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智慧校园后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积极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不断创新校园后勤管理模式,整体提高校园后勤管理的智能化服务水平,打造一个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校园环境。本文简要概述了物联网和智慧校园的基本概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快智慧校园后勤管理建设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广大师生群体提供高效快捷的智能化校园环境,提高校园内部共享和传输的准确性,真正意义上促进校园后勤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校园;后勤管理建设
引言
智慧校园与数字化校园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这种差异集中体现在应用服务系统上。智慧校园可以为广大师生群体提供更高效、快捷的工作和学习服务,而校园内部也可以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革新后勤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意识的同时促进该项工作的智能化发展。与此同时,后勤管理作為校园智慧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校园管理者对这项工作的革新予以高度重视,基于新型管理理念完善各应用系统的功能,整体提高后勤管理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1物联网和智慧校园的基本概述
1.1物联网
物联网指利用先进的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以及大数据计量等通信感知技术,有效促进网络融合的新型技术手段,这也是自计算机、互联网发展以来的第三次世界信息产业。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另一种延续,其本质上属于业务和应用的拓展。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物联网发展的核心就是各种业务项目的创新,以用户的个性化体验为目标的创新则是促进物联网发展的首要前提。
1.2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指基于物联网建设,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实现校园工作、学习、生活于一体的智慧化环境。在各种应用服务系统的载体作用下,可以将教学科研、校园管理以及校园生活等要素进行有机融合,同时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以及移动通讯等技术促进数字化校园的升级转型,使其成为智慧化校园,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相对智能的感知环境和信息服务平台,并结合全体师生的个性化特点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与此同时,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还可以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融入到校园内部的各个服务领域,实现互联互通的协同发展。最后,基于智能感知环境和信息服务平台,学校还可以与外界环境保持互动交流、相互感知的关联。
2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快智慧校园后勤管理建设的有效策略
2.1强化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在智慧校园后勤管理服务过程中,需要基于物联网技术不断完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制定信息系统建设的规范要求,在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设学籍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以此为数据信息的实时传播和共享提供高效化平台,有效突破传统校园内部信息闭塞的局限性,从整体上提高信息平台系统中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信息平台系统后,还需要科学管理用户的访问权限,确保学生、教学人员、管理人员等不同身份的人员登录信息平台系统后,可以充分发挥物联网的分析功能,智能化识别用户的个人信息,同时科学管控用户的操作权限,明确划分用户职能,帮助校内数据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极大地提高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效率,不断强化数据信息的共享程度。此外,在高效、开放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各院系、部门还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传播,将校园内部各种分散、孤立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后,生成一条相对完整的信息链,为校园后勤管理人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依据。
2.2有效控制后勤管理建设中的能源损耗
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检测在校师生的人口数量,同时在大数据分析功能的配合下帮助食堂、洗浴等服务部门严格把控商品的数量,以此达到按需采购、生产的目的,有效避免了各种资源浪费现象。与此同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宿舍、教室等公共场所,还可以有效控制室内水电资源的供应情况,确定无人使用时即可立即自动切断水和电源,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能源损耗。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安设具有无线传输数据功能的水电气表,同样可以实时监测水电汽的运行情况,第一时间发现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将相关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真正意义上达到节约能源、排除隐患的目的。最后,利用智能楼宇的检测功能还可以全面掌控学生在不同时段中的身体情况,动态性监测内部环境的温度、湿度,实现室外景观照明装置的自动化控制,为学生提供相对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效降低客观因素可能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2.3积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在智慧校园后勤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物联网技术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并在手机终端的支持下操控智能化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可以在校园出行管理方面实现智能化建设,保证校内人员自由出入的同时实时监测校外人员的出入情况,一旦无关人员出现在危险区域或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内部就可以实时发布预警信号,使相关管理人员通过传感器接收报警信号,同时立即查证出入时间,全面掌握宿舍人口流动情况,以便于有关部门了解学生的在校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后勤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电子门禁卡,使学生在手机中开关教室门、宿舍门。但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应利用电子门禁系统科学管控持卡人的访问权限,整体提高相关人员识别身份时的安全性,为其带来高效的便利服务。
结语
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目标在于创设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而实现后勤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任务,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有效促进后勤管理的智能化发展。与此同时,校园管理者还应及时转变传统管理模式,灵活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提高校园后勤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使后勤管理服务趋于智能化和现代化发展,为广大师生群体提供快捷、高效的后勤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樊聿晟.论智慧校园如何改变生活[J].信息化建设.2016(04)
[2]杨涛.基于构建中职学校智慧校园应用的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09)
[3]杨涛.智慧校园在中职学院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7(05)
[4]杨洋.浅析新环境下智慧校园建设的新思路[J].科技风.2016(04)
作者简介:姓名:林海源1986年11月生,籍贯:湖南省安化县县,性别:男,最高学历:本科,职称:讲师职务:教师,研究方向:后勤管理,邮编:410215,单位:长沙航天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