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礼照 湖南省永州市第三医院 425000
卵巢交界性肿瘤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是介于良性、恶性之间的一种肿瘤,此种疾病主要分为交界性浆液性肿瘤(S-BOT)、交界性黏液性肿瘤(M-BOT)两个组织学类型,而不同组织学类型有不同的预后、转归,与S-BOT相比较,M-BOT具有更低的恶性程度[1]。因此,应及时进行正确的诊断鉴别,并通过分析其影像学特征,进一步了解有关该病的病变过程,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手术病理检查为诊断此病的金标准,但由于时间、取材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CT检查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细微病变,可定量的反应病变的生物学特征,临床应用价值显著[2]。基于此,为探讨CT检查对于鉴别S-BOT、M-BOT的价值,本文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46例S-BOT、46例M-BOT患者,展开以下分析。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2017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46例S-BOT、46例M-BOT患者。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卵巢交界性肿瘤;所有患者均知情本研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具有精神障碍,无法进行沟通交流者;检查依从性较差者;对碘造影剂过敏者。两组资料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选择仪器为80排160层螺旋CT扫描仪(生产企业:日本东芝公司),对其扫描参数进行相应设置,电流200mAs,电压120kV,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对其腹部盆腔进行平扫,之后增强相关检查,并应用智能触发技术,分别进行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三期检查。给予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l,经患者肘静脉进行团注,将其剂量比例配制为1.5ml/kg,对其注射速率进行合理控制,3~4ml/s为最佳。将检查所得的图像传至工作站,行冠状面、矢状面重组处理。由我院两名及以上经验丰富的腹部影像学诊断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相应分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组织学类型的CT表现与形态学特征。CT表现主要包括:囊液平均密度、肿瘤最大径、软组织成分强化率(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平扫密度。CT形态学特征主要包括:分房数目(单房、双房、多房)、囊液均质、出血、钙化、类型(囊性、囊实性)、边界清楚、软组织形态(囊壁、结节与肿块、地图样)。各期强化率=(各期密度-平扫密度)/平扫密度,囊液平均密度=(最大密度+最小密度)/2。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5.0软件对本次所涉及数据行统计学处理,以[n(%)]的形式表示定性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χ2检验,以(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若P<0.05表示数据之间差异明显。
2.1 两种组织学类型的CT表现分析 两种组织学类型行统计学对比,S-BOT的肿瘤最大径、平扫密度明显比M-BOT小(P<0.05);S-BOT的各期软组织成分强化率明显比M-BOT大(P<0.05);两种组织学类型的囊液平均密度行统计学对比,不具明显差异性(P>0.05)。详见表2。
表2 两种组织学类型的CT表现分析
2.2 两种组织学类型的CT形态学特征分析 两种组织学类型之间CT形态学特征行统计学对比,S-BOT的单房与双房数目、结节与肿块软组织形态、囊液均质占比明显高于M-BOT,多房数目、囊壁软组织形态、出血占比明显低于M-BOT(P<0.05);两种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囊性、囊实性、地图样软组织形态、边界清楚、钙化占比差异不具明显性(P>0.05)。详见表3。
表3两种组织学类型的CT形态学特征分析[n(%)]
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患者发病年龄比较低,且其首发症状并无特异性,多数患者在常规体检或者被偶然发现,少部分患者因出现腹部不适、阴道不规则等症状而被发现,此种疾病的发生主要与脱落的输卵管黏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虽然有良好的预后,但复发风险较高,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3]。因此,及时进行正确诊断,根据其影像学特征判断病情进展过程,以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卵巢交界性浆黏液肿瘤疾病,尚无特异性确诊的方法,而对于此症,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但患者手术预后会受到疾病分期、微浸润、腹膜种植等因素的影响[4]。有研究指出,CT检查主要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透过率的不同,进行相应测量,将通过测量所得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相应处理后,从而可获得检查部位的断面、立体图像,可将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部位病变进行清晰的显示[5]。对此症患者采用CT检查,可测得患者肿瘤体积、对相应手术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从而采取对症治疗方案[6]。
金丹等[7]学者研究显示,S-BOT的最大径(11.7±4.7)cm、平扫密度(39±10)HU与M-BOT的(18.3±7.3)cm、(50±12)HU相比明显较低。本文研究发现,S-BOT最大径、平扫密度分别为(11.61±4.45)cm、(39.14±9.87)HU,而M-BOT分别为(18.23±6.75)cm、(47.45±12.52)HU,这与金丹等人研究一致。这可能是由于M-BOT患者病灶内的黏液分泌更加的旺盛。研究还发现,S-BOT患者分房数目中,单房与双房占据较多,而M-BOT患者的多房占据最多,此特点与卵巢其他浆液性、黏液性肿瘤的特点具有一致性。且S-BOT不同分期的软组织成分强化率与M-BOT患者的相比明显较高,这与金丹等学者研究具有一致性。赵汉文[8]学者研究发现,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的分房数目占比(单房、双房、多房)、囊液均质占比、出血率分别为26.5%、23.5%、50.0%、76.5%、2.9%,显著差异于M-BOT的5.9%、5.9%、88.2%、41.2%、17.6%。本文研究得出,S-BOT单房(30.43%)、双房(28.26%)、多房(41.30%)、囊液均质(69.57%)、出血率(2.17%),与M-BOT有明显差异(13.04%、10.87%、76.09%、39.13%、17.39%),这与赵汉文学者研究一致。与普通X线检查,CT检查具有更高的密度分辨率,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组织结构,从而有效进行区分,还可有效减少重叠造成的容积效应,对于细节的显示更加清晰;并且此种检查方式速度较快,所用时间短,检查禁忌证较少,适用范围较广。由分析的数据结果可见,采用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S-BOT与M-BOT的影像学特征的不同之处,从而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期疾病类型进行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S-BOT、M-BOT采用CT检查,可清晰显示出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影像学特征,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可继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