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研究生党支部作为一支具有高学历和高创造力的党员群体代表,着力增强支部凝聚力,能够更好的引导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
关键词: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党员;凝聚力
凝聚力体现的是一种忠诚的态度。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成员缺乏忠诚感是致命的。获取研究生党员的凝聚力,最关键也是首要的一点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每一个党员都是伟大中国的拥护者和忠诚的守护者,爱国不仅仅是做出惊天动地感人至深的壮举,而应该是根植在每位党员心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应该是让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方方面面小细节。其次就是牺牲意识,一旦团队遇到了困难,或者当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时候,需要有舍小我成大我的牺牲意识。最后一点就是要有归属感,只有真正融入到团队中去,为团队的每一个小成就欢欣鼓舞,为每一次挫败而忧心,将团队意识融入个人荣辱得失,方显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研究生党支部现状
(一)政治理论水平无明显进步
从普通的研究生到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必须解决好“思想上入党”这个基础性问题。研究生这一群体相对本科生来说,年龄和杜会阅历都有所增长,但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中国共产党”这个神圣组织的认识,对“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的理解,还是“空白”与“非空白”的混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有很大不同,科研压力重,还有些同学参与课题研究、兼职、实习等,主动花在政治水平提升上的时间很少。
(二)支部党员深入交流机会少
研究生从步入校园的那一刻起目标相对比较明确,更独立也更清醒,他们大多把时间用于实现目标上,有人专注学业研究,有人专注于社会实践,部分研究生课程结束后长期在外实习工作,支部书记交流较多的主要是支部委员,支部党员之间能够交流的时间仅仅限于每次理论学习、组织生活会和支部大会等,缺少深入交流的机会,支部凝聚力稍显薄弱。
(三)组织生活形式单一
党的组织生活,是对党员进行管理约束的重要方式,内容和形式都有具体的规定,督促党员通知保持先进性。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形式上划分主要有四种:理论讲授、座谈交流、实践锻炼、自我教育。这些活动形式对于研究生来说,相对本科时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形式和内容上缺少创新,无法让研究生党员真正融入到组织生活中去。
二、研究生党支部凝聚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生党员占研究生总体人数比例较高
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党员群体也在发展壮大,很多学生在大学时期已经入党,部分院系研究生党员比例超过一半。研究生党员比例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党员先进性的增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各方因素的冲击,国家经济的发展、组织形式多样、就业选择面扩大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都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和挑战,个人发展平台也越来越好。当面临多方面的信息和多种选择的时候,研究生就需要去识别和筛选负面信息,避免消极思想带来的影响。而党支部的日常教育的局限性,无法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困惑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奖惩机制不完善,使部分党员心存侥幸。目前,党支部活动主要以正向激励为主,保障党员的权利,对党员的义务缺少有效的考核和惩罚机制,这就导致党员在参与支部活动时缺少必要的约束,态度消极。
(二)学制短,研究生党支部管理缺少连续性
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3年,多数研究生党支部会在新生入学后,开展支委换届选举,由新入学的正式党员担任支部委员,任期一年。新生对研究生党建工作的了解有限,开展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仍停留在本科阶段,对支部每位党员的情况缺少充分了解,并且高年级研究生党员面临学业、就业等多方面压力,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也相对独立,对低年级支委的工作配合度欠缺,造成支委的工作开展有一定难度。低年级支委工作一年后,对支部工作有整体的了解,但由于学业等原因,不再继续工作,研究生党支部管理的连续性无法保证,影响了研究生党支部凝聚力的形成。
(三)科研压力大,组织生活缺少吸引力
高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科学研究,研究生的管理实行导师负责制,作为科研队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承担了导师主导的课题研究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查阅文献、整理数据并形成研究思路。还有一部分研究生生活压力大,需要对家庭进行资助,这就给研究生带来了学业与生活的双向压力,出现了重专业研究、轻思想理论提升等问题。传统形式的组织生活,主要以理论学习这种单向输出的形式开展,形式内容单一,对研究生基本没有吸引力,参加组织生活流于形式。
三、对策与建议
(一)高度重视研究生党建工作
研究生党员作为高校学生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组织应该高度重视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制定研究生党支部的管理制度和建设目标,推动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和发展。
(二)创新组织生活形式
研究生黨支部委员应多关心了解支部党员,听取党员的心声。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和需求,创新形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寓教于乐。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结合互联网和研究生实际,打造研究生党支部精品活动,不断拓宽视野,让支部党员找到归属感,对组织充分认同。
(三)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对研究生党员的管理
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通过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以及对支部优秀党员事迹的宣传,吸引更多优秀的研究生加入到党支部中来,凝聚优秀的力量。同时,加强日常教育,形成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研究生支部书记等研究生培养管理者的合理,帮助研究生全面提升思想水平、道德素养和科研能力。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做种。通过提升研究生党支部凝聚力,可以更加有力的体现党的先进性,让研究生党员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党的事业建设的核心力量。
参考文献
[1]易晖.论高校研究生党支部作用发挥长效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8):21-22.
[2]张泽宝,刘畅.新时期大学生党支部先进性建设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24-127.
[3]陈捷.对加强研究生党员骨干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9):57-59.
[4]杨雪峰,黄薇,陈来荣.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6(6):47-49.
[5]高峰.“中国梦”视域下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文教资料,2015(23):76-77.
[6]任强.积极发挥导师在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林业教育,2014(4):45-47.
[7]罗娟研.新形势下高校二级院系研究生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党建研究,2021(8):29-30.
作者简介
陈雅娟(1990-),女,湖北孝感,硕士,西南科技大学,621010,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