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焓雅 李敏瑶
中国的离婚登记对数自2001年以来连续十年持续上涨,2017年7月,民政部发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开展核算公报》显现,2015年我国大陆共有384.1万对配偶办理离婚手续,比2014年处理离婚的人数增加了5.6%。2018年上半年,离婚人数已逼近200万对,达到193.1万对,同比增长4.04%。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离婚的限制较低,中国实际上成为世界上离婚最自由的国家。
离婚冷静期是指夫妻离婚时,政府强制要求双方暂时分开考虑清楚后再行决定的一段缓冲时间。然而众多网民对这一条案的实施具有争议性。就市民对于离婚冷静期的认知度和赞成度的调查而言,本文计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a.通过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分析宁波市市民对于离婚冷静期的认知程度
通过对宁波市民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了解市民当前对离婚冷静期实施内容的认知程度。同时,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市民起到离婚冷静期的宣传作用,提高市民法律意识。
b.调查宁波不同群体对离婚冷静期实施的民意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市民对于离婚冷静期制度实行的不同看法和态度,深度挖掘该法案的社会评价。
c.分析影响市民对离婚冷静期认知度的因素并为提高认知度提出建议
通过对离婚冷静期的民意调查,了解市民对可能会影响离婚冷静期认知度因素的选择及对婚姻的态度,结合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为提高市民对离婚冷静期认知度的相应措施提出建议。
本调查是基于“市民对离婚冷静期的认知度”,围绕市民对离婚冷静期的看法进行的调查,故着重调查采集当地公众对于该法律条文的第一主观感受。在初步构建的关于婚姻价值观的体系基础上,意在调查搜集公众对于离婚冷静期法律条文的最主观的认识和想法。
结合本组研究人群及宁波市人口分布情况,我们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通过调查宁波不同地区的人数差别,发现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有所不同。所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人口比例来抽取不同的人数进行调查。
根据查找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们了解到浙江省宁波市辖区的总户约有98.79万户,样本量的统计计算公式为:
总体规模98.79万,置信度 1-α=95%,绝对误差限度∆=0.05,P值为 0.5。得出初始样本量为480。在预计有效回答率为90%的情况下,则样本容量为534。
我们采用比例分配以确定各个市的所需要的调查数量。经过统计发现,宁波市共有六个市辖区和四个县级市。但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有所不同,差异较大。因此本小组决定按照不同地区居民人数情况进行随机抽样。
本组决定调查五区一市的市民对于离婚冷静期的认知度,之后经过计算,按不同地区的户数比决定被调查者人数。
结构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体现出来的某种结构与测值之间的对应程度,本次研究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问卷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分析。
我们采用 KMO和 Bartlet 球形检验,若KMO值大于0.7,则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若Bartle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Sig.<0.05(即p值<0.05)时,说明各变量间具有相关性,因子分析有效。分析得出在因子分析中,KMO=0.913,Bartlet 球形检验的显著性小于 0.05,说明通过了这两种检验,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数据分析
我们团队得到有效问卷为534份,再剔除生成随机对应的问卷54份,最终剩余480份问卷作为本次调查文本研究的原始数据。
首先是描述分析。较多的市民选择离婚冷静期需要慎重考虑感情问题,而选择不需要离婚冷静期的人群均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人群及原因也会导致调查对象对离婚冷静期的时长有不同的建议想法。大多数市民都是从时事新闻中获取信息,其次是手机app软件,法律书籍更少。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市民对离婚冷静期的了解程度并不透彻,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增加宣传。在已经知道离婚冷静期的市民中,大多数认为它并不完美,需要完善,部分认为应该废除,而有70人认为它律很完美,不需要完善。
对不同因素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出不同收入、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学历、不同性格、爱情需要理性还是感性等因素对选择是否需要离婚冷静期有明显的影响。家中是否有老人以及家中是否有小孩对是否需要离婚冷静期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家中是否有老人相较于家中是否有小孩对是否需要离婚冷静期影响更为明显。
在进行多因素分析中可以分析得到离婚需要冷静期的原因:性别。男性思考问题更加理性,也更加为子女问题考虑,认为离婚需要深思熟虑,需要离婚冷静期;女性更偏向于两者结合,想再给彼此一个机会,同时关于离婚考虑的方面也更加多。
在主成分分析中得出有主要9个影响因素,可用3个主成分因子来代替。主要是家庭结构成分、认知水平成分以及自身生理成分,主要包括学历、婚姻状况;是否与家中老人居住在一起;性别、年龄、个人月平均收入。
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小组对宁波市民对于离婚冷静期条例的认知有了較深入的了解,并且归纳整理为以下结论:宁波市民对待婚姻的态度慎重;宁波市民对于离婚冷静期接纳度较高,但了解并不透彻;影响宁波市民对离婚冷静期持有不同态度的因素有婚姻状况、认知水平、性别与年龄。
总体而言,家庭结构、认知水平、性别和年龄均影响着宁波市民对离婚冷静期的看法。
针对网络舆论反对的问题:努力减少网民顾虑,促使婚姻双方地位平等;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引导网民正确思想。
针对市民未透彻了解法案的问题;高校宣传相关法律知识;社区宣传法律知识。
总而言之,离婚冷静期是一个合理且有效的法律条例,它给夫妻充足的考虑时间,减少因为冲动而离婚。但是它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用;同时国家政府部门也需要扩大宣传教育渠道、更新宣传方式,让更多市民更加全面了解学习该法律条文。本文由衷地希望该法律条例能够顺利完善的实施,希望我国逐年上升的离婚率得到合理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