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聚氯乙烯生产操作》高职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1-11-10 00:56:01刁香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聚氯乙烯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摘要:以高职《聚氯乙烯生产操作》课程教学实践为出发点,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贯彻课程思政思想,教学实施过程以树立专业自豪感、安全意识教育、清洁文明生产,责任担当意识教育等在内的思政教育展开,提出了教师讲授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关键词:思政教育;聚氯乙烯;课程思政

一、前言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课程《聚氯乙烯生产操作》课程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贯彻课程思政思想,经过一年多的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绿色发展理念,培养安全意识、工匠精神和清洁文明生产理念,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

二、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实施

1.树立专业自豪感

教师在讲授课程工作任务指导时,重点介绍聚氯乙烯(PVC)的用途。聚氯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几乎渗透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广大化工企业挺身而出,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加班加点保障防疫消毒液、防护服及口罩原料等急需物资生产,再次显现出化工产业的支柱性作用。医用塑料也是这场战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大到CT机、床边血氧仪、呼吸机等设备,小到试剂盒、一次性输液器等,医学应用的PVC产品还有血液透析管路、呼吸面罩、吸氧管等,抗击新冠肺炎还用到了PVC隔离板和PVC生态屋。通过以上聚氯乙烯用途的学习,学生认识到聚氯乙烯的广泛用途,树立了专业自豪感。

2.安全意识教育

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规范操作尤为重要。教师首先通过引入江苏射阳盐城氟源化工公司临海分公司“7.28”氯化塔爆炸事故的案例,分析该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让学生自主討论,分析该事故对社会、对公司以及对个人带来的影响,和该事故给我们的启示,通过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过工艺规程允许范围运行的意识。回看历史,才能更好地前行,吸取教训,才能不让悲剧重演,警钟长鸣,安全第一,如何进行规范操作,引出本章学习的必要性。如何安全地进行化工生产?引入化工装置总体试车的标准程序,该程序包括五个阶段:单机试车、中间交接、联动试车、化工投料和装置(系统)考核,其中化工投料是一个化工装置从设计、安装到投入生产漫长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同时也是风险最大的一步,如果出现操作不当或各种外部条件失谐,都可能发生各种事故,在现代化的化工生产企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项监控设施也日趋完善,但任何自动监控都不可能绝对可靠,尤其是化工生产规模庞大,工艺复杂,这就对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对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操作人员必须达到“三懂六会”(懂原理、懂结构、懂方案规程;会识图、会操作、会维护、会计算、会联系、会排除故障),生产过程中规范操作、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才能保证生产安全。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以“固定床反应器仿真操作”工业案例给同学们解释规范操作、安全生产,从而培养学生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

3.清洁文明生产,责任担当意识教育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清洁文明生产是指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生产模式。教师通过乙炔法和乙烯法两种工艺路线生产氯乙烯的介绍,让学生理解清洁文明生产。德国采用乙炔和氯化氢为原料、氯化汞作催化剂合成氯乙烯的工艺,首先实现了工业化。但由于该法能耗大、价格高、污染严重而被廉价的乙烯法所取代。乙烯法生产聚氯乙烯工艺是环境友好工艺,生产过程中,该装置的副产品氯化氢作为氧氯化原料,整个系统是平衡的,既不需要补充氯化氢也不需要处理多余的氯化氢,直接氯化反应废气作为氧氯化工段的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原材料,同时防止了环境污染,目前大部分国家均采用乙烯法工艺生产聚氯乙烯。使我们的工厂从建设源头就在安全、清洁、文明的状态下运行,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强学生对清洁文明生产的认识,树立安全环保意识,改变化工高污染、高毒性的生产路线,培养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课程改革效果

《聚氯乙烯生产操作》课程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专业课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在实训过程中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俨然坐在化工厂的中控室,态度端正,操作规范,工艺参数控制平稳,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事故能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专业能力和思想认识都有了较大提高,实现了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并有时代担当和责任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刁香.《化工单元操作与聚氯乙烯生产》课程设计[J].商情,2019(6).

[2]刁香.《典型化工产品生产(Ⅱ)--聚氯乙烯生产操作》课程融入思政教育设计[J].商情,2020(5).

猜你喜欢
聚氯乙烯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 电线电缆及端子
建筑与预算(2024年1期)2024-03-01 09:22:54
◆ 电线电缆及端子
◆ 电线电缆及端子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谈聚氯乙烯膜的功能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塑料包装(2014年2期)2014-11-29 01: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