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多中心应用。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4月—2020年5月收治的4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按照其硬币正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00)与对照组(n=20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风险管理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总满意例数为161例,总满意度率为80.5%,观察组的总满意例数为191例,总满意度率为95.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医疗投诉等不良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上,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使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得到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都较为复杂,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且有效的抢救,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严重者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抢救期间,患者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选用40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分析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之间收治的4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按照硬币正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00)与对照组(n=200)。其中,观察组有男性98例,女性102例,平均年龄为(58.7±5.4)岁;对照组有男性103例,女性97例,平均年龄为(59.5±4.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含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药物引导、饮食引导以及病房环境等方面。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风险管理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①构建专门风险队伍:构建一个以科主任或者护士长担任组长、其余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的管理小组,管理小组要结合本科室的实际状况制订出一份工作计划,定期检查科室的护理质量,仔细并有耐心地聆听患者反馈的问题,应该组织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总结,同时对护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还需要组织责任护理人员学习风险管理知识,了解风险管理知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最大限度防止出现风险事故。②制订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应结合心血管内科病房的情况制订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以保证医疗安全、防止发生护理事故,这是做好护理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地规范和细化工作,强化落实其护理制度,真正做到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认真执行风险事件的上报制度。经评价,可制订出各种应急方案来面对突发情况。护理的不良事件发生过后,报告单应由科室责任人员认真填写,科室还要通过进行讨论来做者病床上,走廊上应该安装防护栏杆,洗手间以及病房地面应该保持干燥、清洁、卫生,卫生间也应该安装扶手以及防滑装置,最大限度地防止患者出现摔伤、坠床等意外情况。与此同时,还应将健康宣教于患者家属,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若患者在上厕所时由家属陪同,发现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应立即告知主治医生采取措施处理;须告知患者不能用力排便,防止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状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主要包括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及其医疗投诉;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总分值设置为100分,90分及其以上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比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以SPSS 23.0软件采取统计分析。其中计数用百分率(%)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来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如表1显示,对照组的患者的总满意例数为161例,总满意度率为8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例数为191例,总满意度率为95.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如表2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医疗投诉等不良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都较为复杂,在临床护理上产生的难度也较大,因此护理风险提高了发生率。风险管理是一种属于医院管理的体制,服务质量通过其管理手段能够得到改善,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分析可能存有的护理风险,再结合医院的实际护理状况,制订出一份完整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进而降低護理风险的概率,减少护理风险导致的医疗纠纷,使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例数为161例,总满意度率为8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例数为191例,总满意度率为95.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医疗投诉等不良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
以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上,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得到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甘家琴.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003(006):P.146-146.
[2]杨慧美.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5):110-111.
[3]王红丽.基于循证护理的风险管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8(07):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