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祠前

2021-11-11 20:51包松林
连云港文学 2021年1期

包松林

穿越千年时空,呼唤一代廉吏。岁月的风尘湮灭几多风流人物,然而有一个人岿然不动,其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形象,犹如航标灯映照着历史长河,他,就是北宋包拯,民间尊称他包公包青天。

拜谒包公祠,是多年的夙愿。

初冬,从合肥城区的徽州大道转入包公河小道,朝阳透过柳叶,洒在清澈的河面上,闪烁着无数光斑,十来只灰褐色的野鸭从河心游来,时而左顾右盼,时而滑出水面,犁开V 字形的涟漪。我信步河边小道,黄叶之间依然夹着些许葱茏,转角处绽出几枝蜡梅,散出幽幽的暗香,沁人心肺。奇异的是,在石桥的一侧,一群乌乌的黑点在水面上晃动,走近细瞧,原来是无数的小鱼,浮在水上由北向南,蜿蜒曲行,叫不出名字,这庞大的鱼群,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成为包河上一道移动的景观。

继续往前,是一个小岛,包公祠就在岛上,以前这儿叫菜花墩,是包公童年读书的地方。整个祠的建筑非常普通,只是祠的大门上方悬一匾额,赵朴初题写:包孝肃公祠。祠内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正堂居中是包公的金色塑像,目光远视,正气凛然。左右配以对联: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党言,不希后福;闻风百世,至今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这是对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塑像靠左边放着三把铡刀,分别是龙头铡,专铡皇亲国戚;虎头铡,专铡达官贵人;狗头铡,专铡犯法的刁民恶盗。铡刀分类,指向分明,这可谓是包大人的独创。

包公名拯,字希仕,素以廉洁著称,一生主要在宋仁宗时期,当时正值社会矛盾趋于尖锐,革新呼声高涨,包拯关心百姓疾苦,兴利除弊。看履历,他出生在庐州(今合肥),死后也葬回家乡。他的祖父、父母都是农人,他自幼好学,但出道也不早,29 岁才考上进士,本可以步入仕途,但因父母年岁已高,不愿随当官的儿子远离故土。为了尽孝,包拯辞去官职,在家务农,侍奉双亲,直到父母去世,再守孝,十年有余,深得好评。在乡人劝说下,他才去任职从政,以孝为忠,心系社稷,尽其忠志。忠孝之间,包公用10 年时间作了过渡,守住了孝,又衔接了忠,打破了自古忠孝不能兼得的固律。

初出茅庐,担任天长县令。业务能力如何?考验着这个刚入仕途的包拯,“牛舌案”成为他的处女作。当地一农民到县衙告状,诉说自家耕牛的舌头被人盗割,请求捉拿凶手,但又无任何线索,茫茫人海咋破案,包拯心生一计,对老农说,牛舌被割,牛也活不长了,回去杀了卖钱。老农一听急了,宋朝私宰耕牛犯法,不敢为,包拯安慰说,免你无罪,老农于是照办。第二天就有人来告状,诉某人杀牛理当问罪,包拯升堂大喝,“大胆歹人,你先割牛舌,现又来告状,实乃可恶,还不从实招来?”那人吓得魂不附体,只得认罪。原来,凶犯就是因报复才盗割牛舌,见牛主人宰牛,再次报复告状,岂料中计,包拯断案如神就传开了。

官员是否勤政廉政事关国事成败,包拯躬身力行,敢于担当。他出任陕西转运使时,发现赋税繁重,尤其有一种叫“科率”的摊派杂税让民众苦不堪言。他广泛调研后积极上书宋仁宗,请求免除秦、陇诸州征收的造船林木数十万条,获准减免。包拯任开封府尹期间,恰逢连续降雨,蔡河泛滥,淹没城区房屋,平民受尽水患之灾。包拯治水时发现,水道上有大量的亭台楼榭,皆为权贵富绅所建,按现时说法都是违章建筑,侵占作为公共资源的河道,导致水患。他怒不可遏,奏请朝廷拆违,因而得罪了权贵,但认准的事包大人不会妥协,再三奏请终获准,一夜之间楼亭尽散,水流畅通,还百姓安居。“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包公践行了为民执政,这种担当意识难能可贵。官员为官懒惰懈怠,必然民受其弊,从包拯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来看,对今天而言,也有极其重要现实的意义。

做清官要有底气,由清变浊、由廉到贪一步之遥。包拯在这方面是过硬的,曾有一富豪前来宴请,身边有人要去,吃饭多大事啊?包拯严肃地说:“彼富人也,吾徒异日或守乡郡,今妄与之交,岂不为他日累乎。”可以看出,他对于社交或小圈子,把握得很有分寸。“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说起来轻松,真正落实到每个细节,却不是容易的。饮酒之交非君子之交,腐败往往从桌上开始,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千年前的包拯超前觉察到了。“不持一砚归”,是包青天的又一佳话。说的是北宋端州(今广东肇庆)出产端砚,石质温润,发墨快而不涸,研墨不滞不伤毫,极为名贵,是朝廷钦定贡品,但采掘砚石艰难。地方官员征收数量往往比原定贡数增加数十倍,用于赌赂京官,以求得升迁,按现在的说法是“潜规则”。包拯上任之后,痛改陋习,绝不多收一砚,违者严惩,这在当时的官场引起强烈反响。三年期满,他奉旨回京,当地百姓出于感恩和爱戴,悄悄恳求书童带了一方端砚,谁知船行至羚羊峡时,突发惊涛,包拯觉得有异,立即检查行李,果然发现了那只端砚,书童实话实说,他听后马上向端州方向鞠躬,说“包某不带走端州一石一砚”,随后将端砚抛入江中,瞬间风平浪静。勿以恶小而为之,包拯严于律己,成为以后历朝的典范。

执法敢于碰硬,敢于叫板京城皇亲国戚,这是包公的又一秉性,怒弹国丈就是他的得意之作。张尧佐,原是普通进士,善于钻营,为博皇帝欢心,竟将养女给宋仁宗,立为贵妃,他自诩“国丈”。仁宗甚至决定授予他宣微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四项军政要职。当时包拯在知谏院,专门评议国是及大臣政绩,他认为此举有假公济私之嫌,就上书弹劾国丈。皇帝当然有私心,哪肯轻易让步,包拯据理力争,前后六次上疏,终使仁宗削去张尧佐的宣微南院使和景灵宫使两项要职。包大人的脾气,皇帝也要拉下马,这不是一般官员敢做的。

尽管宋仁宗心里不悦,但包拯忠直不阿、疾恶如仇的品性,还是让一国之主敬佩,只要有公理,还是支持的。被包公弹劾的高官就有淮南转运按察史张可久,仁宗的亲信太监阎士良,乃至当朝宰相宋痒也未能幸免,他被定性为“窃位素餐、有位无所建树”,就是不作为,终被弹劾。面对这些“大老虎”,包拯毫不畏惧,即使自己丢乌纱也在所不惜,呈现了一片赤诚之心。京城达官显贵都在包拯的立朝刚毅之下令行禁止,私人请托者一概拒绝,不徇私情,执法如山,一时“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坊间有此一说,暗中行赌疏不通关系的只有二人,阴间阎罗王,阳间包青天。影响最大的是七弹王逵,此人数任转运使,相当于现在的交通部长,他巧立名目盘剥百姓,激起民变后,又派兵捕捉,百姓多遭杀戮,民愤极大。但王逵与宰相等人是铁哥们儿,又得仁宗青睐,有恃无恐。包拯上奏被驳回,再上奏,又打回,直到第七次,他当面指责仁宗固用酷吏,如王逵一人得幸,则天下不幸。忠言刚直,朝野哗然,仁宗在强大的舆论下,不得不罢免了王逵。

在包公祠的东侧,有一口老井,据记载,曾有一太守喝了此井的水后一直头痛,后查出他是一个贪官。有几位举人饮了井水,觉得清冽甘甜,确实未做亏心事,此后改名廉泉井。我站在井边,看着青褐色的井栏,被常年勒出的深深印痕,似乎铸刻着一道道廉政的沧桑故事。眺望包河之水,隆冬之季清澈如镜,大片的残荷立在水里,遥想夏天万顷碧叶接花红的盛景,该是多么的纯美。这里的莲藕是七孔红花藕,鲜嫩且断开后无丝,称为“无丝藕”。而包河里的鱼,脊背漆黑,色如生铁,被称为“铁面鱼”。鱼和藕的组合就是“铁面无私”,蕴含了包拯正气凛然、大公无私的可贵品质。

俭以养廉,节欲守廉,这是包拯的公认品质,他从县令做起,一路做到知州、监察御史、开封府尹,再从转运使升到枢密副使,官至正二品。他为官多年,却节俭如初,所着官服、所用器皿,包括饮食习惯,均与当年布衣时无二,不享受荣华富贵,甘于淡泊清贫,体现了为官者的本性。包拯不仅严于律己,对家人、族人亦是严谨不懈。皇祐五年,他调回家乡庐州任职,少部分亲友仗着包大人的官职,霸道起来。他有位堂舅胡作非为,欺凌乡民,百姓前来喊冤。包拯将堂舅传到公堂审讯,核实无误后,依照律规,毫不留情地仗打堂舅数十大板,从此亲戚故旧安分守己,不敢胡来。包拯还立下家训:“后世子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琪刊石,坚于堂屋东壁,以汲后世。”寥寥51 字,即体现了包拯的良苦用心,以及对后代的期盼。家风正,人始兴,家庭文明了,社会才能文明进步,与今天提倡的德法相辅,可谓一脉相通。

包拯入仕26 载,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整顿吏治、注重生产、为民请命、除恶倡善,政绩辉煌。仁宗皇帝为奖励功臣,欲把半个庐州城赏赐包拯,他婉言谢绝,表示“城为轻,民为重”。也不难理解,一个连端砚都不肯收的人,怎会接半城之贵呢,他一身清廉,铁面无私,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被民间誉为包青天,这是对他的最好奖赏。嘉祐七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发重病,医治无效去世,噩耗传出,全城皆悼,宋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三日,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这也是朝廷对他功绩的高度认可。

由于包拯的崇高社会声誉,他的事迹被广泛艺术化,南宋时就有以他为主题的故事,元杂剧更有大量的包公戏,如《陈州放粮》,后来的小说《包公案》、《龙图公案》更让他家喻户晓。元代,朝廷昏暗,老百姓期待清官,在元杂剧里就有大量的包公戏流传,如无名氏的《神奴儿》,李行道的《灰阑记》,关汉卿的《蝴蝶面》。元曲中包公被塑造成上天入地的判官形象,反映了当时人民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侧面凸现了人们对清明政治的渴望。20 世纪,台湾中华电视公司根据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制作了古装电视剧。2016 新版《包青天》目前也在上映之中。在戏曲中,包公的形象更是频繁出现在舞台上,几乎所有的戏剧种类里都有他的身影。我在幼年看的第一部戏就是《铡美案》,说的是书生陈世美考中状元后,欺骗皇帝,冒娶公主,其原配秦香莲携子进京寻夫,陈世美非但不认,还派人追杀母子。秦香莲走投无路告状于包青天,包拯亲审,顶住太后和公主的刁难,终将贪图富贵、忘恩负义的陈世美斩首。这出戏是我当时跑了十多里路赶到角斜镇去看的,记忆犹新。

包公河的南岸,矗立着一座六层楼高的塔形建筑,名“清风阁”,是地方政府为纪念包拯所建,里面共有六个展厅,以真实的历史,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讲述他侍亲敬孝、勤政廉政、刚直为民的一生,这里也是廉政教育基地。清风阁东侧,就是包公墓园,他的遗骨就迁葬于此。步入其中,古木参天,石径幽深,伫立墓前,感慨良多,我作为同姓之人,眼前所见不仅是一个坟墩,而是仰望一座精神丰碑,包拯作为北宋的一名清官,在封建专制下追求法律公平的思想,为后世崇敬。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包拯用他的一生作了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