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雯 唐嘉 田政涛
摘 要:鼓励大学生和青年人勇于创业,是国家重要政策导向。但大学生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仅靠创业学课堂的知识教授,难以具备创业所要求的各项能力和经验。创业是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的事业。只有建立适应的全真同步演练系统,才能真正提高创业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靠课堂或实验室并不能完成对创业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本文提出全真同步演练模式,是一个有益探索。成都锦城学院,作为应用型创业型高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和经验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全真同步演练 创业训练 应用
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最佳训练方法是什么?是课堂教师讲授?或是去创业公司实习?但这二者都很难起到最佳效果,因为创业是大学生所有毕业走向里,难度最大、对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的。运用全真同步演练模式,并建立完善相关全真实训平台,有助于更好的推进大学生的创业训练。
一.大学生创业训练的难点和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事业发展和富强的主力军,其传统意义上的毕业去向是进入企业、公务员、考研、和留学等。绝大多数毕业生是工作和岗位的需求者。创业则是工作岗位的供给者。但是创业成功的难度大,没有切实的课程引导和实训练习,大学生创业很可能在激烈复杂的竞争中落败。
(一)大学生创业训练的难点
创业思维和企业家思维的建立,并不能仅仅依靠教室和课本,这需要完备的创业训练模式和体系。开展大学生创业训练的难点主要有:
1.缺乏创业思维
在传统思想影响下,绝大多数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是就业或考研,大部分学生只对有关就业导向的专业知识接受程度高,创业思维受到限制,导致教学过程参与度低;同时传统的创业教学模式大多只进行理论讲授,学生缺乏对创业的实践理解,同时创业教育与各个专业学科之间联系不紧密,学生没有全方位的理解和掌握创业课程的内涵。
2.创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往往是通过创业课程学习、了解创业案例和优秀的创业人物,以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来提升创业能力,而实践教育仅为补充,并不能有效的发现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和创业实战经历不丰富的短板。学生的创业视角相对局限,思维发散程度低,深度思考以及深度分析能力较差,仍停留在被动型的传统思维下,导致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3.教学体系不完善
创业教育要以理论教育为基础,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为导向,同时以求真务实的教学模式为手段。但目前众多高校只关注传统的书面成绩,没有将学生的创新力、实践力、设计力、责任心等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培养,大学生缺乏创业教育成果的巩固和展示平台,弱化了理论与演练相结合的配套体系。
(二)高校开展创业训练的重要意义
1.时代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应契合社会、市场、企业的多元需求,将大学生培养成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高校在夯实人文素养的基础上,更应将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与科学的同步演练体系相结合,培养出拥有良好创新思维的未来型人才。
2.缓解就业压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思维,既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真实状况和行业创业风险。持有创业意愿的学生通过校内科学有效的创业演练,其创业成功的概率将大为提高。对于暂时不考虑创业的学生,经过高校的创业演练,其面试和职场表现将优于其他同辈。
二.全真同步演练模式的含义和特点
依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依托锦城学院教改项目,锦城学院风险投资课程团队探索构建了创业教育领域体系完整的全真同步演练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应用型大学生的创业与企业管理必须的动态能力、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思维。
全真同步演练模式是将真实的商业市场环境、真实的创业公司经营问题同步到高校学生创业思维和能力训练中。该模式将正在进行时态的创业大赛和创业项目各环节同步引入教学,处在巨大不确定条件下的真实项目问题被用于课堂讨论和学生深度学习,再结合教师相关理论的代入讲解,使学生身临其境、场景浸入,更好地掌握创业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科学决策能力。
全真同步演练模式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两点——第一,有效利用校内商业环境资源。由于师生数量较多,校园除了具有承担高等教学的功能,客观上还是一个生活品类较为齐全的商业环境。校内超市、文印、理发服务、快递投放、外卖包裹取件等,皆为校内商超环境的有机构成。成都锦城学院将校内各商业实体成立、发展和运营及更换投资人等各环节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全真同步参与演练。第二,有效利用校内“三创三练”和锦城农场项目运营资源。学校成立了三创三练学生创业总公司,下辖多个子公司和创业农场,所有校园商业和服务业经营活动,均有这些实训公司负责,大学生担任负责人、经理人。成都锦城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劳动课,所有学生需修完农场劳动学时才能获得劳动课学分。锦城农场创立16年来,已经发展为包含各类农作物种植、有机当季作物分销和周边运营的农业全流程模式,并成立了若干农场分公司。学生担任农场分公司的总经理及各部门负责人,全真同步农场公司创办及经营问题到创业教育当中。
三.成都锦城学院的简况和创业实训的经验
成都锦城学院的前身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始建于2005年,是由四川大学与四川锦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创立的应用型创业型高校,成立以来的主要荣誉有 “全国社会实踐先进单位” “四川省地方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四川省整体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改革试点单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从成立之初,成都锦城学院便非常注重全校大学生创业思维训练,为全校学生开设创业学课程,并提供全方位的创业相关全真演练。具体做法和经验包括:
(一)应用型大学办学理念
2005年建校以来,学院明确定位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自创办之初,便提出了“三创教育”,即创新、创造、创业教育,率先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全体在校生必修课,其中包含创业方案撰写和创业比赛。
(二)创业大赛赋能创业教育
建校以来学校举办了十四届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全校性的大赛选拔,学生创业团队在全国“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表现优异,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和省级金奖。同时培养了“草莓西施”、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农场创造者罗森等创业型人才,创业校友人数众多,毕业生的创业率已超过3%,创业校友的企业新创了数万个就业岗位,不少校友还回到母校招聘学生,企业涵盖工业、建筑业、农业、商业、服务业等各个方面,创业率远高于全国高校1%的平均水平。
(三)“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
以必修课、创业方案设计大赛、学生模拟公司锻炼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创业必修教育”。学院成立了三练三创办公室,出资500万元设立创业基金,支持开办学生模拟公司。学校目前有学生模拟公司三十多家,每年举办一次面向全校同学的创业方案大赛,大赛通过方案审核和现场答辩决出奖项,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都普遍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毕继东.“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模拟实训课程改革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3):94-96.
[2]陆毅,王鹏翔.从创业教学到创业实践——理论教育对创业实训的价值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0(07):184-185+187.
作者简介:伍雯,女,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士,成都锦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货币政策,金融市场,消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