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荣 彭华 周大荣 郭振刚 吴蕊汝 吴瑛 吴萍 王中贵 刘江
(1,贵州省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551700;2,贵州省毕节市牧垦场 551600;3,贵州省毕节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51700)
威宁绵羊是贵州山区的地方绵羊品种,属藏系山谷型肉用粗毛羊,具有抗逆性强、抗病性好和抗寒、耐粗饲等优良特点,行动灵活,有山羊相似的生活习性,曾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数量锐减,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令人担忧。
威宁绵羊主要分布在毕节市的威宁、赫章等县,饲养区域海拔多在1600~2400m 之间,相对湿度60%~80%,年均气温13.09℃,年降水量1100mm,无霜期250d,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产区为典型的岩溶山区,地形破碎,山高坡陡,切割纵深,但草山草坡资源丰富,荒地、轮歇地较多,具有放牧条件。1954 年毕节地区有威宁绵羊30 余万只,经杂交改良,1993 年纯繁群体减少到10 万只,2020 年存栏约5000 只,数量极具减少,品种消亡令人担忧,加强保护和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体躯被毛白色,头、耳、脸、唇、鬐胛及四肢下部多有黑色或黄褐色的斑点。异质毛被,纤维类型含半细毛、粗毛、两型毛和干死毛,少弯曲,羊毛细度32~46 支。鼻梁凸隆,颈子细长,骨骼较细,退较长,短瘦尾。公羊多数有角,角型多为半圆形角,少数为螺旋形角;母羊少数有退化的小角。
《贵州畜禽品种志》(1993 年出版)显示,威宁绵羊公、母羔体重分别为2.37kg、2.26kg,6 月龄公、母羊体重分别为(19.2±5.4)kg、(15.0±5.10)kg,18 月龄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6.8±6.9)kg、(25.1±5.5)kg,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34.6±8.5)kg、(32.5±6.3)kg。由附表可见,2020 年威宁绵羊公、母羊的初生重、4 月龄重、6 月龄重、周岁重、成年重,明显高于《贵州畜禽品种志》中威宁绵羊相应的体重指标,说明养殖户在自群繁育中的经验选育发挥了作用。
附表 体重指标(单位:kg)
威宁绵羊多为1 年1 产,少数两年3 产,胎产1~2 只,产羔率为97.14%~105.26%。母羊6~8 月龄可初配,常年发情,春秋产羔居多,平均利用年限5~6 年。
主要体现在外观性状不一致,被毛有花斑,相同年龄个体的体型结构差别较大。养殖户选育意识不够,缺乏选育技术。
生长速度慢,繁殖水平低,近亲繁殖程度深,总体生产水平不高。与外来品种相比,市场竞争力弱。
圈舍简陋,坑圈养殖,通风采光差,公母混群饲养,管理简单,羔羊死亡率高。
对威宁绵羊地方品种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产业扶持不够,市场竞争力弱,品种被边缘化,致使存栏量逐渐下降。
威宁绵羊产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生产条件差,经济文化落后,保留着斗羊的传统习惯,使其品种保存完好,没有受到新品种引进的冲击,具有建立品种保护区的良好条件。建议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种公羊补助等方式推进原种保护区建设。
威宁绵羊现存栏数量较少,不及时抢救,品种会很快消失,纳入生物遗传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选种选配,加快扩群繁育,充分挖掘其抗逆性、抗病性及耐粗饲等优良基因,培育具有山羊生活习性的专门化肉羊新品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促进品种保护。
威宁绵羊有山羊相似的生活习性,游牧能力好,采食范围广,由于短毛被,可在灌木林、草地、高山和平地里自由穿梭和采食。应有计划的建立保护区、保种场,对品种加以保护,免遭混杂;有计划的培育养殖大户及专业合作社,加强提纯复壮和选育,扩大优良种羊的覆盖面,提高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畜牧业经济服务。
威宁绵羊主要采取全天性放牧,傍晚收牧后圈养在以积粪为目的的坑圈,饲养方式原始。应探索与退耕还草、种草养羊、农副秸秆加工等相结合的舍饲、半舍饲饲养方式,并配套圈舍改造,把坑圈改为漏缝式地板圈,建立“畜-粪-草”循环经济模式,减少生态环境压力,以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
威宁绵羊具有早熟易肥、皮薄骨细、肉质好等特点,主要饲养在边远乡镇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工业延伸不到,无工业污染,生产的羊肉比较符合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凸显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自主培育和引进企业,参与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给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推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