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张学勤
在云南,水族主要分布于富源、彝良、宣威等县市,是云南25 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古敢水族乡是富源县水族的主要居住地,这里风景秀丽、生态良好、文化深厚,有着世代聚居的水族村落,富源县水族的生活变迁,是水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水族的族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百越”中的“骆越”。2004 年出版的《中国水族文化研究》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认为,水族自称“睢”,居住在古代中原的睢水流域。族称“睢”被“水”取代,与唐代开元年间在黔桂交界的环江一带设置的抚水州(安抚以水家人为主体对象的羁縻州)有关。水族的生活习俗多与水有关,被称为“住在水边的人”,历史上有水家、水苗家、水仲家、水边等称谓,后逐步发展成为单一民族。
据清康熙《平彝县志》记载,生活在富源县黄泥河流域的“仲家”(即水族)“习俗俭约,男女皆事犁锄。短衣长裙,好水滨构楼居”。“相传,系宋时因罪投荒者。祀祖犹类华族。”这部分水族的祖先是骆越人,迁到此地已千余年,受到汉文化影响,所以“祀祖犹类华族”。
另外,明代以来,一部分汉族也融入云南水族,据相关史料记载,富源县水族的张、郎等姓人家都传说自己的先人是明初洪武年间“调北征南”“调北填南”时,由湖广随军来到黄泥河流域。又如,富源县古敢水族乡都章村有一块清乾隆年间的碑刻记载说,“厥先系发迹荆楚,自洪武时来滇,(创)业于平彝安边营,于兹二百余年,历世凡几代矣。”迁至富源县的汉族后人与原先居住在这里的水族通婚,接受了水族的文化,逐步融入水族。
水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以水语认读的古文字——“泐虽”。泐虽是一种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是会意图案和会意文字的综合体,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泐”在水语里既有“书”又有“字”的意思,通常把用泐虽记录成册的书统称为“水书”。水书是水族古老的文化典籍,是水族先民在卜筮过程中形成的经典著作,保存了天象、历法、气象、哲学及原始信仰等珍贵资料。
水族民俗节日较多,既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佳节,也有着祭龙节、舂牛粑、过老年等水族民俗节庆。可谓是“年头到年尾,月月有节过”。其中,春节和祭龙节是最重要的两大节日。
春节是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日早上,各家由家长开大门,在正房门口点灯、燃香、备酒,恭迎祖先回家过年,俗称“接老祖过年”;除夕吃年饭前,要放鞭炮、贴春联、明灯燃烛、祭祖敬神;随后用新米粑祭谷仓,祈求保佑儿童平安;除夕夜晚上要香灯不断、守岁守夜;第二天清晨要“开财门”,希望新年财源广进。正月初一至初三是游乐的日子,青少年多爱踢鸡毛毽、打“磨秋”,村寨则组织耍狮子、耍板凳龙、打金钱棍等集体活动。正月十四过小年则走亲串戚、宴请亲友。
祭龙节是水族最热闹的节日,时间是在农历三月初的第一个属蛇日(多数年份是在三月三),祭祀仪式在树下展开,请老嬷用水族语祝辞祷告,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六畜兴旺。祭祀过后,便开始“对歌会”。届时,小河边、石桥头、树荫下、山坡上都是身着民族服装的男女青年,场景极其壮观。对歌有一男一女对唱、多男多女对唱、擂台赛等多种形式。对歌会是水族男女青年相互结识的平台,一些人在对歌会上互吐心声、进入恋爱,进而喜结连理。
说起来,水族民歌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朴实优美、脍炙人口,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较强的感染力,常采用赋、比、兴和排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段,听者不难从中悟出生活哲理,是最能反映水族特色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形式。
水族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按内容则可分为祭祀歌、劳动歌、生活歌、风俗歌、情歌、儿歌、时政歌等。在已收集到的近五千首水族民歌中,以情歌最多,有送妹歌、爱恋歌、誓言歌、劝郎调、配亲调、赶场调等18 种,反映了水族男女从认识到结婚,及反抗包办婚姻等方面的喜、怒、哀、乐。比如“郎想妹来妹想郎,二人想得脸发黄。打开枕头给哥看,眼泪发芽三寸长”,体现了水族情歌的语言淳朴和情感真挚细腻。
水族不但能歌,而且善舞,民间舞蹈有“狮子舞”“木叶琴舞”“梳妆舞”“竹竿舞”“斗角舞”等。其中,“狮子舞”源于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用“耍狮子灯”来纪念唐僧师徒;“木叶琴舞”是水族男女青年增进感情的舞蹈,由一人吹奏木叶,另一人弹奏月琴,其他人翩翩起舞;“梳妆舞”是反映水族男女青年追求婚姻自由的舞蹈,由一男一女表演,男子舞扇,女子舞帕;“竹竿舞”是反映水族人民生产稻谷过程的舞蹈,其主要内容为表现栽秧、收割、打谷的场景;“斗角舞”是表现两头牛斗角的民间舞蹈,崇尚农耕的水族人民喜爱牛,借助舞蹈的形式,表达对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
下必冲村民跳“呑口舞”
水族服饰大多为短衣长裙,用料多为麻布,水族妇女所织染的“水家布”,结实耐穿、印染独特,常用青、蓝、黑、白四色,衣襟绣有花边,服饰多以花草为图案,整体呈现出朴素淡雅的风格。男性传统服饰为大襟无领蓝布衫,头上缠包头;而女性则穿青黑蓝色圆领宽袖短衣,系布围腰。女性结婚前后,着装有不同之处。婚前喜用浅蓝、绿色或灰布做衣服,上衣以绸缎为主料,衣身衣袖内收,胸佩绣花长围裙,头发成束盘在头上,外包“包头帕”,素雅文静。已婚妇女袖口、环肩、裤脚口,镶蓝杠花边。胸佩绣花长围腰,发髻打成螺旋形,盘于头顶,外套马尾毛编制成的发套,俗称“打转”。
吞口,是古敢水族图腾,水语发音为“及根”,意思是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表吞灭之意,民间传说为鱼王所变。它的种类多样,但总体模状是人首、凸眼、犬耳、宽鼻、獠牙、咧嘴、伸舌、口含利剑,用上好木料雕制,用多种颜料彩绘。水族遵循有灾则挂、无灾不挂的规矩,选择吉日良时把横眉怒目、驱邪镇恶的木雕吞口图腾挂在民宅门头上“以毒攻毒、以恶克恶”,祈求消灾避难。
水族人民热情好客,待客以酒为贵,家家都会自制白米酒,逢年节庆典、亲朋相访,都离不开以酒待客。喝酒必唱酒歌,酒歌唱罢,齐喊一声“秀”,随即将酒一饮而尽。水族有“无菜不酸,无辣不食”的习俗,酸汤极有特色,有辣酸、毛辣酸、鱼酸、臭酸等多种。其中以辣酸为常见,用新鲜红辣椒加工制成,食用时,把绿菜、嫩竹笋、大叶韭菜等各种蔬菜煮熟,舀适当酸汤放入,煮开即可。佐以糊辣椒面、盐巴和着菜汤做成的蘸水,食用后,通畅开胃,味道鲜美。
水族是一个具有革命斗争传统的民族。特别是近代以来,水族人民与其他各民族一起多次展开反帝反封建斗争。其中,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爆发的由潘新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是水族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坚持了18 年,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水族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新时期。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便是水族。1901 年,邓恩铭出生在贵州省荔波县水浦村。1917 年,因生活困难投奔山东的亲戚,进入济南省立一中读书。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走上了革命道路。1920 年,他与王尽美发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1 年初秘密成立山东共产主义小组,开始有组织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共一大召开时,邓恩铭和王尽美作为山东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出席了会议。时年20岁的邓恩铭是13 位代表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且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一大后,邓恩铭回到山东,领导党的组织宣传、工人运动工作。1928 年底,因叛徒告密,邓恩铭不幸被捕,于1931 年在济南英勇就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水族人民前赴后继,积极进行革命斗争。云南水族的主要聚居区位于滇黔交界处,当1935 年、1936 年红军长征路过平彝(今富源)县时,许多水族群众自发为红军带路、运送粮草,有的还加入到红军队伍中。抗战期间,日本侵略军由广西北上,滇黔桂交界地区的水族和各族人民同仇敌忾,用土枪、土炮、梭镖、大刀等简陋武器与日寇厮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平彝县各族群众积极支持革命活动,一些水族群众主动参加游击队和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配合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作战,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积极贡献。1949 年12 月23 日,平彝县迎来解放。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 多年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帮扶下,富源县各族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征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富源县古敢水族乡紧紧抓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脱贫攻坚等重要历史机遇,在上级有关部门帮助指导下,成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如今,古敢水族乡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做好“环境保护、农特种植、文化保护、旅游开发”四篇文章,全力打造“水族乡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小镇”,水族群众与其他各民族一道,正昂首阔步在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