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来的短暂快乐

2021-11-11 00:55
当代工人 2021年20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过度调节

昨天,行政部的小郭又背来一个新款LV包,包不离手,满公司显摆,生怕别人看不见似的。我看了直想笑,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吗?她表哥和我是大学同学,她的情况我早摸清了。小郭家庭条件很一般,连每个月房租都是父母在勉强贴补,根本不像人前这般光鲜。同在一个公司,我虽不知道她确切的工资收入,但大体上还是能估计出来的,那款包至少要花掉她两个月的工资。

我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明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还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去追求那些与她消费能力完全不匹配的东西。她表哥就曾告诉我,她为了买这些奢侈品,借了好几个平台的网贷,月底还不上,还曾哭着去找他借钱。那场景想想就滑稽,为了人前的一时风光,人后如此低三下四,何必呢?

肖木茶

聂宏斌心理咨询师

首先,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看,人如果频繁做出某个行为,通常是因为这个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强化了个体,换句话说,是个体获得了积极的感受。小郭之所以疯狂消费,甚至不惜透支财富也要满足购物需求,也一定是被购物所产生的积极感受不断强化着。

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森在消费行为的心理学专项研究中提到,消费对人来说不仅是买到心仪的产品,还能买到所需要的情绪。通常情况下,当我们处在正面情绪时,喜欢买“同等唤醒度的产品”,以此来维持自己的情绪水平。例如当我们刚领到工资,往往会买一些喜欢的、在我们经济能力范围内的东西来犒劳自己。但当我们处在负面情绪时,上述倾向则完全相反。这时,我们的购买行为不是来维持情绪水平,而是来调节情绪的,就极易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情绪性进食”,是指人在焦虑不安的情绪下,会选择以进食的方式来缓解焦虑。这样做一方面是进食可以促进多巴胺分泌,让人产生快乐和满足的感受。另一方面,进食也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避免直面痛苦。实际上,消费行为也有类似的反应机制,当处在负性情绪时,购物行为无疑可以短暂地调节这些负面感受。

原则上,通过消费来获得快乐没有错,但消费行为所能带来的快乐通常是短暂的。若是透支性的消费,时间久了,便会面临入不敷出的尴尬境地。此外,通过购物行为来调节情绪,往往会掩盖深层次的情绪体验,会让人逐渐忽视内心的真实需求,最终导致内在匮乏、自我价值感降低。

心理学研究发现,缺乏内在满足感的人,大多会通过提升外部条件来获得自我价值感,购买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的东西就是一种很常见的表现。最终结果是,信用卡被刷爆,自己的情绪也逐渐透支殆尽,内心深层次的问题却永远得不到解决。

那么,产生过度消费的心理机制后,应该如何调节呢?

首先,要学会“向内觉察”。这个过程就是要觉察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并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尽力去满足,进而成为一个精神世界富足的个体。其次,要提升认知水平,合理看待消费。很多时候,过度消费不仅仅是看重物品的功能属性,更是看重背后的符号价值。就像购买一款高档面膜,不仅是护肤的有效途径,更是精致女孩的一种象征。但高檔面膜的实际效用,与消费金额是不是成正比,是不是在你有限的消费能力里,最好的、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这就因人而异了。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过度调节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当下流行“过度病”
中国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