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护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探讨

2021-11-10 20:19白雪许汴菊
健康护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

白雪 许汴菊

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护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预防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科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剖宫产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护理基础上采取产褥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10d内肺栓塞、DVT、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在产褥期进行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产褥期;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作用

前言:产褥期即俗称的坐月子,一般需要6~8周。在产褥早期凝血系统处于高凝状态,是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如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增加了产妇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严重的可致肢体病残,甚至发生肺栓塞等而危及生命[1],因此,积极有效的预防,降低发生率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于接受剖宫产术患者进行术后产褥期护理并干预,以防DVT发生,取得较好疗效,内容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择取我科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年龄:26-33(23.43±3.28)岁;孕周:36-42(38.23±2.67)周。

观察组:年龄:25-34(24.28±3.33)岁;孕周:37-42(39.09±3.16)周。

组间资料对比,p值>0.05。

1.2 方法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剖宫产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护理基础上采取产褥期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发生DVT的诱因,提高心理预防,鼓励产妇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②体位护理:术后产妇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进行心电监护。2 h后在产妇清醒的状态下帮助活动肢体,鼓励做踝关节的伸屈活动,抬高床尾,勤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护士或家属按摩产妇的双下肢,操作者单手掌沿小腿至下而上,环形按摩并轻捏小腿肌肉。两小时后帮助产妇翻身,轻缓屈膝下肢关节,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③饮食指导:肛门排气后进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饮食以高蛋白、低脂、高纤维、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多饮汤水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避免食用过硬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以防增加腹压影响下肢静脉回流。④静脉输液管理:纠正脱水,维持有效循环血量,能有效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避免使用下肢静脉输液,避免使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注意保暖,室温应保持在25℃左右,避免冷刺激引起血管痉挛,使血流速度减慢形成血栓。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0d内肺栓塞、DVT、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2]。

1.4 統计学

文中计数、计量资料分别用x2、t检验,SPSS20.0软件处理,P<0.05,说明对比数据差异明显。

2 结果

手术后护理10d内观察组产妇发生DVT形成1例,发生肿胀和疼痛 3例、未发生肺栓塞;对照组:产妇发生DVT形成4例,发生肿胀和疼痛 5例、发生肺栓塞2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DVT形成、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x2=4.021,p=0.045。

3 讨论

凝血功能亢进、血流停滞、静脉壁损伤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因素。深静脉血栓是妇产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静脉内血凝块堵塞性疾病,轻则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对于剖宫产术后的产妇,临床上必须提高警惕,抗凝、溶栓、解聚是非手术治疗急性DVT形成的主要方案,目前仍在探索中,但无最优方案,而且发生DVT后,再溶栓治疗过程中或自然脱落时,易引起肺动脉栓塞这一严重并发症,因此本病应重在预防,采取有效措施及早防治[3]。

本文通过在产褥期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术后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术后10d内肺栓塞、DVT、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在产褥期进行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产褥期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临床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吴丽军. 新型产褥期护理管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8):131,134.

[2] 王珂. 体位干预联合产后康复按摩护理预防剖宫产术后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析[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9(8):165-166.

[3] 林少新. 体位干预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4):193-196.

猜你喜欢
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
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治疗产褥期乳汁淤积临床效果观察
延续性服务在产褥期母婴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产褥期营养保健宣教在产妇产后恢复中的效果评价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高海拔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部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优质护理对产褥期产妇抑郁症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