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月,雷鹏飞
(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雷鹏飞(1976-),男,安徽桐城人,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
2020年初,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突袭全球,语言服务行业受到波及。美国卡门森斯咨询公司(CSA Research)发布的《中国语言服务企业应对新冠疫情调研报告》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国语言服务企业出现了收入下降。而后愈演愈烈的全球第二波疫情导致各国之间实行封闭政策,造成部分语言服务公司供应链中断。这也引起了学界的反思,语言服务在紧急情况下该做些什么,“应急语言服务”这一术语便应运而生。
传统语言服务包括 “翻译服务、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与辅助工具开发、翻译培训与多语信息咨询”。翻译是语言服务中的重要一环,单从翻译角度来看,应急语言服务相较传统语言服务呈现出了新特征——突发性、时效性。应急语言服务要求在短时期内迅速做出反应,那么翻译也应及时进行调整,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保证时效性。翻译作为应对重大灾害与危机的手段之一,历来在国际抗险救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翻译技术作为提升翻译速率、减少重复劳动的重要辅助手段,更加符合应急语言服务要求。这是因为:首先,紧急情况下个体语言能力会大大下降,译员应对突发情况时往往缺乏准备,翻译大量材料力不从心;其次,对翻译速度要求很高,译员必须在短时期内交付大量文本材料,人工翻译的短板较为明显;再次,部分语言服务企业为求生存主动降低收费,在翻译项目中对成本的控制愈加严格,使用翻译技术降低费用已是大势所趋。
译后编辑(PE)作为翻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集成翻译环境中,为了保持译文质量和翻译效率,由专业编辑人员根据特定的质量目标,对输出的初始译文进行人工评审或部分自动化修订的过程”。在应急语言服务重要性与日俱增的背景下,译后编辑以其应用广泛且便捷高效的特点脱颖而出。本研究在梳理应急语言服务下的译后编辑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对应急语言服务视阈下的译后编辑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该领域研究与实践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疫情伊始,学界就积极投身到应急语言服务研究中,学术及实践成果已颇为丰富。中国语言学人自发组建“战疫语言服务团”,开发了《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疫情防控外语通》和《疫情防控“简明汉语”》系列产品。而后,王立非等学者提出了“应急语言服务”的概念,并呼吁应结束“应急语言”“语言应急”等术语混用的状态,“采用应急语言的核心概念对应急语言术语进行统一”。部分学术期刊也专门开辟了应急语言服务专栏,如《语言战略研究》公开征稿,鼓励众学者为应急语言服务学科建设献言献策。在应急语言服务与翻译技术方面,Sharon O′Brien等总结了各国有关翻译技术在应急救灾中的应用,其中,翻译技术在日本应对灾害时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且翻译记忆系统、机器翻译、术语管理、翻译管理工具等都在应对突发灾害时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次疫情也反映了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滕延江就指出,“灾前准备不足……应急语言人才匮乏,语言志愿者学科背景知识不足……疫情信息的编译与发布滞后”。
虽然应急语言服务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该领域研究刚起步不久,理论体系建构还有待完善,有关应急语言服务中翻译技术的研究寥寥可数。笔者认为,应急语言服务文本呈现出了跨学科、跨语言文化的态势,而MTM(综合翻译记忆TM与机器翻译MT)翻译模式所载有的强大语料库恰好能弥补译员在医学、法律、多语种等专业领域方面知识储备的不足,且“与纯人工相比,机器翻译在处理工作量大、交付时间短的项目中有较大优势”,故该翻译模式能辅助译员进行疫情信息编译,缩短翻译时间,提高速率,保证信息及时发布。
应急语言服务 “是指针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监测、快速处置和恢复重建提供快速救援语言产品、语言技术或参与语言救援行动,包括中外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方言、残障人手语的急救翻译、救灾语言软件研发、灾情信息传播、抗灾语言资源管理、应急语言标准研制、急救语言培训、语言治疗与康复以及语言咨询与危机干预等”。其中,译后编辑等翻译技术就属于语言技术范畴,是应急语言服务的组成部分,并在其要求下拓展译后编辑的概念,调整应用模式及发展方向。
然而,国内译后编辑研究起步较晚,有关该方向的理论科研成果相当匮乏,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以同时包含“语言服务”与“译后编辑”两个关键词为条件在知网进行搜索,尚未有相关研究成果,这说明译后编辑作为一个发展中新兴领域,其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在当今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译后编辑不仅应以确保译文质量为目标,更应站在社会层面上为国家抗险救灾贡献力量。故笔者以译后编辑所处的应急语言服务集成翻译环境为前提,尝试提出“应急译后编辑”的概念:为应对重大灾害和危机,个人译员及语言服务团队使用翻译管理系统,以救灾防险为目的,对翻译记忆及机器翻译输出的初始译文进行人工及人机交互修改,并进行翻译质量评估的过程。
译后编辑虽已广泛应用于语言服务行业,但鉴于大环境已然发生变化,其应用模式也应做出相应调整。“清晰、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在战略与运作上对有效应对灾难至关重要”,相比传统语言服务,应急语言服务不仅在翻译的交付速度、成本控制、项目数量方面要求更为严苛,而且在语言上更重视忠实于原文,精确传达信息,故而应高效使用工具、调整人员配置以达到最大收益。
译后编辑的基础是综合机器翻译及翻译记忆输出的初始译文,初始译文的质量对译后编辑有着重要影响,如何选择更合适的工具就成为了首先需考虑的问题。机器翻译历经从五十年代起声名鹊起的RBMT, 其后的EBMT,2015年之前广泛应用的SMT,直到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NMT。而今,机翻技术发展的核心主要集中于NMT(即神经网络机器翻译),它是“通过编码-解码系统,将源语言序列进行编码,提取自然语言 (源语言) 中的信息,通过解码再将这种信息转换到另一种自然语言(目标语言) 中,从而完成对语言的翻译”。而翻译记忆系统会基于记忆库进行精确与模糊匹配,并根据相似百分比对译员进行提示,译员则需对该译文进行译后编辑修改。
翻译工具的选择对应急语言服务文本的译文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若初始译文准确度高,语言较流畅,那么译员在进行译后编辑时所花费的时间将大幅度减少。目前,谷歌神经网络翻译因其支持语言种类多、拥有强大语料库,能更好克服跨文化及学科背景知识不足等优势,而成为学界研究译后编辑的首选技术工具之一。SDL Trados与MemeQ等CAT工具是高校及语言服务公司的主流翻译技术软件,各有所长。译员在处理应急语言服务文本时也可选择更适应自身需求的工具,以保证应急翻译项目顺利进行。
译后编辑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尽可能使用翻译工具输出的初始译文,然而不是所有初始译文都适合译后编辑,考虑到应急语言服务对效率的高要求,译员应在进行译后编辑前对初始译文进行质量评估。首先,文学与广告文本的语言重复率低,且常用隐喻等修辞,长久以来便是翻译工具难以攻克的壁垒,故更适合人工翻译;其次,非文学翻译文本如医学、法律、新闻等适合使用翻译工具,且许多CAT工具及在线翻译管理系统都搭载了翻译质量评估(TQA)功能,可对译文格式、标点、明显的错译漏译现象进行检查,但若初始译文的效度过低,为保证效率,应舍弃其初始译文来进行译后编辑。另外,由于应急语言服务文本包含新闻传媒、涉外等需反复考量语言措辞的领域,故应在译文最后确定阶段采取人工翻译质量评估这种信度与敏感度双高的评估方式,从术语使用,是否误译、漏译、错译,语言风格及拼写语法等层面逐一进行筛查,确保译文质量,避免因言语不当或文意传达有误造成的纠纷。
继ISO 18587译后编辑草案提出完全译后编辑(Full Post-editing)及快速译后编辑(Light Post-editing)两组术语后,Sharon O′Brien 对其内涵进行了拓展,目前已被学界广泛认可。“快速译后编辑……重点是修改错译、文化差异的内容、重新组织句式结构,不修改译文风格;完全翻译……重点是语法、标点、拼写正确、译文和术语准确、修改文化差异的译文、译文风格一致。”
在应急语言服务中,面对大量翻译文本,皆采用耗时耗力的完全译后编辑显然是不可取的,且“在灾难环境中,用通俗语言翻译文本很有意义,因为受灾的人可能没有具备读写能力”。应急译后编辑要求语言平实易懂,语句通顺,不需引经据典或追求语言之美,且对不同的翻译文本采用不同的译后编辑策略。对于参考类文本,“使用该类文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基本信息,其译文信息可以允许有所缺失”。常规类文本“多用于对用户进行操作指导,译文需要忠实于原文,术语准确,意义完整,允许个别可读性稍差语句的存在”。此二类文本对译文语言风格没有要求,主要用于获取关键信息,应采用快速译后编辑,最大程度简化流程,提升翻译效率。
“最富有经验的译员译后编辑翻译速度也最快……浅资译员相比资深译员来说,其对术语及操作说明的掌握还欠火候 。”译员是译后编辑的核心,其思维方式及经验都会对翻译速率造成影响。事实上,拥有丰富翻译经验的资深译员较少,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很难短时期内集结大量资深译员组成阵容浩大的应急语言服务团队。为解决资深译员人员不足的问题,建议应以资深译员为核心,成立有一定翻译经验的译员应急语言服务团队,根据文本的分层、材料长短及难度等将项目进行分配,最后再由资深译员确保翻译质量。而在提升译员能力方面,除了执行常态化培养方案、增加训练强度之外,也应要求译员,尤其是浅资译员掌握翻译技术,具备译后编辑能力。
翻译技术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译员能力的缺陷,提升速率。在Sharon O′Brien等编撰的论文集Post
-editing
of
Machine
Translation
中,部分实证研究使用了CASMACAT作为研究工具,通过对不同经验水平的译员击键次数与翻译速率之间关系,及对眼动追踪的研究,得出了译后编辑能平均缩短25%的时间,提升21.5%的译文输出率的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证明翻译工具能提升译员的译后编辑翻译速度。但相关实验所选材料皆是限制因素较少的新闻文本,且未对限时条件下译后编辑译文及人工译文质量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不具有普遍可操作性,还需后续实证研究加以论证。应急语言服务中译后编辑的译文质量是否具有广泛接受性,这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从翻译服务视角来看,企业创造的翻译内容越多,对翻译一致性的需求越大。”术语使用一致性向来是翻译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在应急语言服务中,术语管理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术语误译(如在医学领域或在合同中)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在翻译中恰当处理术语不仅是避免误解的关键,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众多翻译工具载有的术语库无疑能辅助译员进行术语翻译,但在有重大灾害及突发事件之时,译者会面对众多未明确规范的术语或是刚提出的新术语,可能会将错误的术语翻译录入术语库或翻译记忆库,之后不断进行循环,无疑会对抗灾防害造成重大损失。如在此次疫情之中,王立非指出,有关“应急语言服务”的术语使用混乱,含义模糊,需要进行统一规范。那么在此之前,应如何进行术语翻译呢?考虑到在涉外新闻文本中,翻译不当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舆论压力与纠纷,因此不能随心所欲想当然地翻译。但目前在该方面还没有相关研究可提供借鉴,学界甚至还没有提出“应急术语管理”这一概念。
笔者认为,在面对重大灾害和公共危机之时,虽术语还没有进行统一规范,但译员既不能止步不前呈观望姿态,也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模糊翻译。译员需在第一时间寻找既有的相似术语进行模仿翻译,并在应急语言服务团队之间进行讨论,以确保不会带来负面影响为首要前提,迅速拿出临时解决方案,并以此为术语统一基准进行翻译。在后续出现官方翻译时,要及时更新术语库,采用更新、更规范的翻译方式。必要时,应在译文最后阶段专门检查术语一致性,以保证译文质量。
翻译管理系统也属于译员集成翻译环境的重要一环,但学界对此关注却只是寥寥。传统的传输文档、打包文件夹等沟通方式,不但文档存储混乱、寻找困难,而且会出现丢失文档现象,造成了诸多不便。但鉴于应急语言服务行业需承接大量翻译项目,涉及学科多,翻译文本类型多样且交付时间短等因素,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项目及人员管理。功能强大、使用便捷、少占内存,且费用较为亲民的在线翻译管理系统,适合推广使用。就笔者所试用的YICAT在线翻译管理平台而言,该系统搭载机器翻译引擎,翻译记忆库、术语库可做到团队共享,在译员进行译后编辑时有可拖动的机翻译文显示界面进行提示,双击鼠标即可将译文导入文本框之内,也可使用其他机器翻译引擎或CAT软件,将输出的初始译文粘贴在该在线翻译管理系统之中进行修改。该系统也具有QA(Quality Assurance)功能,单独设有团队人员管理及翻译项目管理界面,任务进度显示一目了然,比较适合协调应急语言服务团队译后编辑项目整合。
语料库是影响译后编辑译文质量的重要因素,NMT依托语料库输出初始译文,译员参考语料库平行文本进行翻译,这就对语料库所支持的语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急语言服务中,还需要考虑到如下两种情况:其一,在华外国友人中,一部分L1(First language)为非通用语,且L2(Second Language)水平有限,若使用通用语如英、中、法、日等向他们传达防险避灾信息,则很有可能造成理解错误,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其二,应急语言服务中的翻译文本不仅涉及到了语际翻译,还包含语内翻译。在既有语料库中,很少有地方方言语料库,在湖北抗疫中,一线医护人员就因为语言不通遭遇了众多困扰;其三,没有专门应对重大灾害与危机的语料库,翻译工具输出的初始译文准确度会大大降低,导致译后编辑工作量增加。故应急译后编辑不仅要着眼于翻译速度和翻译精度,更要加快拓展语料库,将小语种语料库、方言语料库以及应急救灾语料库正式纳入到语料库建设中来。
译后编辑因其高效率、低成本且能确保质量等诸多优势,已然成为应急语言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应急语言服务仍然是新兴的行业,译后编辑的实践与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所以学界需要对此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既是提高应急语言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译后编辑人才的需要。本文对应急语言服务视阈下译后编辑做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