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慧岩
这两天,“法律红人”罗翔的一段视频刷了屏。在一档谈话节目中,罗翔说,2003 年冬天,当时还在北大读博的他路遇一位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这位老人从北京西站一路步行只为找一家法律援助中心。罗翔提出打车送她过去,老太太“噗通”跪下了。那时罗翔刚刚拿到律师执照,担心惹上麻烦,最终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到了援助中心门口,老人一句“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别影响你的前途”。罗翔用“怂”来形容当初的自己,这份坦诚打动了无数网友。不少人从罗翔的坦诚中也看到了自己当初的模样: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无奈地选择了妥协。
相信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过“不勇敢”的时候。可能因瞻前顾后没及时伸出援手,可能因顾虑太多而丧失了选择的机会,甚至会因懦弱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有人“痛不欲生”,有人却“痛定思痛”。就像罗翔,他因当初的“不勇敢”而意识到“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我们才能看到如今这样淡泊、谦卑的他。
当然,让越来越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变得勇敢,除了人自身成熟外,也需要社会为年轻人提供能够“勇敢”的条件,让他们更少些“后顾之忧”,不用担心“惹上麻烦”。比如可以不用拍照就能放心地扶起倒在地上的老人,能够救人于危难而不用再费劲证明自己是“见义勇为”。
只要我们保持良善、遵从初心,明白自己手中的力量,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自己想象中那个勇敢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