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助力我国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2021-11-10 00:43孙文博盛金鸽
文学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发展乡村振兴

孙文博 盛金鸽

摘要:“农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指出,“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实施乡村振兴。要实现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必不可少,特别是普惠金融。以ABCD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不断创新,打破传统金融在普惠金融领域的业务逻辑,提升普惠金融的触碰能力,不断拓展普惠金融服务边界,为解决普惠金融基本矛盾提供技术可行性。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创新发展

一、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随着城乡差距的扩大,农村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因此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迫在眉睫。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阐述了解决“三个农村问题”的重要性,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也提上议事日程。

随着使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数字技术的金融业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传统的金融交易和服务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具有ABCD特征的普惠金融已成为大势所趋。2016年杭州G20峰会首次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G20数字普惠金融先进原则的制度设计与农村振兴战略相一致,表明以数字普惠金融为主要手段推进农村振兴战略符合发展需要。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门槛,有效解决普惠金融发展的瓶颈。

二、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共性问题

数字普惠金融的原则是侧重于创新与风险、法律与框架、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消费者保护、金融知识普及和数字化。关键问题在于安全,若只是依托银保监会和央行,领导部门层级较低,其他部门难以顺利协调。另外,与地方各级政府的协调机制不完善,难以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在我国尚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規范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导致金融机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积极性较低,大大影响我国普惠金融的深入发展。

(二)能力不足

首先,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依赖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数字普惠金融首先需要稳定可靠的网络支持。网络使用中的故障可能导致交易中断,进而造成消费者利益的损失。此外,高昂的互联网费用将阻止低收入人群使用数字普惠金融。

其次,中国正在逐步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鼓励守信和惩治失信的措施使我国信用监管体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日益完善的信用监管手段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部分数字交易平台尚未纳入风险预警监测和反洗钱监测体系,数字交易平台在退出阶段没有规范的退出机制。部分收购、重组和破产申请的条件以及如何处理在数字交易平台上达成的贷款合同关系都需要特殊的制度安排。这些对于农民来说困难增加,导致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增加。

(三)动力不足

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在金融服务中的覆盖面有限,居民对数字普惠金融的认知普遍不高。居民与银行信贷系统沟通时受到银行内部管理系统的限制,难以通过网上融资流程,在使用手机银行时功能相对单一,使用率较低。由于农村农业经济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除存款、取款、支付等基本金融业务外,金融机构主要以小额贷款提供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单一,授信期限短,金额小,无形金融风险高。

三、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

(一)改善宏观环境

首先要完善组织保障体系。政府应成立以其他相关部委为成员的普惠金融发展专门委员会,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组织保障;其次,要明确考核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准确到每个时间节点要实现的任务或目标;再次,要切实做好监督工作,注重实效。政府应制定有利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框架,鼓励利用数字技术建立分层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对数字普惠金融实施差异化监管手段,建立健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最后,建立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联动纵向工作机制和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的横向合作机制,采取联合分工协作的形式,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创造良性循环的政策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

(二)提高能力

加强网上银行的推广和使用,引导农民使用网上银行,利用移动设备和互联网宣传数字普惠金融安全知识,确保需要数字普惠金融的人们能够规范使用这一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此外,要加强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的应用,建立比较完善的数字支付清算系统,增加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支付结算的便利性。通过简化小额支付业务处理流程,完善农村金融支付系统设施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农村金融基础服务全覆盖。金融机构能够准确获取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评估借款人的信用,进而确定是否免除借款人的物权抵押或质押,借款人也会更加注重自身的信用积累,不会轻易违约,可以有效降低数字普惠金融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

(三)激发动力

推广数字农业保险产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保险品种,特别是网络保险品种,降低农民种植经营风险。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金融需求者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机构必须积极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

农民参与的意愿和能力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根本动力。要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知识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让广大人民群众对数字普惠金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定期培训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等金融知识。此外,在创新知识普及方式上,灵活运用线上线下工具,多渠道普及金融知识,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手机新闻等与用户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渠道,从多角度、多途径长期普及金融知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 “三农”工作总抓手[J].社会主义论坛,2019(07):4-6.

[2]王刚贞,郑伟国.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9(1):14-18.

[3]蒋庆正.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9,(4):): 123-133.

基金项目:1.吉林工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吉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研究 院社科合字S[2021]第028号

2.吉林省教育厅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区块链+农村金融”赋能吉林省精准扶贫的功能、机制与效应研究 课题编号JJKH20210217SK

作者简介:1.孙文博,辽宁省本溪市人,在读博士,副教授,吉林工商学院金融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2.盛金鸽,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工商学院金融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发展乡村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下的互联网个人征信业务探索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数字普惠金融的县域测度
数字普惠金融推动脱贫攻坚的优势分析、具体实践与路径选择
肯尼亚M—PESA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启示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