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

2016-01-05 04:23祁金金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期

祁金金

【摘要】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微波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为(6.37±1.70)d, 短于对照组的(9.45±2.64)d, 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明显, 能够在短时间内消除炎性反应, 促进切口愈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微波疗法;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035

切口脂肪液化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使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疗法及其致病机制, 本院选取8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观察组在接受微波治疗后取得良好疗效, 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1]:①多发生在术后5~7 d, 大部分患者除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 无其他自觉症状, 部分患者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 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②切口愈合不良, 皮下组织游离, 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 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 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48岁, 其中初次剖宫产19例, 占44.19%, 再次剖宫产(瘢痕子宫)24例, 占55.81%;对照组患者年龄22~46岁, 其中初次剖宫产21例, 占48.84%, 再次剖宫产(瘢痕子宫)22例, 占51.16%。两组患者在年龄、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即拆除手术切口缝线, 生理盐水冲洗切口, 彻底清除炎性渗出液后, 清理手术切口周围的坏死组织, 并在切口处置入庆大霉素纱条引流, 再使用无菌敷料及纱布包扎创口, 换药2次/d直至切口愈合。

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微波疗法, 具体方法如下:无需拆除缝线, 运用适当力度挤压患者的切口处, 待渗液排出后取无菌纱布覆盖切口部位, 进行微波照射。照射时间为30 min/次, 2次/d。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2] 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5 d后, 创口愈合良好;有效:治疗5 d后创口未完全愈合, 炎性分泌物渗出减少, 治疗8 d后切口愈合;无效:治疗5 d后手术切口液化复发, 需再次进行拆线、冲洗。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为(6.37±1.70)d, 对照组则为(9.45±2.64)d。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9, P<0.05)。

3 讨论

切口脂肪液化在产科剖宫产术后较为常见, 导致切口液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或手术因素, 前者包括糖尿病、肥胖、贫血、妊娠期水肿、营养不良等。分析其机制可能为:①糖尿病患者局部血循环差, 糖代谢异常导致蛋白质分解增加, 胶原合成减少, 组织修复能力差, 增加术后伤口愈合难度;②肥胖患者切口脂肪层太厚影响视野暴露和操作, 增加手术难度, 延长手术时间;③妊娠水肿, 肿胀的脂肪组织在术中反复多次挤压;④滞产使剖宫产切口部位的脂肪组织压迫受损血液循环不佳, 加上术中操作加重切口部位脂肪组织的损伤而导致脂肪细胞受损而液化;⑤贫血使术后脂肪组织营养不良坏死致液化几率增加;⑥术者手术操作技巧也是较主要的因素, 手术动作粗暴以致组织损伤过多, 止血钳夹脂肪组织多, 止血不善引起血肿, 组织层次对合不佳形成死腔, 缝合过松或过紧[3]。

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常规疗法为扩创后缝合, 疗效较好, 但加重患者的痛苦, 导致手术创口愈合时间延长, 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微波是指波长为1 mm~1 m(不包含1 m)的电磁波, 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及加热性。不同于激光等外部加热方式, 微波技术可直接作用于生物组织, 促进组织中水分子等极性分子随着微波频率而发生高速运动, 利用运动而引起的分子间摩擦产热, 属内部加热方法[4]。将其应用于腹部手术切口液化的治疗中, 能够使手术切口周围的组织在较短时间内凝固, 但凝固温度相对较低;且病灶部位的受热均匀, 无组织碳化现象, 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此外, 微波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微循环, 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为局部组织的恢复与再生提供充足的营养。相对于常规疗法, 微波疗法能够加速手术切口愈合, 又不增加患者痛苦, 为其术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本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切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 亦证明微波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综上所述, 应用微波疗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 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明显促进手术切口的愈合, 为术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6例临床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12):995-996.

[2] 章家琳.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诊断与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16(2):242-244.

[3] 邓爱月.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6例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05, 7(5):56-57.

[4] 曹爱武.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4, 9(1):150.

[收稿日期:201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