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魂到国魂:略论明清基督宗教的小说*

2021-11-11 13:23李奭学台湾中研院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说

李奭学 台湾中研院

马若瑟:传教士小说的滥觞

清代的华文文学,最独特的地方是基督宗教(Christianity)小说的崛起,而谈到这一点,我们不能不回顾中国晚明。其时天主教(Catholicism)耶稣会士(Jesuits)大举来华;他们最早汉译的书籍中,包括一本名为“圣传”(hagiography)实为“小说”的作品:龙华民(Nicholas Longobardi,1559—1654)译《圣若撒法始末》(

Barlaam and Ioasaph

;1602)。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人殆以“圣人传记”视此书,在东、西教会中,地位崇隆。书中写印度某国君膝下空虚,后得异人告以时当得子,但得置之于金宫,不令外出。国君后果得子,命名为若撒法(Ioasaph),乃依异人所教置之。及长,若撒法得悉宫外另有世界,遂面见父王,请求出宫。一日拂晓,王子在侍童陪同下出宫游观。他先后遇到生、老与死亡等生命定数,因而萌生离宫野修之念。君父亡故之后,若撒法果将国土托付重臣,孑然一身诣地中海岸,从某把腊盎(Barlaam)者野修,纪元四世纪辞世。不用多说,这本天主教圣传改编自佛教《普曜经》中释迦牟尼佛的传记,系摩尼教由印度携至中亚,再经景教天主教化,撰为乔治亚文,后因其希腊文本故而得以流传入欧。龙华民译自拉丁文的《圣传金库》(

Legenda aurea

),时为1602年,他当然不知道19世纪学界的发现。圣若撒法的故事虽化自《普曜经》,却已经天主教化了,变成《沙漠圣父传》(

Vitae patrum

)的一部分,自不能以佛传视之。谓之为天主教圣传,又荒诞悠谬,所以我们仅能以某种形式的“神魔小说”(romance)视之。整个基督宗教的散体叙事文学入华,《圣若撒法始末》当为嚆矢。逮及清代,天主教士业已知晓小说可以风化人心,可以洗养灵魂,引人入教。马若瑟(Joseph de Prémare,1666—1736)遂一马当先,以汉语写下近代“传教士小说”(the missionary novel)此一特殊文类的首发之作《梦美土记》。马若瑟是法国耶稣会士,康熙年间来华,乃此际耶稣会中国经籍索引派(figurism)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梦美土记》为短篇寓言,写某第一人称叙事者夜读《诗经》,读至《桑柔》之篇,见暴政荼毒,乃哀生民多艰。此时夜已艾矣,叙事者读来不禁入梦,梦到自己彷徨于歧途。就在他不知如何选择之际,忽见一老者前来,引他走上“正途”。这位老者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至圣也。叙述者熟读《诗经》《易经》与《书经》,暗示我们可于其中见到天主的踪迹,可因圣人所教而通往天堂美土。《梦美土记》是中国小说史上首见的中西技巧合璧的文言传奇,马若瑟在1709年某日,拿起一杆芦苇写下。他所宗的西方说部,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106 — 43 BCE)《国家篇》(

De republica

)中的《西比欧之梦》(“Somnium Scipionis”)。《梦美土记》写毕,马若瑟洋洋自得,而他也没错,这篇小说笔法奇佳,语言文字随之,好文也

马若瑟继之所写的小说,则是一部六回的写实说部《儒交信》(《选注》,上卷第29—91 页),撰述时间约在1720年前后。书中写举人李光交善于进士司马温古,司马氏也是位天主教徒,而李光乃望教徒,正在思考入教,成为司马氏的同修。李光有位富贾朋友杨金山,一听李光可能和司马温古一起变成某“西洋教师”的门生,气急败坏赶来劝阻。杨金山三妻六妾,是负面的传统儒门中人。不过李光随后仍因各种机缘—尤其是听了“马若瑟”所撰的《信经直解》后—仍一心进教。就技巧而言,《儒交信》书中有书,煞似今日的后设小说,中国古典此前罕见。李光和司马氏详谈之后,小说即肆力强调儒门有所不足,必需交善于《信经》,此所以书中一再强调“耶稣不灭孔子,孔子倒成全于耶稣”,而这也是小说名为《儒交信》的缘故。天主教史上,即使时迄17—18世纪,还是有人持《圣经》“不足”之论,故得济之以各种圣礼(sacraments)或信条(creeds)如《信经》中所列者,和所见儒门实在百步间。《儒交信》这个书名,一面透露耶稣会所以为的教中疏漏,一面也在暗示天主教和儒门必需互补。传统中的儒门人物,更不必视如寇雠。小说和此书前后的通俗小说一样,主体出以白话,不过也有文言体的回前词与收场诗。马若瑟虽在书中插进了自己的另一本著作,教徒或望教者当不至于惊诧讶异。如其为一般读者,应可见马氏于明清小说的熟稔,技巧上甚至苦心经营,层楼更上;虽然难比《红楼梦》一类的经典之作,但放诸其时一般说部,尚不致太差。

马礼逊与米怜:基督教小说的崛起

天主教的传教士小说始于马若瑟,也止于马若瑟,而他所作也仅仅《梦美土记》与《儒交信》两种。十数年后,雍正皇帝(1722—1735 在位)禁教愈严,流放马氏并其他天主教士于广州和澳门。再续马氏所立的小说传统者,已是百年开外来华布道的基督教(耶稣教;Protestantism)传教士了。伦敦传道会(The London Mission)的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于1807年首先抵华,他的助手米怜(William Milne,1785—1822)则迟至1813年方才到来。马氏在所著《西游地球闻见略传记》(1819)中,曾借某四川人的口吻,虚构他的世界观与西学见闻。此书稍早,马氏亦借第一人称“我”,述《古时如氐亚国历代略传》(1815),将《圣经》中重要的內容表过一遍,语极直白而恳切。就这两本教中叙事故事看来,马礼逊应该是基督教首开以小说布道的传教士

但是说到名气与传播之久远,伦敦传道会中,米怜的《长远两友相论》(1819)称最。此书曾增订再版多次,迄民国犹可见之。不过米怜小说中的“故事”,仅仅在复述基督教的教理,说“教”的倾向远过于他对叙事的兴趣,或可谓这是一部敘事化的“教义问答”(catechism):潘长早为教徒,曹远则非,然而两人相从甚密。曹氏对基督教颇感兴趣,乃问道于潘氏,后者遂为他论生说死,也谈到其他的教中道理。他们数度晤面,潘氏借之解惑,如是者反复再三,可称不厌其烦。“小说”自此已颇不类有其情节的说部,反似一般教义问答了;非其教众,读来其实乏味。然而或许因为浅显易懂,所以《长远两友相论》普及民间,是清末基督教小说的翘楚,也曾经有人改写或译为日文与韩文(《选注》上卷,第189 页,223—226 页)

新教小说家

谈到传教士小说家,继米怜之后,最重要的人物应推普鲁士人郭实猎(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1803—1851),19世纪30年代是他锋芒毕露的时期。就其一生而言,郭实猎性格怪异,堪称枭雄:他一面是引人向善的传教士,一面又曾参与颇具争议的阿美士德号(Lord Amherst)的航行,由南北走中国沿海,窥探中国国情。在这军事与商务结合的行为之外,郭实猎平生也用汉语写下60 种左右的著作,其中小说便占了十余种之多,长篇演义者至少包括《悔罪之大略》《赎罪之道传》(1834)与《长活之道传》(1834),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信仰叙事系列。“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这句话(3:2),是基督教常见的灵魂论述,但郭实猎的小说忏悔论不仅包括如此个人化的忏悔,他还并陈明清间最常见的相关论述:亚当、夏娃因《论语•八佾》篇所称之“获罪于天”而“无所祷也”(如《选注》,1:242 及 254)。人类得为此一因性恶论而形成的原罪忏悔,如此灵魂才能得救,“永世其昌”。

《悔罪之大略》脍炙人口,是郭实猎最受欢迎之作。此书也是我们难得一见的以第一人称叙述的长篇汉语小说。韩南(Patrick Hanan,1927—2014)关心清末叙事文学,曾勇于挑战自我,据郭实猎而逆着时间,反驳日后自己会提出来的吴趼人(1866—1910)所传的角色人称变化。郭实猎笔下的“我”其实也姓郭,可能就是郭氏的自况。小说伊始,“我”进入梦境,像来日《老残游记》伊始一样,也梦见一个寓言化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国家局势,而是郭实猎所以为的人世实况:他遇见一位年约四十的牧羊人。后者为他遥指一个溪谷,川流汤汤,其上有桥,但桥上的踏板不实,有人因错踏而掉落水中;有人因仰首无视他物而陷入罗网,同样掉落水中;当然也有人因心不在焉,为川流袭卷而去;更有人跛行而逐水,有人则执剑刺行客,都让罗网收取了。总之,桥上诸人俱难善终。那牧人最后为“我”说明道:桥乃人之性命,行诸其上者为人类,每人都因“嫉妒、爱情、贪吝、异端、徜徉等欲虑”而摔落溪谷,为川流席卷而去。见而及此,那“我”惊叹道:“繁华世界,转眼成空。”他正在为此忧虑之时,牧羊人反慰之而遥指远方雾霭处:那里有无数岛屿,毕集自然界之美于其上,正是“善人死后亡寓;福安暨合,喜壛丰厚”的地方(《选注》上卷,第238 页),有一点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神曲•天堂篇》(

La Divina Commedia: Paradiso

)中那诸天的味道。

“我”正想插翅飞向福乐之岛,不意牧羊人告以得先通过险危之桥。两人争执间,“我”幡然觉来。郭实猎继而让他的主角遇见数友,谈天说地。他们每每长篇征引《圣经》与儒籍,其后还真有一儒生黄利加入论辩。佛家、道教自然通不过他们的检视,即使天主教也难逃批判。有意思的是像马若瑟的《儒交信》一样,纵使儒家再好,郭实猎的序言仍指出“先儒所论仁德,未明其悔罪之紧要”(上卷第235 页)。虽然如此,黄利指出儒家亦请求迁善远罪,每日三省以一新自我的工夫。小说借此指出“悔罪之大略”,引出耶稣为吾人赎罪的宗教性论旨。待读者走进《赎罪之道传》,了解基督之志,方可体得《常活之道传》的内涵。

郭实猎常用的笔名是“爱汉者”,所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1838)乃第二种汉语现代杂志,而编纂时所行亦为此名。郭实猎常看和中国相关的书籍,除传统经典外,说部同在其列,明清间的流行之作如《玉娇梨》者,甚至也揽入袖中。郭氏写小说,志在宣扬基督之道,是以时迄19世纪,西方的版权概念虽已称备,在华他却毫不避讳而抄袭挪用,对现代人顾虑的学术伦理,视若无睹。《悔罪之大略》应为30年代早期之作,文字多数别扭夹生,文法问题也出了一些,其后的《赎罪之道传》与《长活之道传》则流畅一如晚清小说,显然经人笔润过。郭实猎写小说时的汉语借鉴,应该还包括马若瑟的《汉语札记》(

Notitia linguœ sinicœ

,1728),各种小说中,挪用或套用其中句型者不少。马若瑟曾引马致远(1250—1321)的《西华山陈抟高卧杂剧》首折中郑恩回史上实有其人的主人公赵匡胤(927—976)的话道︰“哥哥待要上天,我就随着上天;哥哥待要探海,我就随着探海。”郭实猎取法此一句型,就让《赎罪之道传》中的林德说道:“你若要探海,我就随着探海。”至于历史上有名的篇章或书籍内文,小说中更是常见。这种情况,除了因汉语非郭氏母语外,恐怕也和传统疏传抄袭成风有关。上举郭实猎三书中,有二本就题以“传”字,而此“传”当非“传记”,应作《左传》之“传”解。

郭实猎和伦敦传道会来往密切,而在他之外,汉学大师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也曾按立为此会牧师,主持过马礼逊开办的马六甲英华书院。学校迁到香港后,理氏在致力于中国经典的英译之暇,也写过小说,尤为演义《圣经》的能手,撰有《约瑟纪略》(1852)等汉语叙事文献多种。《约瑟纪略》(1852)尤称代表,所演乃《创世纪》中雅各的幼子约瑟为兄所害,鬻之于赶赴埃及的商旅,又转卖给王家侍卫长为奴等事。约瑟生来慧巧,侍卫长倚之甚重,立为总管。最后又因才智故,官拜埃及总理大臣,为民解困,为社会谋福利,一生可谓一出地道的喜剧(《选注》上卷,第301—328 页)。尽管理雅各并不希望读者将他的演义当演义看,《约瑟记略》仍有大量修辞与戏剧张力,因而不可视为约瑟故事的汉语翻译。何况小说长度又远过于《创世纪》中有关约瑟的记载,当然亦非“纪略”,反而是部经过铺陈的长篇之作。在此之外,晚清通俗小说所强调的回前诗,回后总评等,理雅各也如法炮制,更不用说各回中充斥的用语和其他套式。理雅各写作的心情明显可见。除了《约瑟纪略》外,他另有《亚伯拉罕纪略》(1857)等《圣经》故事的演义,确为基督教的小说能手。

西元1865年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进入北京同文馆,不久偕学生译出《万国公法》。越三年,江南制造局在上海开馆翻译,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出任首席译者,专司声光化电等科普书籍之迻译。来华前,丁韪良已是北美长老会的牧师;而入江南制造局前,傅兰雅也是英国圣公会的神职人员。无论如何,他们都和清代基督教有关,和小说的发展关系尤深。丁氏撰有《喻道传》;傅氏本人虽不写小说,但他开风气之先,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广征小说,有奖可领。至于丁韪良所撰,恐为摭拾旧闻之作,介于译述之间,系以各种寓言在隐喻基督之道,此所以书称《喻道传》。全书收16 篇短篇喻道故事(

exemplum

),字字珠玑,精心巧编。丁氏自比“道旁之木铎”,拟“曲喻斯人”,使“从罕譬而明”(《选注》上卷,第338—339 页)。不过他的喻道故事的篇幅,每每数倍于天主教的同型叙事,所拾来源,也不止于西洋旧闻;首篇所记,即是“骆德,襄阳人”,但书中更多的却是“泰西狄生,宦家子也”(《选注》,上卷第341 页)。此外,前篇中人可能尚处中国,下篇则已迁至希腊某城而说之(《选注》,上卷第344—347 页)。《喻道传》还有演自佛典与天主教证道故事的《分阴当惜》(《选注》,上卷第357—358 页)等篇,洋洋洒洒,美不胜收。

《分阴当惜》讲某纨绔子弟贪图享乐,不惜寸阴。一夜梦游深山,梦见自己不慎掉落一潭。正欲缘树藤攀爬出此潭之际,他看见:

有两鼠啮藤之根,一色白者,一色黑者,互为啮之不休。窃虑藤被鼠啮,势必至于断绝。……又见藤生果累累,……摘而嗅之,有异香,尝之甘且美,……[遂]忘二虫之害为已甚也。无何,果未食竟,藤忽中折,一跌之余,方知为梦。(《选注》,1:357 )

这个故事在欧洲,曾因《圣若撒法始末》盛行而致家喻户晓,广为人知。不过就如《圣若撒法始末》缘自佛传,此一故事亦出自梵籍,甚至有可能出自耆那教旧典或印度史诗如《大战诗》(

Mahabharata

)等,再附会到《圣若撒法始末》,从而西传。然而在中国,早在4世纪时,此一《空井喻》亦因鸠摩罗什(344—413)出《众经撰杂譬喻经》而在史上屡见变革,如南朝宋僧求那跋陀罗(394—468)译《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中的本子。译本之外,改写者也有之。明代万历、天启时人胡文焕(生卒年不详)刻《禅宗十牛图》,即就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改写成偈,云:

二鼠侵藤真百苦,四蛇围井复千忧。

忽然咬断藤根子,沦没何时得出头

这是时间上较近《分阴当惜》的汉语文本,但丁韪良撰《喻道传》时,想来不知,也不晓得印度佛教为《分阴当惜》之源头。《禅宗十牛图》中的本子,已经蜕变为中国禅宗的偈子,和宋人普明(生卒年不详)的《牧牛图颂》互相呼应。丁韪良如其所题劝人珍惜光阴,一心向道。胡文焕一如丁氏,以二鼠比喻日月推移,以断藤比喻命根斩丧。凡人应思世为火宅,以四大、四非与四门为警;命终之后,方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基督教士中以洋人之身而投入小说写作的重要作家,最后一位是杨格非(Griffith John,1831—1912)。杨氏并非信笔直书:《引家归道》(《选注》上卷,第393—448 页)这本经典之作即经他口授,而由沈子星(1825—?)以文言笔受之。为使一般老少皆懂,最后再请周成卿(生卒年不详)改译为北京官话梓行。小说写某李氏之家虽属小康,但妻贤子孝,倒也其乐融融。可惜其后李氏出入风月场所,难以把持自己,致使家道中衰,自己也有家难归,为人侧目。好在他良心未泯,某日经过一教堂,遂入内受洗悔罪,一家方从深渊爬了出来,浸淫在重生的喜乐与望天的和乐之中。《引家归道》的“家”,因此有两层意义:一为俗世之家,一为天上之家。而所谓“道”,除伦常者外,当然亦含上帝之道。杨格非由威尔斯来华,翻译《圣经》之外,另撰数书,《引家归道》是他名气最大的一本。此书白话版的回目,已弃“回”从“章”,大有向现代小说迈进的倾向。

时新小说与中国基督教小说家的出现

中国近代小说的形成,傅兰雅居功甚伟。但如前述,他本人不写小说,为配合江南制造局设局的目的,在翻译馆中也仅译理工等科学书籍。傅兰雅其实一心求官,但运气不如丁韪良。最后策杖西行,出掌伯克利加州大学的首任汉学教席。傅兰雅在近代小说史上的功绩,数年前方才经人指出。1895年,傅氏犹在上海期间,举办过中国史上未曾之见的小说征文比赛,分别在《申报》《教务杂志》(

The Chinese Recorders

)、《中西教会报》《万国公报》上以“时新小说”之名征文。傅兰雅举办此一活动,绝非临时起意。早在他征求小说之前,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1836—1907)和广学会诸君子早已在各种刊物或场合中举办“有奖征文”,而且一办再办。1894年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举行的一次,连康有为(1858—1927)都以“长素”的名号参加了,获颁六等奖。这些征文活动的题目,泰半关乎基督教及其反对的中国传统陋习,一大目的在“醒华”或“兴华”。王韬(1828—1897)、沈毓桂(1807—1907)及蔡尔康(1851—1921)等重要文化中人,俱曾出任评委

职是之故,傅兰雅有奖征求时新小说,也不过换个形式文类,赓续林乐知和李提摩太等人的征文传统,当非心血来潮、临时起意。不过“时新小说”所征之文皆有其时代性,务必指出当时“鸦片”、“时文”和“缠足”之害,已在为社会把脉,重振中国国魂。1895年九月征稿截止,应征的小说共有162 篇。但从如今“出土”的148 篇小说观之,傅兰雅的功绩其实在带动中国人自撰基督教小说的风气,因为已经披露的148 篇小说中,十之七八都与基督教有关,甚至是各地教众的手笔

这些小说当然质素不一,多半欠佳,但也有卓尔不群者,山东琅琊人郭子符(生卒年不详)的《驱魔传》就是其一。此书打一开头就从《创世纪》谈起,但走的路数却是《红楼梦》开书第一回:“话说这花花世界中间有一座大荒山,山中有一个空空洞,洞中有一混世大魔王……。”“大荒山”与“空空洞”当然取典于上述《红楼梦》首回,连第三回贾宝玉的浑名其实也没放过,而且还令之带有《西游记》第二回的妖气。但《红楼梦》才带过,小说马上取《创世纪》为背景,“混世大魔王”或堕落的贾宝玉旋即转成了倨傲不恭的撒旦,继而道是人因“食欲”而墮落,又因“色欲”而愈为不堪。待酒、色、财、气诸魔形成,《驱魔传》也就堂皇进入故事,叙写人世终为“混世大魔王”的囊中之物。当然,实情不会简单若此,“混世大魔王”也是上帝所创,在人间自有上帝节制之,而且他屡犯屡败。即使合计或化身为佛、道的偶像,又怎能奈上帝何?酒、色、财、气的演义一开,清代传统的鸦片、时文和缠足之害随即应声而出,而郭子符再三强调能破除这些道德之害者,上帝之外,不作他想。小说继之写一群良官,强调起去鸦片、废时文和禁缠足等等变法易俗之道(《选注》,上卷第467—483 页)

从理论或小说写作言之,钟清源(生卒年不详)的《梦治三瘫小说》亦有其可观之处。钟氏为广东长乐“巴色会”(Basel Mission)教友,属信义宗。他开宗明义就让主角自称“任天民”,天上之民也,可见小说早已有意向基督教倾斜。全书五回,除了前后回外,殆为何以治鸦片、时文和缠足这“三瘫”者。任天民称耶稣为“大国手”,诊国之医道灼然在望。不过他所举出的诊疗,在第二、三、四回中却穿插了三篇颇为冗赘的长文,抨击“三瘫”之弊。虽然这种现象在古本小说如《豆棚闲话》中业已可见,却不合傅兰雅设下来的情节曲折等得奖要求。《梦治三瘫小说》当然落选。钟清源依然秉笔写来,正似同时名动清廷的公车上书,有其救国救民的精神本意,也可以说是寓惩戒与虚构之中。待小说告罄,礼拜钟声响起,叙述者悠然转醒,方知一梦千秋。所谓“梦治三瘫”,此其所以,而救治国魂之道,自在其中。

梦境文学

“时新小说奖”的得奖者有7 人,傅兰雅另外又选了13 人为“备取”,合为20 人。这20 位作者均无藉藉之名;从今天的角度看,所作或许仍难入人法眼。不过从传统的角度观之,李景山(生卒年不详)的《道德除害传》、望国新(生卒年不详)和胡晋修(生卒年不详)各自的《时新小说》、宋永泉(生卒年不详)的《启蒙志要》、张佃书(生卒年不详)的《无名小说》和依爱子(生卒年不详)的《救时三要录》等,仍然客观。这些小说中的角色,多为拟人化的观念,甚而连“望国新”和“依爱子”等作者之名,亦然。小说中多数的人物,更是因此而进入了寓言化(allegorized)的情节,在“繁华市”等场所打滚。又如“费时”等吞云吐雾之士,也在时新小说中现身。如此人与地,“时新小说”大多道是非待基督拯救不可。其他诸作,若非设梦为寓,便是以拟人化的方式为角色命名,推动情节。凡此种种,在中国小说史上虽非仅见,密度之高仍属罕见。

究其原因,当然和基督信仰的文学传统有关。不论“时新小说”或此前其他基督教或天主教的说部,其中上乘者多半是“梦境文学”或“梦中异相”(dream vision)。马若瑟的《梦美土记》写梦,郭实猎的《悔罪之大略》也叙梦,可窥一斑。“梦境文学”有其《圣经》上的依据:《约伯记》上说,凡人而欲通晓天机,唯有透过“梦与夜间的异象”方成(33:15)。《梦美土记》走的固为罗马一派,但2世纪开始,天主教尝本之而让《贺马的牧人》(

The Shepherd of Hermas

)昂然登场,继而开创本教在圣典外与梦境文学的结合之始,各方写手竞相以“梦中异相”为“天启”。中世纪乍临,梦境文学又因包伊夏(Anicius Manlius Severinus Boethius.480?—524)有《哲学的慰藉》(

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

)之作而走上全新的道路,一路走到各国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神曲》与英国《皮尔斯的农夫》(

Piers Ploughman

,

c

.1370—1390),都是个中代表,而反映在中国早期天主教文学中,便是《圣梦歌》(

Visio Sancti Bernardi

)的中译了(1637)。至于在基督教的表现上,则无疑要以班扬(John Bunyan,1628—1688)的《天路历程》(

The Pilgrim’s Progress

,1677/1684)最称了得。

《天路历程》最早译于1851年,题为《行客经历传》,译者系伦敦传道会的慕威廉(William Muirhead,1822—1900)。这个本子罕人阅读,而且译得也不全。时迄1853年,宾为霖(William Chalemers Burns,1815—1868)改今题重译之,始大备而灿然,从文言、官话迄各种方言的译本无不可见。此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梦境文学”的代表作,一开头便称某第一人称叙述者在旷野里行走,撞见路上一坑,倒头就在“坑里睡着了”(《选注》上卷,第47 页)!到了19世纪,《天路历程》早已变成英国文学与基督教的经典。

方诸《天路历程》的中译本,郭实猎的《悔罪之大略》早十余年刊就;但所据未尝不是普鲁士类似的传统,何况郭氏曾加入伦敦传道会,于17世纪的英国经典不可谓不熟。在中国牛刀小试,想当然尔。至于出土的148 篇的“时新小说”,我们从中更可看出《天路历程》中译本的影子。以依爱子的《救时三要录》为例,第一人称叙述者开头便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他在“新雨后,爽气晚来”而“虫声唧唧”之际,便在自家小院里“不觉魂游象外”了。他梦见三位病友,无一不像班扬的小说里的拟人化人物:“旷时”、“失业”与“费财”。他为这三位病友而与某魔王接仗,得胜凯旋后,在蝉鸣声中醒来,“乃黄粱一梦也”。倘就中国基督宗教的发展言,“时新小说”已在总结旧时代基督宗教的小说,也说明一个绵延三百年的传统即将随风而逝,而新的时代自有才人出,论之者早已不乏其人,这里可不必多言强赘

总之,1895年甲午战败,傅兰雅、林乐知与李提摩太等人都有代中国救亡图存之心,以振兴中国国魂为己任。然而此时中国社会却没回以应得的掌声,令人颇费思量。明末清初,中国天主教徒的文学发展没有强如“时新小说奖”的征稿宗旨,不过他们也未尝没有救明朝于不坠的其他举措!即使由明入清,天主教与基督教的传教事业均在拯救个人灵魂,但此一教会论述同样亦有唤醒中国国魂的渴盼,否则傅兰雅也不会在清末征选“时新小说”了!梁启超(1849—1916)七年后鼓吹“新小说”,几乎便在承袭傅兰雅的遗绪,希望藉小说界自我革命,可以一新中国,振其魂魄。新的时代,新的世界,已悄然在望

猜你喜欢
小说
康拉德小说中的真实焦虑
谜地(小说)
错过了,就是一辈子(小说三题)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倾斜(小说)
文学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