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视阈下“城乡景观”试题命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以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为例

2021-11-10 00:34广东何善波上海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民居考查景观

广东 何善波 上海 金 冶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新课标的施行和新教材的使用,高考试题命制的变革不断深入,近年高考地理试卷不断出现以地理景观作为命题素材的试题,其理念是以生活化的、真实的地理情境考查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从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素养多角度、多层次地评价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而科学有效地选拔人才和导向中学教学。以地理景观作为考试情境已经成为新课标、新高考地理学科教、考、评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以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为例,剖析城乡景观试题的命题立意与考查重点,找寻教学启示以突破教学迷思。

一、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景观试题的立意

(一)彰显高考试题涵养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有关城乡景观的内容要求为必修“地理2”模块的条目:“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本条内容是必修“地理2”的核心内容构成之一,是形成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必备知识。从景观的形成来说,城乡景观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形成的地表实体要素,是人地协调观指导下的地理实践活动的成果。地域文化产生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带有当地自然环境的深刻烙印,人们把顺应自然的经验物化、精神化,就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人们又把形成的地域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影响、指导后代改造、利用自然。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是典型的城乡景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富有地域特色。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文明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演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居建筑形式,构成了中国的传统民居。各地的传统民居建筑深刻地体现了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如西南地区的干阑式建筑反映了西南地区的人们利用当地竹木建筑材料适应气候的经验,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建筑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地形建造窑洞建筑的经验,本质上都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高考试题通过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景观向学生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及其地域特色,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地域的广博、文化的灿烂,彰显了高考试题涵养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二)反映了高考命题的生活化、情境化价值取向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情境作为高考考查的载体,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以问题或任务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高考命题选择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景观作为命题情境,体现高考命题的生活化、情境化价值取向。从学生认知角度,民居景观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对其形成了感性认知经验。一般来说,学生对其生活所在区域的民居比较熟悉,对其他区域民居则是比较陌生的。以此为命题载体,体现了地理试题来源生活但高于生活,有利于促进学生将感性认知发展到理性认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评价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

二、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景观试题命题分析

(一)指向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考查

特定区域的传统民居建筑景观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的特征。具有标志性属性的建筑景观及其特征可作为区域判读的指示性特征,可考查学生对区域属性特征的认知水平,即指向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还可将反映区域属性的地域文化特征作为考查方向。

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建筑是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综合下适应环境的结果,或是对气候气象条件的适应,或是对地形地貌特征的利用,或是对建筑材料的开发运用,最后表现在建筑的选址、布局与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式样等方面的区域典型性特征,因此可设计试题由建筑景观推测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指向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考查角度1:辨识地域文化的典型特征

【例1】(2017年全国卷Ⅲ,1~3题)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试题分析】从试题情境的角度分析,该题组以我国江南地区水乡建筑风情的剪纸作品为考试情境,剪纸艺术是我国的经典民间艺术形式,学生自小就参加过剪纸活动,属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化考试情境。

从“四层”的角度分析,该题组向学生展示剪纸艺术所反映出来的地域文化景观,体现了涵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核心价值。通过典型的区域文化景观——水乡建筑风情呈现“河流”“小船”“拱桥”“依河而建的房子及翘起的屋檐”等要素让学生通过这些区域属性特征的文化景观来进行区位定位,考查其区域认知素养,并要求学生运用要素综合的方法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对地域文化形成的影响,考查其综合思维素养。

从“四翼”的角度分析,该题组的基础性体现在考查江南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特征及其对地域文化现象形成的影响,属于义务教育地理模块和高中地理必修模块“地理2”的核心条目内容。题组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体现在学生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按照试题要求探究“江南区域特征”及其“水乡建筑风情文化”形成的影响,考查学生由因及果的地理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考查角度2:推测自然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

【例2】(2019年海南卷,12,13题)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如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镇位于

( )

A.海南省 B.广东省

C.浙江省 D.山东省

13.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

( )

A.寒潮 B.台风

C.泥石流 D.冰雹

【试题分析】从试题情境的角度分析,该题组以我国沿海小镇传统民居“石砌建筑群”的景观照片为考试情境,不同区域的建筑景观照片在学生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报纸、杂志、广告招贴等随处可见,属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化考试情境。

从“四层”的角度分析,该题组导向学生欣赏我国沿海地区人民顺应自然建设家园的家国情怀,体现了涵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价值。通过“东方好望角”“某沿海小镇”“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等有关区域属性特征的文字情境信息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要求学生判读该镇所处行政区域。通过石砌建筑景观图像信息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等文字信息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则需要掌握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多发台风灾害的必备知识,通过知识获取能力群准确、快速地对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进行提取,并通过思维认知能力群的演绎推理能力准确推测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从“四翼”的角度分析,该题组的基础性体现在考查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区域自然灾害特征,属于高中地理必修模块“地理1”的核心条目内容。题组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体现在学生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石砌建筑群”的形成条件,考查学生是否具有逆向推理的思维品质,通过地理现象推测地理成因。

(二)指向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的考查

人类活动受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其中的道理阐述的是人们在改造、利用自然的时候应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我国劳动人民在建造民居建筑时体现的特点,是千百年来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协调统一的结果,体现在建筑的选址与布局、材料、结构等诸多方面。以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景观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建筑修造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指向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素养的考查。

考查角度3:辨析建筑修造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道

【例3】(2021年河北省适应性测试卷,11~13题)陕西窑洞聚落的院落模式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从渭北到陕北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如图示意三种典型院落模式。据此完成11~13题。

11.陕西窑洞三种院落模式从南到北总体分布趋势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12.院落模式呈现地域分异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 )

A.土壤性状 B.地貌条件

C.光照强度 D.文化传统

13.窑洞院落中少见造景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贫瘠 B.风大沙多

C.干旱少雨 D.日温差大

【试题分析】从试题情境的角度分析,该题组以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窑洞院落景观示意图为考试情境,其本质属于生活化情境,三幅景观示意图选自《陕西窑洞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及特征分析》,将三种不同的窑洞院落建筑样式放在一起比较,按照地理学科的研究范式构成了一个学术探究情境。

从“四层”的角度分析,通过三种不同的窑洞院落建筑样式示意图反映我国陕西黄土高原的劳动人民善于因地制宜、因气制宜地建设所形成的当地文化景观基因组,有利于涵养家国情怀、彰显文化自信。试题通过“陕西”“渭北”“陕北”等反映区域属性特征的情境信息来考查学生的区域比较与区域联系的素养,在区域比较与区域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要素综合的角度思考黄土高原不同窑洞院落样式形成的自然因素,最后考查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素养。

从“四翼”的角度分析,该题组的基础性体现在考查了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特征及其对乡村聚落及民居建筑的影响。题组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体现在第12题由果及因的逻辑推理和第13题逆向设问。

三、对教学的启示

(一)聚焦学科本质,夯实基础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考查要求和《课程标准》关于必备知识的教学要求是一致的,其选拔功能是指向筛选出具有扎实地理学科基础的人才,引导中学地理教学需夯实学科基础,解决以往存在的“教、学、考(评)”不一致的问题。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地理学科基础,需聚焦地理学科本质。一是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围绕主干知识,组织教学单元内容,建立学科概念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对地理学科核心概念的辨析与区分,将概念的理解放到具体地理情境问题的分析与应用中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二是围绕地理学科的“区域性”与“综合性”的本质组织教学。由于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高中地理课程不再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但提出了明确的“区域性”教学要求,即核心素养之一的“区域认知”要求。新高考情境下,地理学科还增加了物理类背景的选考生,这类学生具有理性思维的学习特征,往往“区域认知”的学科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强区域属性、区域尺度、区域联系、区域比较等内容的渗透与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地图”,掌握区域认知思维方法。《课程标准》亦提出了明确的“综合性”教学要求,即核心素养之一的“综合思维”要求。依据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特征,将时间综合、要素综合、地方综合的学习按照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进行组织,并使用思维评价方法(如SOLO分析法)进行诊断,可提升教学有效性。三是加强地理过程、地理联系、地理特征三类问题的理解与应用。地理事象的形成与演化就是地理过程,地理事象的空间影响与作用就是地理联系,地理事象的属性、外显标志等就是地理特征。抓住三类问题的核心本质,帮助学生建立三类问题的思维解决模型,能够大大提升问题的解决与应用能力,避免机械刷题的教学误区。例如,淡水湖泊演化成咸水湖泊、盐沼的演化问题,其本质是水量的平衡问题带来的盐度变化,学生只需建立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模型即可。

(二)拓展野外实践,提升素养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遵循这一学科特点。长久以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重视地理课堂教学、忽视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的问题,本轮课程改革凝练了地理核心素养,将“地理实践力”作为四大课程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地理学科教学顺应时代要求的发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需积极拓展野外实践,创新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挖掘地理实践课程资源,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校本化的地理野外实践校本课程群。

如何建设拓展性的野外实践校本课程群?一是要依托国家课程,紧扣《课程标准》,精选教学内容,既要避免造成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也要利于为学生搭建野外实践的课程平台促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二是要善于挖掘地方性的地理野外实践课程资源,地方性的地理野外实践课程易开发、成本低,可与课堂教学同步实施,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差异性大,跨区域的综合性野外实践活动受成本、距离、安全等因素不容易实施。例如,广州、佛山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古地质基础具有海陆演化的地理过程,地处广州市区的七星岗海蚀地貌遗迹公园、白云山、珠江诸多河心洲等地质景观可开发成地貌与地质过程野外实践课程。三是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同步实施,从学生“认知发展”的角度,可采用“课前野外实践——课堂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形成“实践(感性认知)—学习(理性认知)”的学习思维发展模式,也可采用“课堂探究学习——课后野外实践”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将课堂学习迁移到实际应用,形成“认知—实践—再认知”的学习思维发展模式。

(三)建构地理眼,活化思维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地理学科思维观察地理事物,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即形成一双“地理眼”。一是教师要建立正确的教材观,教材是地理教师实施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教材不是教学依据,《课程标准》才是教学依据。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以满足学生“地理眼”的发展。如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年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的正文内容“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是以一幅水循环示意图和三种循环类型的概念组成,但真实地理环境的水循环不是抽象化的概念,所以可增补具体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供学生探究分析。如西北地区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类型,东南沿海地区台风过程的水循环过程,非洲地区的尼罗河流域的水循环类型等。二是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利用学科魅力来吸引学生参与地理学习,如开展课前五分钟地理演讲,由不同的学习小组分享不同的地理现象的特征、成因及形成过程。三是教师要指导、矫正学生的学科思维。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并及时对学生的思维特征进行诊断,及时纠正,促进其形成真正的“地理眼”。如地理过程的分析需要讲“逻辑”,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则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厘清地理过程的演化顺序,建立因果关系。

(四)对标《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升效率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成为高考考试命题的顶层设计并已经落地。在各省市的新高考方案中,地理学科属于选考科目,地理学科的高考要求定位于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等级考,考试命题为分省命题。通过对2021年新高考八省联测分省地理试题和已经公布的2021年高考地理学科试题进行分析,地理试题命题已经严格依照《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进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也应尽快转向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教学与备考。从教知识转向培素养,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通过情境问题解决过程的知识运用与迁移来培养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要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从解题转向问题解决,扭转机械刷题的误区,精心选择生活性情境和学术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基于学科本质的问题解决能力。从选人转向选人与育人并重,积极选择反映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建设成就、现实生活中符合“五育并举”育人要求的地理情境来强化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教学实现。

猜你喜欢
民居考查景观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民居智库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民居摄影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