疑,那么这些充满负能量的言行,会渗透在每一次日常无意识的“言传身教”中,成了孩子对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心理韧性自然难以得到强化。
还有一个误区是,对心理韧性高低的外在识别。有的家长认为,心理韧性高的孩子,应该是不容易哭的,但其实心理韧性的高低与哭不哭没有直接关联。哭可以看作是儿童面对压力的释放和宣泄,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调节方式。判断心理韧性的本质,应该在于能否在困难面前有足够的抗挫折能力,并尽快找到解决方案、获得新生。
另外,男孩的韧性也不一定比女孩高。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对约2000名8岁~12岁的儿童研究发现,女孩在心理韧性上更占优势。因为女孩比男孩有更高的同理心、更好的交流能力,容易得到更多的家庭、学校的支持等,而这些都对提高心理韧性有实质性帮助。
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总寻求别人帮忙的孩子,心理韧性低。其实,正好相反,寻求帮助正是心理韧性高的一种表现。比如,你今天没考好,非常难过,跟好朋友倾诉一下,散散步、聊聊天,可以极大地缓解负面情绪,强化心理韧性。
总之,成长不是判断题,家长不需做裁判,应该当陪练。毕竟较比对错,孩子成长过程中无论小到一次考试失利、一次恋爱失败,还是大到高考失利、中年失业,生活中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与挑战。学会笑对困难、跌倒后再爬起,才是每个生命个体面向成长最重要的适应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