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间营山县令张玉璘乃黄道周长孙考

2021-11-11 22:48张哲民
闽台文化研究 2021年3期

张哲民

(中共东山县委党校,福建漳州363400)

明季大儒黄道周殉国后,其遗孀蔡玉卿携幼子黄子平及长孙黄玉璘匿入深山数十年。清朝以降,关于黄道周后裔研究同样为学界所重视。清康熙间四川营山有个县令张玉璘,治营任上颇有政声。清朝诸版《营山县志》皆记:“张玉璘,字文伯,号鲁宾,漳浦监生。”清雍正《四川通志》卷七下《皇清名宦重庆府》亦载:“张玉璘,字鲁宾,福建人,任营山县令,教养有方,士民悦服”。本版《四川通志》尚有数处张玉璘之记载。张玉璘之所以引起笔者关注,是因为清初学者王源在《黄忠烈公年谱序》有“(黄道周长孙)玉璘,字文伯,需次县令”之记,令人惊讶的是这个营山县令张玉璘与黄道周长孙黄玉璘除姓氏不同外,其余的如名字、籍贯、官职甚至生活年代则全部相同。两个人究竟有没有某种关联,笔者深入查阅清朝诸版《营山县志》,结合其它相关文献,辨析得出张玉璘确实是黄道周长孙黄玉璘其人之结论!

一、黄玉璘父黄子中生平略考

黄玉璘为黄道周长子黄子中的独生子,其年尚幼,甚或在娘胎时,父亲黄子中即遇难于兵燹。黄子中,字仁表,幼名麑,出生于崇祯四年辛未(1631)十二月二十一日,本年黄道周《京师与兄书(三)》:“腊月廿一日子时漏三鼓,弟妇免身得雄……吾行年四十七始举男子”即证。

(一)黄子中6岁之前由父母定亲。

编修于清乾隆年间的铜陵关隘顶《启裕派黄氏世系家谱》(以下简称《家谱》)称石斋公长子子中公:“讳仁表,荫锦衣卫指挥使,驻郡城。妣魏氏,进士魏给谏公女,生一子,名士公舍。”魏给谏即魏呈润,字倩石,福建龙溪人,崇祯元年进士,与黄道周私交甚密。崇祯九年(1636),黄道周出山途中,作《与魏中严书(一)》:“前出山时,姻翁有劝弟迟行之色,真远虑也!”可证黄道周此前已与魏呈润联姻,是年黄子中6岁。其背景为崇祯五年二月,魏呈润因前年疏救宣府巡按胡良机被贬三级,调补光禄署丞,遂以侍养返乡,与本年削籍南还的黄道周先后离京,故俩人子女联姻当在返漳后这段时间。

(二)黄子中20岁北上金陵寻收父亲遗骸。

据黄道周遗孀蔡玉卿《题侯太孺人遗诗》序言:“庚寅仲夏,乃以长顽子中同友人赵叔宝往钟陵省视,谋所以收扶遗魄者,使受教于先生与陆鲁瞻先生,犹遂全归……”。庄起俦《漳浦黄先生年谱》记载:“庚寅之岁,先生之门人张天维偕邺山诸弟子告于乡绅师长,以夏四月七日崇祀先生于三近堂。而先生之长公复偕同人赵之璧往留都招先生魂,遂以是岁秋九月十五日回至邺山,盖即先生甲申岁出山之日也。”二文皆记庚寅仲夏,即明永历四年、清顺治七年(1650),20岁黄子中与赵叔宝(赵之璧)至金陵寻收黄道周遗骸。

(三)黄子中22岁遇难于永历六年漳州之围。

洪思《文明夫人行状》有述:“麑子、麚子夷犹漳上,弗忍远去,一日避兵涉河,遂不知其所之。”查继佐《黄道周传》亦记:“子中,字仁表,与其弟子成,字神表,壬辰死乱兵。”二文所述背景即明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1652)三月,郑成功发动历时大半年的漳州之围,22岁黄子中与二弟黄子成死于乱兵之中。

(四)黄子中在18至21岁间与魏氏完婚。

黄道周于隆武二年(1646)三月五日在金陵就义,至明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1648)四月,黄子中丁父忧期间,成婚当在服除以后;至明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1652),发生漳州之围,黄子中完婚时间则在此年之前,可推黄子中成婚在其18~21岁期间。

二、黄玉璘生平考述

据厦门大学侯真平教授考证,黄道周“长孙黄玉璘(字文伯),黄麑子,约生于顺治七年(庚寅,1650)至十年间”,从黄子中的生活轨迹看,笔者赞同该论,且很可能是出生在顺治七年。由于黄玉璘史料甚乏,笔者根据仅有的几条文献记载,简略整理黄玉璘生平如下:

(一)玉璘成年后驻于漳州,育有四子。

黄玉璘自幼随祖母藏匿深山二十年,成年后驻于漳州。据关隘顶《家谱》载:“子中公生一子,名士公舍,驻郡城”“士公舍,妣李氏,生四子,长名济,次名治,三名沛,四名洙”,不详何故,关隘顶《家谱》各处记载黄子中之子名皆为“士公舍”,而黄子平六个儿子则分别称“瑜舍、璋舍、珣舍、瑶舍、琬舍、瓆舍”,且首字皆带“斜玉旁”,笔者认为家谱记黄玉璘为“士公舍”或有所意指,或为“玜舍”之讹,留待后考。

(二)黄玉璘中年改姓,不迟于康熙三十七年在京等候补缺。

有三个史料可证明此实:

其一,清初陈梦雷《黄忠烈公年谱序》记述:“(梦雷)岁戊寅,蒙圣恩自辽左召还京师,得交于公孙文伯。文伯出公年谱见示,属余一言。余敬诺不辞。或诘之曰:‘文伯幼丁兵燹,三俘三赎,至于逋逃易姓,卒归,诸父冥冥默相,不可谓非忠烈公之灵。然文伯戮力圣朝,随征楚蜀滇黔,輓输边塞,又大殊忠烈公之志。子之序之也,将谓之何?’余应之曰:‘不然。我国家为有明臣子报君父之大仇,而取天下于流寇。自古帝王未有如我国家得天下之正者也……’”。陈梦雷(1650~1741),字则震,号省斋,闽县(今福州市)人,清顺治七年(1650)出生,康熙九年(1670)成进士。康熙十三年(1674),回乡省亲的陈梦雷受举兵反清的耿精忠胁迫,不得已入耿幕。康熙二十一年(1682),经刑部尚书徐乾学救援,陈梦雷免死,改戍奉天尚阳堡。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九月,康熙帝巡视盛京,陈梦雷献诗称旨,被召回京师。至京师以后,陈梦雷结识时在京师的黄玉璘,并为《黄忠烈公年谱》作序。此时陈梦雷熟知黄玉璘自幼遭遇兵燹“三俘三赎”经历,且知黄玉璘已易姓,只惜陈梦雷未记易何姓。

其二,清初学者王源《黄忠烈公年谱序》亦记:“公诸孙近始出而应试,绍德文章最古雅,选拔入成均;玉璘需次为县令。玉璘,字文伯,工诗文,磊落多义概。庚辰与予定交都门,出忠烈公年谱使为序……”。王源(1648~1710),字昆绳,号或庵,直隶大兴(今北京市)人,清初思想家,少年受教梁以樟。康熙三十二年(1693),应顺天府乡试中举。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至大兴义学任教,由此结识在京师的黄玉璘,并为《黄忠烈公年谱》作序。可见黄玉璘不迟于康熙三十七年已在京师等候补缺。

其三,清佚名《易本象序》:“戊寅冬,先生四嗣君衡表(黄子平)姻翁,偕其长公衣伯(黄绍德)以恩拔北上,过潭阳,造署,发笥……”。该序所述正是康熙三十三年(1694)蔡玉卿卒后,黄子平于康熙三十七年带长子绍德北上京师,即王源序文所述“公诸孙近始出而应试”之事,黄绍德此年以拔贡进入成均学习。成均,即国子监。而此时黄玉璘已授县令,正在等候补缺。需次,指旧时官吏授职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

三、《营山县志》所载之张玉璘考述

明万历四年营山县令王廷稷首修县志,后散失无存。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福建监生张玉璘治营,仅得旧志残篇数页,遂延请告官回乡的白不淄编纂县志,次年告成,为营山历史上第一部完整县志。此后营山又分别于乾隆九年、乾隆四十三年、嘉庆十七年、同治九年重修县志。

(一)从清版《营山县志》序言辨析张玉璘任职时间及籍贯。

《职官志•县令》:“张玉璘,福建监生,康熙四十一年任。”营山完整的县志自张玉璘始,有清一代共修五志,既有四志之序言及张玉璘修志之功,可从中辨证张玉璘任职时间及籍贯:其一,张玉璘在康熙四十二年《营山县志序》自述:“壬午春,御命西驰,于夔门舍舟策马,踰峻岭、历巉岩峭壁……康熙癸未年署营山县知县张玉璘序。”同时期的训导石奠国所作《营山县志序》:“壬午春,东鲁张公以济川之才,简授兹土,矢志冰操,留心政教……”,可见张玉璘康熙壬午年上任第一件即修志,明年告成。其二,乾隆九年,县令李榕重修县志,其《营山县志序》有:“呈一旧志,系康熙四十年间邑宰张公所鉴定者……”,亦证前志为张玉璘所修。其三,乾隆四十二年,营山县知县王绂疆再修县志,其《营山县志序》有:“邑志创自康熙癸未知县张玉璘……”,言及县志创自张玉璘。其四,同治九年知县翁道均新修营山县志,其序:“考之邑乘,则自张闽漳编辑后,旷今百年嘻……”。此序称张玉璘为张闽漳,即福建漳浦人。

(二)从清版《营山县志》记载辨析张玉璘治营政绩。

张玉璘苦心治营,政绩硕然,进该县名宦祠,新时期编修《营山县志》尚有张玉璘传记。清朝版《营山县志•职官志•政绩》:“张玉璘,字鲁宾,邑令自兵燹后,诸务未就,玉璘才长守正,政绩丕彰,一邑改观,邑人白不淄为之碑记,崇祀名宦。”《营山县志》有数处记载张玉璘政绩:其一,重文教,补修学宫。《学校志•学宫》:“知县张玉璘于壬午到任,廉干精勤,照旧补缉,围以土垣,堂廊内外,焕然复新。”学宫修葺一新,张玉璘亲撰《补缉学宫碑记》。其二,重兵防,修建城署。《营山县志•城池》:“四十四年,知县张玉璘补修城池,建楼七。时城垣倾圯,玉璘补修,有之实录,未必纪实也。”并在“城楼七”之西门“西成”,注曰“张玉璘改惠远”。《营山县志•公署》把总驻防厅:“西门内,知县张玉璘建。”其三,重民生,捐修路桥。据《营山县志•津梁》记载,北观桥于康熙四十一年、骆市桥于康熙四十三年、望仙桥于康熙四十四年修建,皆张玉璘任内捐俸倡建,造福于民。

(三)从白不淄《邑侯张公德政碑记》辨析张玉璘祖籍出身。

熟知张玉璘身世,莫过于白不淄及石奠国二人。时85岁白不淄撰写《邑侯张公德政碑记》,该碑详载张玉璘个人信息,全文摘录如下:

昔召翁卿以明经高第,补谷阳长,治民如子,民爱之颂之,立祠以祀之,勒石以纪之,盖德之感人者深矣!邑侯张公治营甫一载,诸敝肃清,百废厘举,盗息民安,农耕士读,欢然如一父之子,不特袴襦兴歌,田畴起舞,即袞衣章甫之颂,赫赫如今日事焉。夫吏道至今日亦难言之矣,欲期行政得失,先视其人之才与廉。彼廉吏世亦有之,然廉者易刚而民不必附也;才者易纷而民不必抚也。有冰蘖心而干之以材,行之以恕,则实见德而民自通其隐。侯以阀阅世胄历镜仕矩,所佩者皆经国之猷,所悉者尽子民之道,是以一经绾绶,即毅然有为,如出家珍,不固循以失其宽;不操切以尚其猛,知最急者徭浮于赋,先薄之以绝其侵;赋苦于增,宁轻之以任其咎。讼狱每屈于法,虚公决谳而冤抑无闻;鳏寡久累于时,原情定婚而怨旷自遂。兴学祀神,多士仰文明之化;修桥通市,四方享乐利之休。念物力之维艰,而自奉极薄;饬闾里之游惰,而民力普存。且柔远人、戒轻生,数者何一,非及时之务哉!得其一亦足以鼓吹吏治。侯乃兼而有之,前所谓召翁卿其人者,庶几后光辉映也欤!侯张姓讳玉璘,字文伯,号鲁宾,福建漳浦人,山东钜野籍,由贡监于康熙壬午春到任,今甫四载云,乃为之颂曰:劳劳父母,夙夜在公。兴利除害,草薄从忠。所欲与聚,所恶弗庸。少长佩德,远迩歌功。协心镌石,与地天同。

该碑记载张玉璘福建漳浦人,恩贡监生。但有一个令人不解的地方,即又记张玉璘为山东钜野籍,且同时期营山县训导石奠国亦称之“东鲁张公”,张玉璘又自号“鲁宾”。笔者查阅清道光《钜野县志•仕官》,自清初至道光间,钜野县并没有“张玉璘”的贡生,仅查到一处“张玉璘,现任兰山县训导”之载,道光年间山东兰山县训导,时间与康熙四十年间的营山县令张玉璘相距甚远。笔者以为,东山县铜陵关隘顶《家谱》为什么记载黄玉璘名为“士公舍”,蔡玉卿为什么罕有提及长房这个孙子,黄玉璘服务清廷后为什么要改姓,其中缘由会不会与该碑文所出现的张玉璘“山东鉅野籍”有关联,目前史料乏及,留待后考。

四、合情合理的推论——张玉璘即黄玉璘

与黄玉璘年纪相仿,熟知其经历的陈梦雷、王源,只在《黄忠烈公年谱序》简略述及黄玉璘仕途行迹;而熟知县令张玉璘经历的白不淄在《邑侯张公功德碑记》则详载张玉璘身世。通过对比这两处文献记载,结合相关资料,笔者合情合理地推论:张玉璘即黄玉璘其人。

其一,异姓有据,合情合理。从陈梦雷序言看,其已知黄玉璘“幼丁兵燹,三俘三赎,至于逋逃易姓”,虽陈梦雷无明确记述黄玉璘易为何姓,但明显黄玉璘此时已称“某玉璘”,而非“黄玉璘”,其中缘由,陈梦雷是清楚的,当有人诘之“玉璘戮力圣朝,随征楚蜀滇黔,輓输边塞,又大殊忠烈公之志”时,陈梦雷能够理直气壮为之辨驳,诚为张玉璘为什么可能是黄玉璘本人一个不容忽视的依据。

其二,名字相同,合情合理。陈梦雷、王源在《黄忠烈公年谱序》皆记玉璘“字文伯”;而《营山县志》及白不淄《邑侯张公功德碑记》皆记张玉璘“字文伯”,可见张玉璘与黄玉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三,家世显赫,合情合理。白不淄《邑侯张公功德碑记》记载张玉璘出身“阀阅世胄”。阀阅,指有功勋的世家;世胄,指贵族后裔或世家子弟。黄玉璘乃祖黄道周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兼兵吏二部尚书”,乃父黄子中“荫锦衣卫指挥使”“世万户禄”,黄玉璘堪称“阀阅世胄”也,为呼应白不淄所述“侯以阀阅世胄历镜仕矩”提供条件。

其四,家乡漳浦,合情合理。白不淄在碑记明白指出张玉璘为“福建漳浦人”,拙作《从〈徙泽记〉考论黄道周三移其居始末》证实黄道周入仕前,因避族人之难,全家由铜山故里移居平和顿坑(今云霄县下河乡顿坑村),后由顿坑奉母侨居漳浦县城,从此黄道周子孙皆称漳浦人。《营山县志》及白不淄皆记张玉璘为福建漳浦人,则是张玉璘乃黄玉璘其人又一个重要依据。

其五,任职时段,合情合理。王源《黄忠烈公年谱序》记述康熙三十九年,此时的玉璘已授县令,正等候补缺。而《营山县志》则载张玉璘是康熙四十一年春到任,这个时间段可谓无缝衔接;而且笔者运用多种古籍检索渠道,尽力搜查清康熙年间称“玉璘”的所有县令,憾于笔者学识浅陋、目力有限,唯独查到营山县令“张玉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康熙四十年间营山县令张玉璘乃明季大儒黄道周长孙黄玉璘其人。历史的魅力就在于不断完善,相信俟以时日,黄玉璘是如何被清军“三俘三赎”,直至易姓戮力清廷,直至恩贡监生肄业,直至成为营山历史名宦,这段坎坷的经历会完整展现于世。张玉璘在营山为政9年,政绩硕然,康熙四十九年(1710)离任时,感慨万千,写下《别池畔竹》:“翠竹千寻半亩阴,公余坐此静为琴。去时遥望参天日,莫负滋培九载心”,即其对营山县恋恋情怀之写照。

注释:

[1][22]翁道均修,熊毓藩等纂:《同治营山县志》卷二十,第二十七页,清同治九年刻本。

[2]黄廷桂修,张晋生纂:《四川通志》,清雍正十一年刻本。

[3]王源:《黄忠烈公年谱序》,收录于王源撰:《居业堂文集》卷十二,清光绪五年刻本。

[4]黄道周:《京师与兄书(三)》,黄道周撰,翟奎凤、郑晨寅、蔡杰整理:《黄道周集》(二),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781页。

[5][12][13]《启裕派黄氏世系家谱》,东山县铜陵镇关隘顶黄氏宗亲藏抄本,第15页、第26页、第16页。

[6]黄道周:《与魏中严书》(一),《黄道周集》(二),第736页。

[7]蔡玉卿:《题侯太孺人遗诗》,《黄道周集》(一),第70页。

[8]庄起俦:《漳浦黄先生年谱卷上》,《黄道周集》(一),第149页。

[9]洪思:《文明夫人行状》,《黄道周集》(一),第68页。

[10]查继佐:《黄道周传》,洪思等撰,侯真平、娄曾泉校点:《黄道周年谱•附传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0页。

[11]侯真平:《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上册)》,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2页。

[14]陈梦雷:《黄忠烈公年谱序》,收录于陈梦雷撰:《松鹤山房文集》卷之十,清康熙间刻本。

[15]王源:《黄忠烈公年谱序》,收录于王源撰:《居业堂文集》卷十二,清光绪五年刻本。

[16]黄道周:《易本象》,收录于林广显等辑:《石斋先生经义四种》,道光六年刻本。

[17]翁道均修,熊毓藩等纂:《同治营山县志》卷十九,第十三页,清同治九年刻本。

[18]翁道均修,熊毓藩等纂:《同治营山县志·序》,第廿三页,清同治九年刻本。

[19][20]翁道均修,熊毓藩等纂:《同治营山县志》卷一《原序》,第三页、第一页,清同治九年刻本。

[21]翁道均修,熊毓藩等纂:《同治营山县志·序》,第廿四页、第六页,清同治九年刻本。

[24]翁道均修,熊毓藩等纂:《同治营山县志》卷十六,第二页,清同治九年刻本。

[25][26]翁道均修,熊毓藩等纂:《同治营山县志》卷之二,第七页、第十页,清同治九年刻本。

[27]翁道均修,熊毓藩等纂:《同治营山县志》卷二十八,第十八页,清同治九年刻本。

[28]黄维翰总纂:《鉅野县志》,清道光年间刻本。

[29]张哲民:《从〈徙泽记〉考论黄道周三移其居始末》,《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20年第3期。

[30]翁道均修,熊毓藩等纂:《同治营山县志》卷二十九,第二十四页,清同治九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