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泵结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2021-11-11 06:47杨华杰李鑫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股骨气压出院

杨华杰¹,李鑫²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保健工作办公室,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心血管内科,山东 济南 250014]

股骨是人体内长度最长、负重最高的管状骨,股骨骨折属于临床一类常见骨折,常为暴力事故引发,发生后骨折部位疼痛感剧烈,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需较长时间才能康复[1]。当前,临床治疗时多采取手术,但因患者多年龄高,身体机能退化,常伴随骨质疏松,手术治疗风险较高,术后易出现并发症[2]。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术后最常见的一类并发症,以往采取药物预防的效果已得到临床认可,但可能会增加围术期出血有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3]。间歇充气压力泵是临床常用的血栓防治装置,在降低DVT发生率方面效果确切[4]。据有关研究显示[5],采取气压泵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老年骨折患者术后DVT出现,提升其日常活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为此,本文就气压泵结合护理干预对股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DVT的预防作用开展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手术的股骨骨折老年患者总共7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两组男女比例依次是20∶19、21∶18;年龄依次是61~79岁、62~80岁,均值依次是(70.86±4.15)岁、(70.90±4.06)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撞击伤、坠落伤比例依次是12∶15∶12、11∶16∶12;手术方法:关节置换手术、骨折复位内固定比例依次是8∶31、9∶30。两组各项资料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对分析。本研究得到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同时均取得患者和其家属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1)均结合症状、CT、X线等检查确诊为股骨骨折,同时采取手术治疗;(2)年龄>60岁;(3)入组前经超声未观察到下肢DVT;(4)均为新鲜骨折。

排除标准:(1)存在出血倾向者;(2)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者血液系统病者;(3)存在气压泵治疗禁忌症者;(4)存在精神系统疾病无法配合研究者;(5)存在重度骨质疏松者;(6)存在下肢动脉硬化者;(7)拒绝或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术后开展肢体制动指导,观察和记录患者下肢的瘙痒、疼痛和肿胀程度,开展下肢彩超检查,评估血流状态,予以合理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采取气压泵结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气压泵。等到患者返回病室后2 h内采取韩国大星(株)DVT-2600气压泵治疗仪对其双下肢开展间歇式充气加压,依次放置压力泵4个腔在小腿、大腿处各2个腔,依据大腿—小腿—脚踝顺序开展充气加压处理,压力分别控制在45 mmHg、35 mmHg以及30 mmHg,单次时间在30 min左右,每日开展2次治疗。(2)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术前给患者开展详细宣教,说明手术有关知识和术后的恢复要点等,讲解麻醉和手术方式、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并发症预防方法,重点讲解术后DVT生成有关知识,在必要情况下邀请以往患者现身说法或者播放影视资料给患者提供参考,以消除患者焦虑及恐惧等负面心理,提升其配合度。②术前干预:术前掌握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一旦观察到异常需及时通报医师处理;饮食方面坚持高蛋白、低脂和高纤维素饮食,维持大便畅通;术前于床上开展逆行适应性锻炼,有助于术后静脉回流;手术前指导患者至少戒烟1周,并尽可能戒酒。③术后早期干预:术后早期开展功能锻炼,特别是麻醉苏醒之后建议患者开展主动、被动结合锻炼,主动锻炼主要采取腓肠肌、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同时结合患肢踝关节和膝关节被动屈伸运动;指导陪护人员合理按摩与热敷患肢肌肉,以加快血液循环;术后合理垫高患肢,适当屈曲髋关节与膝关节;维持术后引流管路畅通,放置引流袋在伤口最低处,定期挤压引流管,保证引流畅通,做好引流液性质和量的观察,出现异常及时通报医师处理;做好术后肢体颜色、皮肤温度和感觉运动等观察,特别应注意观察下肢肿胀和疼痛情况,必要时采取弹力绷带加压患肢,以减轻术后静脉瘀滞;术后严禁于患侧输液,并定时开展凝血功能复查,一旦存在异常需及时加以药物干预,以防因凝血功能严重异常导致的DVT。两组干预时间均为7 d。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况。DVT发生率=发生DVT例数/总例数×100%。(2)凝血功能:分别在干预前后经西班牙沃芬ACL-TOP-75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D-二聚体(D-D)水平开展检测。(3)下肢周径差及日常生活能力: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后5个月对两组下肢周径开展测量,并计算出周径差;采取Barthel指数量表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开展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即日常生活能力越佳[6]。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代表,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代表,行t检验,将P<0.05作为评定存在差异的标准。

2 结 果

2.1 两组DVT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DVT发生率为2.56%(1/39)比对照组15.38%(6/39)低(χ2=3.924,P=0.048)。

2.2 两组凝血功能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APTT、PT及D-D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APTT、PT水平高出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水平比较(N=39,±s )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水平比较(N=39,±s )

组别 例数 APTT/s PT/s D-D/(mg·L-1)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9 27.56±2.74 34.68±3.05 9.20±1.52 15.25±1.65 1.03±0.16 0.50±0.10对照组 39 27.62±2.60 29.10±2.95 9.18±1.62 12.38±1.62 1.05±0.15 0.75±0.08 t 0.099 8.212 0.056 7.751 0.569 12.191 P 0.921 <0.001 0.955 <0.001 0.571 <0.001

2.3 两组下肢周径差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对比

出院时及出院后5个月,观察组的下肢周径差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高出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下肢周径差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对比(N=39,±s )

表2 两组下肢周径差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对比(N=39,±s )

组别 下肢周径差/cm 日常生活能力/分出院时 出院后5个月 出院时 出院后5个月观察组 1.40±0.22 1.49±0.16 53.95±0.70 74.40±0.82对照组 1.98±0.25 2.20±0.24 44.92±0.95 66.50±0.76 t 10.877 15.372 47.788 47.125 P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 论

DVT属于股骨骨折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出现多和下肢深静脉血管中血液凝结有关,同时易引起静脉曲张和皮炎等疾病,增加患者医疗负担[7]。当前,临床多通过抗凝药物以防DVT发生,但用药期间存在一定副作用。再加上骨折影响,需要患者承受心理与生理双重痛苦,影响其术后恢复[8]。

气压泵对DVT的预防效果已获得临床认可,而护理干预通过结合骨折手术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系统性、全面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能促进其术后恢复[9]。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DVT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15.38%,干预后的凝血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更优,同时观察组出院时及出院后5个月的下肢周径差比对照组低,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比对照组高,说明气压泵加护理干预能减少DVT发生。下肢气压泵通过多腔气囊往下肢充气和放气,能为肢体组织提供一定循环压力,促进下肢静脉的血液流动,同时提升纤溶系统活性,加快内源性的纤维蛋白迅速溶解,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进而减少DVT出现[10]。在此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经合理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增强其康复自信心,提升其配合度;适当功能锻炼和使用弹力袜能改善肢体活动度,促进下肢的静脉血液流动,提升日常活动能力;合理饮食指导能提升机体免疫力,同时能一定程度防止DVT生成。除此之外,术后做好病情监测工作能便于医师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改变情况,进而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气压泵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股骨骨折老年患者的术后DVT发生,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和下肢血液循环,效果确切,值得采用。

猜你喜欢
股骨气压出院
一种新型多通道可扩展气压控制器设计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看不见的气压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对比股骨开窗技术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在股骨侧翻修术中的疗效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气压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