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亦璋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我国的城市交通正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地铁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其网路化运营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地铁网络化运营下行车组织的原则,从而以此为基础探讨地铁网络化运营下的行车组织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地铁的运营效率以及网络化水平,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
关键词:地铁运营;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组织路径
一、地铁网络化运行下的行车组织原则
目前地铁网络化运行下的行车组织原则主要包括及时性、安全性以及整体性。首先,及时性主要是指在保障地铁网络化行车组织的正常调度前提下,提高地铁运营对突发事故以及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现场情况做出灵敏准确的判断,将突发事故以及紧急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安全性主要是指在开展行车组织管理的工作实践中,有效保障行车安全、设备安全以及设施安全,从而为地铁的正常运营奠定夯实的基础。整体性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在进行行车组织管理的过程中,要以整体利益为基本出发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切实提高地铁运营的整体效率。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地铁网络化的运行效率,相关部门还应该对地铁网络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从而结合地铁网络化运营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地铁网络化运行下的行车组织路径
(一)地铁运营体系路径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铁的运营效率,相关部门必须结合地铁运行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地铁运营体系路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地铁功能运营体系的可靠性。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要加强维护体系的建设,还要进一步优化地铁运营的基础体系和安检体系,从而为地铁行车组织的正常运行奠定夯实的基础。对于维护体系而言,它可以有效降低地铁出现故障的频次,承担着地铁设备维护的重要职责。而基础体系则主要包括轨道管理以及车站管理两大方面,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乘客们的出行需求,为乘客们提供各项便民服务。安检体系管理涉及到的安全问题较为复杂,它可以对各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地铁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寻找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减少运营故障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提高线路的能力匹配
在当前地铁网络化运营的工作实践中,换乘客流正在大幅度增長,这对各个线路之间的有效匹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地铁运营的各条线路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衔接,并且其线路的运营能力也要相互匹配,因此相关部门要综合各种因素对地铁运营的影响,设置科学合理的地铁换乘站点,从而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良好的便利条件。
(三)枢纽站各个地铁线路运行时刻的协调
随着地铁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地铁线路的运营系统逐渐完善,地铁设备可以通过网络化的地铁运营将乘客输送到指定地点,这个过程需要工作人员切实做好地铁线路运行时刻的协调工作,合理运用当前的设施设备以及空间资源,切实缩短乘客在站内的逗留时间,进一步提高乘客的地铁换乘效率。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对多个线路在站点的停留时间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有效避免大量客流在地铁站的聚集,切实降低地铁站的实际负荷量,进一步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系数。
(四)地铁交通系统应急指挥的协调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地铁在运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紧急事件和突发事故,这给网络化状态下的地铁正常运营造成了巨大的阻碍。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根据当前地铁网络化运行的内在特征,建立可以统筹管理的应急指挥中心,切实提高各个地铁运行线路的联动性,进一步提升紧急情况的处理效率,为地铁各个线路的正常运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列车首末班时间设定的协调
在地铁网络化运营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切实考虑乘客换乘的现实因素,保障列车首末班时间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一定要切实提高首末班列车的设定时间与其它线路列车运营的协调性,并以发车站点到换乘站点实际距离为出发点,综合考虑该区间的站点数量以及列车实际运行速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以此为基础设置切实可行的列车首末班时间,为乘客的顺利出行奠定夯实的基础。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铁的运营效率,有效满足乘客出行的实际需求,相关部门必须结合地铁网络化运营的内在特点以及地铁行车组织原则,不断优化地铁的行车组织路径,加强地铁运营体系路径管理,提高地铁运行线路的能力匹配,有效协调地铁线路的运行时刻、应急指挥以及列车首末班时间设定,从而为地铁网路化运营的不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严丽佳. 地铁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行车组织探讨[J]. 轻松学电脑, 2018, 000(003):1-1.
[2]王安.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下的行车组织方案研究[J]. 数码设计(上), 2018, 000(011):139.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