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书畅
摘要: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内河航运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有助于推进公转水,为航运中的物资运输、供应和航道养护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的广泛集成,大大提高了船舶相关领域数据采集和测量的技术精度,加深了对气象变化和水文特征的深入了解,提高了内河航道管理和施工的技术安全性,使船舶过闸更加方便。因此,加强航线干线航道工程的通道建设,可以有效提高航运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增加有效利用空间,促进我国航运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本文总结了内河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对内河航道信息化建设进行详细的探讨,为系统的适用性和可持续扩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航道信息化;遥控遥测技术;电子航道图;自动水位站
1内河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信息数字化已经成为各领域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对我国经济发展,行业创新,社会可持续进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就内河航道工程而言,无论是市场延伸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以及航道工程完善上,都需要成熟的数字化信息平台作为技术支撑。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却给航运领域带来了发展的良机,激发航运领域不断寻求合作发展,规模扩大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拓展市场,抢占先机,实现战略目标的可持续性。而这一过程,信息化、数字化平台不可或缺,是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挖掘优势,弥补不足的有力武器。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企业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港口航道工程的创新与跨越,推动内河航道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现有内河航道工程信息化系统简介
2.1电子航海图系统
电子航海图管理系统分为流程管理和业务应用两部分。根据管理业务流程的不同,可分为五个部分:及时收集应用数据-及时处理应用数据,编辑最新渠道应用地图-及时查看最新渠道应用地图-及时发布最新渠道应用地图-下载渠道应用地图和应用。电子海区航道和地图表格的生成和管理:根据应用电子海区航道和地图应用数据库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按照操作手册的安排,完成电子海区航道和地图的各种生产和管理任务,包括地图测量管理任务、编辑管理任务、CAD管理任务、权限控制管理等,输出和管理符合国际标准的各种电子水道和地图的生成。
2.2浮标遥测和遥控系统
自动航标遥测系统远程控制管理系统由平台自动航标遥测系统远程控制终端、监控管理中心、控制管理中心、GPS差分变电站和航标无线通信控制链路组成。其主要遥控功能包括自动遥测、遥控、报警和航标遥控管理。
(1)浮标遥测:通过实时采集浮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经过检测和处理后,数据将自动上传到终端。
(2)报警项目:当信标灯工作状态失效时,自动报警。通过阳光值与工作电流值联动判断,如果信标灯一直亮着,夜间信标灯不发光或发光亮度不足,系统会自动报警并通知工作人员处理。
(3)航标远程控制:航标管理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远程设置、查询和控制航标的运行参数和条件。
2.3自动水位站系统
水位自动监测站备用系统是基于GPRS无线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和水位自动管理监测备用信息系统的一套完整的水位自动监测信息数据监测和发布管理备用系统。备用系统基本完成了备用系统的主要业务功能,即远程自动实时采集本地水位监测信息,实时维护、分析、处理和发布自动水位信息数据系统。
2.4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终端监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部件包括:监控系統的前端、传输、控制、终端视频显示和备用电源。视频图像传输信息由数字视频图像终端的监控摄像机采集。视频图像传输信息由视频压缩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然后发送回终端服务器。每个视频终端使用PC机通过网络访问每个服务器端口,获取实时的彩色数字视频图像信息。
3.内河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措施
3.1整合渠道信息管理系统改造
航运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关键是促进现代航运管理体系的有效建设和航运全面转型的有效实施。目前,我国航道港口的传统建设模式是信息系统的单向传输管理网络,即:船舶控制和指挥系统控制和管理中心在航道建设和开挖过程中不能收集与航道管理相关的信息,如角度、深度、航道开挖间距和预留。通航航道港口建设中,只能及时接收管理信息,不能及时发送信息;同时,这种航道港口建设的航线信息管理运营模式具有较强的技术区域性和局限性。如果航道施工现场远离航运控制和管理中心所在的航道浅水区,船舶指挥信息系统监控中心在进入航道底部或施工过程中无法及时接收和采集航道动态管理信息。
3.2全方位服务信息结构建设
全方位服务信息结构的构建也是新航运结构体系规划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可以实现港口收发系统的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分拣、数据信息跟踪存储,形成整洁统一的信息应用模式,可为主航线建设形成完整的信息传输结构。如航运指挥中心与航道污泥日常清洗施工设备之间应建立航运监控中心的信息传输网络和信息服务系统。按照001和002的顺序自动编码主要运输路线的编号。系统进行综合调整时,系统集中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并对主要航线的运输信息进行相应的存储;另一方面,新的数字化主航道信息管理平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主航道控制中心的信息传输由接收系统设置相应的管理权限,实现主航道建设和护理信息的安全控制,有效避免了主航道管理信息泄露给航运管理带来的信息威胁,是我国现代航运服务结构不断优化的重要体现。
3.3客户服务信息化建设
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历史标志仍然在于企业大数据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的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网络建设的主要服务内容仍然是如何实现企业柔性信息管理,即为交通运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加强航运干线和主通道运输项目的信息管理,要实现企业主渠道运输项目服务客户群系统的整体建设和渠道客户管理信息服务集成系统的开发。只有对称、公开和透明的信息共享才能将信息转化为发展优势而不是劣势。例如,水路运输将水路运输路线的具体情况公开呈现在企业面前,一方面可以赢得企业的信任;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全面管理所有信息。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时,可以根据渠道信息内容作出最佳反应,避免主航线运营造成企业利益损失。
3.4信息全球化的建设
在当前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航运主通道的建设项目以及航运企业的正常运营和产业发展将受到很大影响。加快国家信息技术全球化的制度建设和产业发展,可以为国家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顺利构建和国家信息安全工程的积极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信息技术全球化的发展和建设首先需要充分依靠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技术手段。目前,全球航运发展过程中的全球信息数据是半开放的,许多全球信息数据是相互独立、相互关联的。因此,有必要不断提高这些大数据的科学分析和应用能力,从这些海量的全球航运信息技术数据中直接提取一些能够参与全球航运运输发展的全球信息技术数据;科学分析这些数学分析模型,并将其直接纳入信息数据库,为航运干线大型航道运输项目全球信息工程的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3.5航道养护信息化建设
提高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水平航道的养护和管理涉及不同领域,在科技信息发展的今天,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航道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科学化,进而实时动态关注航道信息,对于相关管理单位及时解决和指挥不良状况,迅猛快捷完成航道养护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航道养护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促使航道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其次,建立航道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将所有相关的工作都纳入到这个平台当中,从而实现对航道全面的监管和治理,保证航道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为船只提供更好的通行服务。最后,利用先进的技术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实现对航道的全天候监控,以便随时掌握航道变化的情况,从而对于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4结论
内河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渐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各地港航管理部门也对此作出一系列改革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我国信息化系统功能单一的情况,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不断改善船舶通航运行条件,提高船舶航运管理服务水平,实施了系列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规划。内河航道工程维护管理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管理,可协助加强航道管理维护日常服务管理,有力地提高了我国航道维护管理水平和航运服务管理能力,地促进了航运业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平华,刘晓锋.航运干线航道工程的信息化建设[J].中國水运,2017(9):36—37.
[2]温泉.内河航道信息化技术发展综述[J].中国水运·航道科技,2017(4):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