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山水画是当代艺术中重要的中国语言和表现形式。笔者通过对笔墨精神的理解,中西融合与传统的关系分析,以及自然观转型的阐述,来探讨当代艺术语境下中国山水画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当代艺术;山水画;笔墨;色彩;自然观
“当代艺术”一词被今天的中国艺术界广泛使用,这一概念产生于西方,是对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强调艺术自律、形式主义的现代艺术和以消费主义为诉求的后现代艺术的反拨。所以,“当代”一词并非时间层面上的古今划分,而是涉及艺术呈现方式和价值所向的当代讨论。中国山水画如不能从传统固有的价值体系中走出,就只是在原框架中的“内卷化”生产,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重视而不具备当代意义。因此,中国山水画需要在当代语境下重新建构自己的价值体系。
笔墨精神
笔墨在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由最初的造型功能不断演变,经过历朝画家的探索,形成了丰富的笔墨章法。笔墨是形成山水画风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既离不开创作主体,又和时代发展相联系,呈现出时代精神风貌。南北朝理论家谢赫提出“骨法用笔”,就是强调笔墨服从于造型。到了宋元,画家的主体意识开始居于主导地位,因为重视个人情感而使笔墨一定程度脱离了造型而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倪瓒“意笔草草,不求形似”都体现了这种变化。这时笔墨与“人品”的高下联系起来,传达了一种高雅的情怀和高尚的人格。明清时期,笔墨达到高度自觉,无笔墨就无气韵,也便无情感。
笔墨发展至此,可见其精神本质不在于真实还原物象,而是主体情感气质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高度融合后的生命律动。笔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烙印。所以,今天的中国画创作如果一味的讲继承、传统以及符号化的滥用,而不以当代视角客观的分析和提炼笔墨精髓,也就创作不出真正有当代价值的作品。同时,今天的中国画创作风格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不乏这样的作品,它们追求平面构成原理、形式化的肌理,从而减少了作品中的绘画因素所占的比重,削弱了笔墨的表现力,而那正是笔墨形式最重要的内容,那不可复制的笔墨流动中所传达出的真切的情感观念和涌动的生命力量。
所以,在审美空间不断拓展,多元文化相互渗透的当代艺术大背景下,中国画创作者应坚守文化本位意识,坚持笔墨之路。同时,笔墨精神向当代转化也是必然的,应该认真分析、对待笔墨精神,以当代观念去吸收、萃取笔墨之精髓并运用到创作中去,才能不断的拓宽这条笔墨之路,使它通向当代,走入世界。
西学为用与回归传统
山水画从唐以后形成了重水墨,轻色彩的格局。这种色彩观的形成与古代传统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有很大的关系。道家注重精神世界而弱化物质,认为物质和财富对人有消极的作用,反映在色彩观上,就是“五色乱目”,认为过度的视觉刺激会扰乱人的心灵,所以推崇返璞归真的自然之色。道家很重视黑白这两种颜色,赋予它们思想和哲学的高度,于是,黑白就不只关于视觉,是不可穷尽的“道”之本色,黑白之中蕴含了无尽的自然之色,这种黑白观逐渐演化成了传统水墨山水画中高度含蓄的艺术观。
可见,水墨山水之所以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主流,是由受特定的意识形态和玄学思想背景影响下的色彩观和审美性格决定的。近代,随着国门打开,西方绘画理念流入,拓展了中国传统绘画对色彩的审美视野。山水画需要更加丰富的色彩来弥补传统中色彩相对单一的不足,但强调感官上的视觉冲击和装饰性的颜色并不能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所以如何既保留山水画的精髓,又使色彩更好的融入当代,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应该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将中国山水画中的构图法则、散点透视、笔墨以及意境结合西方色彩的冷暖、光影等元素统一重构。其次,中国画不重视摹仿和再现而追求意境,是中国文化的高深之处。毕加索、马蒂斯等西方现代绘画大师都是学习过东方的水墨画,吸收了其中的精华,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我们对山水画的精神内核要有高度的自信,那是山水画作为承载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的本质所在。而西学为用也不是简单的拼凑和堆积,只取其适合为我用的部分,与传统的中国元素审慎组合重构,这重构便是创造的过程,也是回归的过程。借鉴西方色彩理念,扎根民族文化,提炼传统中有价值的部分,是重建当代中国山水画价值体系的关键。
自然观的生态转型
自然中的真山真水是创作主体超越自然的精神性得以体现的源泉,创作者由景入境,寻找、感悟自然中与主观愿望契合的内容,从中超脱出来,赋予表象以本质哲理。因此,自然山水就成为了人格的象征,是超现实的精神家园。可见,山水画的自然观就是既注重客观物象,又强调主观感情的一种寄情美学,这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2020年的新冠肺炎病毒是一场空前的生态灾难,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尤其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如何从以往的征服自然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在艺术上,就是传统自然观的生态转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最基本、最原初的审美关系,而我们通常将艺术美放在了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位置,对自然美采取忽视或无所谓的态度。自然审美是自然对象的审美属性与人的审美能力交互作用下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人化的自然。所以我们要突破传统的审美属性和美学范式,从视、听、想象的心理感受的审美进入到全部感官参与和介入的美好生存层面的审美。
现代美学的发展一直是以西释中的路径。但是关于自然观或美学观的生态转型,在中国传统中却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国传统社会形态是以农业小生产为本的农业社会,所以中国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可以看成一种生态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便是传统生态观的最好概括,万事万物都在自然这个和谐的整体中发生、发展、消亡,是万物、人事之规律,蕴含丰富的生态意味。在国家明确提出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今天,在生态问题成为全球课题的今天,我们更應该发现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面向世界,运用好传统文化中的资源,建构新时代中国具有本土特色的当代美学观。
参考文献:
[1]唐凝.当代中国画转型期的笔墨语言[J].艺术教育,2019(10):156-158.
[2]单江东.中国山水画色彩的当代面貌[J].艺术评鉴,2020(16):46-48.
[3]王辉.论中国山水画的色彩观[J].美与时代(中),2020(06):17-18.
[4]成刚刚.中国山水画与其自然观[J].大众文艺,2013(13):80.
作者简介:王家豪,男,汉,在读研究生,单位:天津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批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