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光荣
老张今年70岁,近日出现时而排便困难、时而腹泻症状,便中还带有血迹。于是到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其做一次肠镜检查。检查发现,老张的肠腔内出现了多个憩室,有的憩室黏膜已有明显水肿、糜烂。在医生的建议下,老张选择进行手术治疗。
憩室是成年人肠道常见的异常改变,肠镜检查可见肠壁凹陷呈囊袋状,向肠腔外突出。有时,可多个憩室同时存在。如果把胃肠道比作轮胎,轮胎的某处比较薄弱,就会在轮胎内压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小鼓包,这就是憩室。憩室可发生于肠道各处,乙状结肠憩室最常见(占结肠憩室80%左右),十二指肠憩室次之。
乙状结肠憩室是由于结肠平滑肌层不均匀,有些部位(如动脉穿过肠壁肌层处)的平滑肌较薄弱,当结肠内压力增大时,黏膜被压入平滑肌,从而形成憩室。
十二指肠憩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分为原发性憩室和继发性憩室。原发性憩室是在肠壁肌层先天发育不全或薄弱的基础上,肠内压力突然或反复增强,使肠壁薄弱处的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向外突出所致;继发性憩室可由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收缩或慢性胆囊炎粘连、牵拉导致,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肠壁弹性和张力弱、压力调节能力降低或肠肌收缩不协调,如年龄增大、长期便秘等,为憩室的形成带来“便利”。因此,老年人群及便秘人群好发肠道憩室,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大部分有肠道憩室的人没有任何不适,很多是在做腹部CT或者结肠镜检查时才被发现。这说明,结肠憩室大部分时候可以与人体和平相处。但是也有部分憩室可引发以下的症状和后果:
憩室炎:结肠是存储粪便的器官,如果粪石或者粪渣卡在憩室内侵蚀憩室壁,引起憩室发炎,这时会出现腹痛的症状,还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或者便秘等症状。
憩室出血:憩室膨大部位的肠壁最为薄弱,肠壁内的血管与肠腔之间仅仅隔着一层薄薄的黏膜,容易受到损伤、破裂,造成出血,出现便血。此外,有一种叫“麦可尔憩室”的特殊憩室,因为结构特殊,可以在肠道中分泌胃酸,导致憩室下方的肠黏膜被酸损伤,从而引起出血。
穿孔:如果憩室炎症比较严重或者持续时间比较长,会形成肠壁的溃疡,这个薄弱处破溃可引起肠穿孔和腹膜炎。
肠道狭窄:如果憩室炎反复发作,就有可能导致肠壁纤维化或者瘢痕形成,从而造成肠腔狭窄,肠道不通畅,可以引发腹痛和便秘的症状。
肠道憩室多由患者体检或因恶心、嘔吐、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就医,行消化道钡餐检查或胃肠镜检查时被偶然发现,一般对健康影响不大。
大多数没有症状的肠道憩室患者无须治疗。有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的患者可采取预防性治疗,目的是减少肠道痉挛,预防发生憩室炎和憩室变大。治疗措施包括适当增加高纤维食物(蔬菜、水果和燕麦)摄入,补充杂粮、麦麸,或遵医嘱服用容积性导泻药。
大部分憩室炎患者通过充分休息、流质饮食(严重者须禁食)及使用抗菌药治疗后,病情可缓解。约20%的严重憩室炎患者经上述治疗后,症状仍不减轻,可能发生了憩室周围炎症、穿孔、脓肿、腹膜炎、出血等并发症,必要时须进行手术治疗。若憩室较大,发生感染和穿孔的可能性较大,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