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电网基建工程设计及造价质量管理

2021-11-10 08:08:50庞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信息化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电网企业对精准投资及费用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网建设设计及造价管控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就电网基建工程设计及造价质量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提升设计及造价质量管理,从而不断提升电网基建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设计;造价质量;信息化;质量追溯

0 引言

项目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的重点,电网基建工程重实施过程控制而轻建设前期控制的倾向比较严重,随着社会经济和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电网企业对精准投资及费用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网建设设计及造价管控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设计质量及投资控制不但决定着项目的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其造价的高低。本文主要就电网基建工程设计及造价质量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提升设计及造价质量管理,从而不断提升电网基建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1 电网基建工程设计及造价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管理职责混乱

电网企业存在各层级管理职责不明确,主体责任、监督、检查、指导职责不明确,流程管控不到位,权责不对等等情况,管理职责混乱,上级单位对基层的监督指导不到位,大大影响了设计及造价管理水平。

1.2 前期设计深度不足

重实施过程控制而轻建设前期控制的现场较严重,前期工作开展的时间、深度不足,很容易忽视造价管理与控制的相关问题和需求,设计人员更为注重设计工作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造价管理与控制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目前工程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法,都与造价管理与控制的相关工作存在很严重的脱节现象。

1.3 参建方参与设计力度不足

工程设计阶段,施工和监理单位很少参与到项目设计讨论中,未能及时根据现场与设计进行沟通,提出设计意见。往往在施工过程才提出问题,导致实际施工中设计变更较多,导致造价控制不到位。

1.4 设计及造价评审管理信息化水平差

设计及造价评审管理信息化水平差,不能实现快速分析统计等功能,影响管理效率。

1.5 对设计考核不到位

以往建设单位对设计质量问题很少追责,对设计的考核力度不够,导致许多设计单位没有从根本上认真总结存在问题,提升设计质量,把控工程造价,频频出现质量问题。

1.5 设计文件审核不到位

电网基建工程项目多,时限要求紧,许多评审单位往往只对部分工程采取抽查的形式评审,没有逐一核查,频频出现质量问题。

2 提高电网基建工程设计及造价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

2.1 厘清设计管理职责

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厘清设计管理职责,明确考核要求。首先落实建设单位基建工程设计管理主体责任,上一级单位履行监督、检查、指导职责。建设单位在设计评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做好评审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尤其是流程管控及横向协同工作。上一级单位则要做到重大方向性问题的准确把控,做好重大政策的研究落实,要对评审质量、进度等提出明确要求,对不满足质量要求的设计文件应一律退回整改并记录,提出考核要求。建设单位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对设计内容、范围、时限、质量做好把控,现场核查,落实可实施性,把好审核质量关。

2.2 设计管理延伸至工程建设前期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方案可行性、估算全面性和合理性、工程设想等部分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投资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指导后续工程建设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建工程前期工作,加强设计质量管理及考核工作,确保设计质量。持续加强自主评审,强化设计质量管控,助力概预算编制质量提升。

2.3 参建方参与设计

基建工设计方案的制定时工程的各个参与方共同参与,并建立建立高效的溝通交流机制,在其中融入合理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法和策略,在后续施工管理期间形成多方齐抓共管,有助于协调各个管理部门和大量一线施工人员,协同开展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这就大大提升了管理和控制的力度。

2.4 加强设计评审信息化管理

加强设计评审信息化管理,推进信息系统应用。推进设计评审数据库建设,抓实基建工程设计评审计划及实施情况按时填报,真实反映基建工程设计评审情况。督促设计单位在各阶段造价文件严格执行造价信息化规约并及时上传至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作为概预算数据唯一入口并由评审单位把关,设备材料信息价编制、造价水平分析、结算总结等均应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统筹利用各层级数据,增强数据分析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供相应的自动分析工具,例如在评审过程中完成设计阶段技术经济数据的确认和上报工作,在总结算报告编制过程中完成结算数据确认和上报工作,在减少数据填报工作量的同时,通过工作流程来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大大提升造价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工作效率,更好发挥各级技术支持机构智库的作用。

2.5 开展设计质量追溯

以合同为基准开展设计质量追溯,对工程建设各阶段因设计质量原因引起的设计主要原则变化、重大费用变更等,及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因设计质量原因造成系统事故事件的按合同条款提出相应的处罚,严肃设计质量管理。在现有勘察设计奖惩制度的基础上,强化勘察设计奖惩措施的传导机制,确保设计人员的设计优化动力。

2.6 参建方参与设计

基建工设计方案的制定时工程的各个参与方共同参与,并建立建立高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在其中融入合理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法和策略,在后续施工管理期间形成多方齐抓共管,有助于协调各个管理部门和大量一线施工人员,协同开展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这就大大提升了管理和控制的力度。

2.7 开展设计评审质量复核

进一步深化设计和造价质量管控,对技术方案复杂、投资较高的工程开展设计评审质量复核。对复核出现问题的评审单位提出考核,通过把控评审质量,达到把控设计质量的目的。

2.8 通过结算数据剖析设计过程管理存在问题,实现闭环管控

通过结算异常数据,自查自纠,深入剖析勘察、设计、评审深度等存在的质量问题,认真总结全过程造价偏差离散性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整改措施,并形成专项整改报告。针对勘察设计、全过程造价管控、问题投资项目整改情况,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确保整改落实,实现闭环管控,适应智能电网和高质量发展的造价管控。

2.9 强化计价标准研究,确保费用标准科学合理

针对其他费用变化率普遍偏高的问题,结合工程实际,深度剖析,分析费用构成的合理性。对于基本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等变化率长期偏高的费用子项,在确保计价依据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分析计价标准的科学性及适用性,合理计列。全面梳理各地的设备材料价格,整理分析历史项目及类似项目的价格信息,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间的价格比对,逐步调研完善动态价格信息库,为费用的合理确定提供参照标准。

2.10 以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为目标,合理设置和管控技术标准

项目技术方案比选应从仅关注方案的建设成本向关注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转变。加强各类型造价及运维成本的数据积累和应用,利用大数据手段充分挖掘设备选型与后期运维成本间的勾稽关系,提高全生命周期方案必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结论

以上阐述了电网基建工程设计及造价质量管理的问题及提升做法,通过上述管理提升手段,保证电网建设的质量及经济性,不断提升电网基建工程设计及造价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春艳.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探讨:基层建设,2019,9.

作者简介

庞华(1988),女,广西北流,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电网工程造价

猜你喜欢
信息化设计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现代装饰(2020年7期)2020-07-27 01:27:42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流行色(2020年1期)2020-04-28 11:16:38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6:40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