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流洋
摘要:本文以实例高压架空线路工程为视角,研究跨越高铁的线路施工方法。前期进行工艺规划:制定跨越方案、划分桩位、杆塔标记与组装等。施工期间进行管理工作:材料运输、杆塔施工规划、各项工程控制、安全施工检查。营造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确保各项工程顺利进行。
关键词:线路;杆塔;材料
引言:
国内电力工程逐渐表现出数量多、规模大等特点,送电线路错综交叉的现象有所增加。相比一般情况,高压架空送电工程,在跨越高铁进行施工处理时,表现出一定作业难度,需要考量送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保证高铁运行畅通与稳定。围绕安全运行理念,加强工程管理,回避施工问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工程概述
某高压送电项目中,含有50余根杆塔,输电项目全长达到16千米。此项目施工主体,包括丘陵、平地等,岩层属性以淤泥为主。在国内输电线路全面规划期间,将此输电项目与高铁网络相连。在项目作业前期,以避让为主要施工理念,确保送电与高铁均处于安全有序运行状态。为顺应电网工程的各项运行需求、施工标准,以跨越施工为方向,进行工程规划。
2跨越高铁工艺措施
2.1制定跨越方案
依据施工规划的各项要求,制订跨越高铁的施工方案,确保输电线路工程顺利完工[1]。在确定杆塔施工位置时,测量塔杆各项参数。对探杆进行除钉处理,各主桩间隔长度保持5米,在间隔区添加钉立附桩。对杆塔进行转角处理后,工人准确测定转角大小,进行转角施工比对。如果转角大小不在工程规划范围内,需要再次进行转角测量。转角二次测量结果与工程规划方案对比时,角度偏离度数超过30度时,工人需要重新锁定中心桩的施工方位、转角大小。在重新拟定线路位置后,将重新给出的施工方案,进行上报,获取审批后,方可施工。
2.2划分桩位
在施工期间,在分坑前期,给出清晰标记。在案例工程中,围绕图纸杆位,结合技术标准,确定分坑大小,使用石灰标记坑的边缘线。工人依据画线方向,进行挖坑,深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确保坑位线的完整性,防止其他物体遮挡。一般情况下,在确定拉线坑方位时,主要参看坑位桩、附加桩的规划情况。在未设立坑位桩时,结合图纸规格的设立标准,准确划定坑位。
2.3杆塔标记与组装
对杆塔进行组装操作时,操作人员需要准确查看工程中重要零件的编号方法,结合图纸规划情况,确保零件使用的合理性。结合现有工程施工经验,杆塔表面标注的编码数字,直接说明杆塔的组装位置,便于梳理杆塔施工流程。因此,在組装时,工人可依据编码的次序,进行杆塔逐一摆放,以此缩短杆塔组装所用时间。在组装时,各类螺栓均需添加垫片,用于固定的丝扣≥2圈[2]。在固定螺丝后,严格依据工程标准进行组装。标准的组装流程为:在杆塔两侧逐一进行螺丝穿梭,采取由上至下的穿梭方式。结合案例工程的施工要求,在操作螺栓时,采取由外向内的施工方法。
在螺母固定后,去除丝扣表层含有的毛刺,确保丝扣表层平整,规避丝扣脱落问题。在实际施工期间,工人需要严格处理镀锌件,使其具备较强的防锈能力。对于零部件表层发生的锌层脱落问题,进行铅油涂抹处理。应对零部件弯曲性问题,工人需要结合图纸规划内容,给予零部件处理,使其位置正确。然而,在零部件校正时,应加强零部件表层保护,采取覆盖毛巾的方式,防止零部件表层受损,确保位置校准成功。
2.4跨越施工要点
案例工程中,张力放线环节较为关键,直接关乎着跨越工程的施工效果。因此,在施工中,将放线列为重要工艺项目。选定在高铁列车未驶入时,开展张拉放线施工项目。工艺流程为:选地、导线与地线的摆放。
2.4.1合理选择跨越地点
在张力放线操作时,选地尤为关键。其一,施工面积大小。借助放线测量所得的数据,综合确定作业区的长度。比如,如果在放线期间,导线途经多个滑车,将会增加导线受损程度。在施工期间,一般使用单相导线,结构类型以四分裂为主。因此,施工长度取值为7公里与9公里之间。在施工区内,使用的导线滑车个数,取值为17个左右。如果施工区具有特殊性,可适当增加滑车个数。滑车数量最大值为23个。其二,转场频率。在施工中,使用多种大规格的施工设备,比如牵引绳、导引绳等。在案例工程中,转场次数较高,会相应提升工程造价。因此,为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结合线路施工状况,开展工艺分析,采取跳跃式施工方案,有效控制设备转场频数,提升牵引绳循环作业能力。
其三,运输条件。在工程中使用的牵引设备,表现出规格大、种类多等特点。因此,在实践施工时,设备转场路线,避让泥泞道路,确保道路具备较高承载能力,便于大型吊车顺利通行。其四,转场规划。在设计转场时,工人需要牵引设备规划在通行线路的中心区,结合工程场区的实际情况,给出场地合理规划方案。在实例工程中,使用两组牵引设备,采取协同施工方案。其中一组牵引设备,用于放置导线。另一组牵引设备,用于引线与地线的放置。
2.4.2导线放置
在转向场规划完成时,进行导线连接。借助牵引设备进行放线处理。一般情况下,牵引绳放置时,需要符合工程规定。在各组线放置完成时,进行锚固处理。在张力机架设完成时,选用强度较高的导线,比如软绳、尼龙绳等。借助12号铁线进行导线捆扎。采取间隔500毫米的方式,进行绑扎操作。网套端头准确连接于牵引设备。在连接期间,需要回避重锤摆动问题,防止网套受到碰撞问题。在实际操作时,在网套顶部,使用旋转连接器,以确保导线放置效果,降低网套碰撞受损概率。
在牵引设备使用时,进行速度调整。在排除线路中的各类障碍物后,技术人员可提升牵引速度,逐步调整至设计速度。速度设计参数参考值为55米/分钟,在放置线路的施工中,在一盘导线牵引完成时,需要适当控制牵引速度。进行线盘更换,有序连接新线与尾线,进行新盘导线的牵引操作,逐步恢复牵引速度。
2.4.3地线放置
其一,案例工程中在固定地线位置时,结合地线的大小特点,采取一般锚固方法,效果欠佳。因此,可采取地线表层添加铝包带形式后,进行锚固操作[3]。此种锚固工艺,并不能有效解决跑线问题。在光缆大规模使用时,可使用OPGW光缆进行錨固处理,以此确保固定效果,施工效果较好。其二,在连接地线与牵引绳时,由于地线直径不大,在连接底线头时,无法保障连接效果。对此问题,在地线顶部进行锚头连接,确保连接质量。
3跨越工程中的施工管理措施
3.1材料运输
在案例工程中,施工所用材料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等特点。为确保施工质量,施工组织给出了全面的用料运输方法,确保用料供给有序。其一,材料运输人员,需要加强车辆管理,在运输各时段,调配专人进行车辆检查,防止车辆有故障问题。其二,在运输前期,给出用料运输的各项要求,对运输人员进行有效培训,讲解安全运输标准,减少人员技能不达标问题。其三,在运输重要物资时,比如导线、杆塔等。工人需要捆绑材料,给予必要的固定处理,防止用料掉落。
3.2跨越施工的有效规划
其一,在施工前期,施工单位合理开展人员分配工作,确保人员充足,加强施工规划,合理分解施工任务。其二,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塔杆周边施工环境,准确理解立杆图纸的各项施工任务,说明各施工任务的规划方法。借助技术交底形式,便于工人熟练掌握施工技巧,确保施工质量。
3.3跨越施工的质量控制
其一,在进行织网施工时,工人需要暂停高铁接触网供电,在接触网周边不可使用主绳。使用氦气球进行导线放置,将导线放在跨越点位置。在放线完成时,将导线进行规格更换,确保织网质量。在织网操作时,施工安全网与高铁接触网的安全间距最小值为10米。其二,为加强施工安全,减少导地线形成的冲击效应。加强导地线位置控制,使其与安全网间距控制在4米左右。其三,在放线完成时,进行“驰度检查”,确保验收结果达标,方可进行附件安装。在附件安装完成时,进行安全网的拆除操作。其四,为保障高铁运行有序,各施工任务在高铁停运时段进行。在施工期间,工人应防止异物掉落,减少施工对高铁运行带来的影响。
3.4跨越施工的安全检查
在工程进展、阶段性完工时,施工组织需要调配专人,进行施工安全检查,积极排查全线施工的安全性,有效排除各类风险,维护整体施工环境的有序性。采取巡视检查、远程监控相结合的方式,积极防控安全风险。其一,测定坑口放置的材料与工具。风险防控方法:在坑口周边1米内,减少材料与器具的摆放。其二,挖坑时进行危险点预测。如果在挖坑时,遇到流砂坑问题,工人应按照施工标准,留有一定坡度,进行安全监管。在挖坑时增设挡土板,防止土层塌方。其三,在施工前期,积极查看施工区周边植被受损情况,维护环境生态性。其四,在施工区设立建筑垃圾回收点,及时运出固体垃圾,防止固体垃圾形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五,加强火灾防护,防止烟头乱扔,设立吸烟专区,在施工重点区域,禁止吸烟。其六,模板拆除后,工人需要拔出外露钉子,确保存放安全。其七,设备管理,对于通电设备进行绝缘处理,必要时为工人分发绝缘手套。其八,在向上运输用料时,需要设计支撑点,搭设护栏,防止用料坠落,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跨越高铁的送电工程,在实践施工时,需要有序梳理作业要求,加强技术管理,积极回避各类不利因素,确保施工高效完成,营造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确保输电稳定。
参考文献:
[1]丛磊.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跨越高铁施工工艺的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23):93-94.
[2]袁团林.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跨越高铁施工工艺的研究[J].科技风,2019(24):85.
[3]胡启咏.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跨越高铁施工工艺[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48):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