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在清
在“读《道德经》应当正确理解的几个问题”之前,简单地对《道德经》做些简介和我的基本看法。
《道德經》也叫《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道德经》约5000字,共八十一章,上篇论道,下篇言德,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在我看来,《道德经》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是,有些词语的含义同现代汉语的含义有所不同,此外,不同版本在原文和译文也有些不同,造成阅读的困难和麻烦。二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只讲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却没有讲对立面相互转化必须有一定条件。三是,在治国理政方面,过分地强调其“无为”,忽视了积极的、正确的、必要的作为。四是,由于老子生活在二千多年前的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中,认识上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制约,他不可能预测到现代的情形,提出解决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措施。因此,老子有些见解是否适用于现代,值得探讨。我们对《道德经》和对其他传统文化,都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现在就试谈如下三个问题,即:要不要敢为天下先?柔弱能胜刚强, 是否应持柔弱?当今能够“无为而治”吗?借以请教大家。
一、要不要敢为天下先?
——读《道德经》应当正确理解的几个问题之一
老子的《道德经》第六十九章中讲到我有“三宝”。所谓“三宝”,即: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在《道德经》的注释中说,“慈”,其包含有柔和、爱惜之意。“俭”的内涵有二层,一是节俭、吝惜;二是收敛、克制。“不敢为天下先”,也有二层涵义,一是不争,谦让;二是退守、居下。有的说不敢为天下先,其意思是不敢贪天功为己有。有的说不敢为天下先的意思,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在译文中还有的说:有了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现在丢弃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丢弃了啬俭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这种说法总觉得不好理解,难以接受。
总之,“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等“三宝”,是老子对于“道”和“德”的社会实践意义上的总结。老子身处战乱,目击了太多的暴力残酷场面,深深地感觉到治国安邦离不开这三宝,因而才极力加以阐扬。
我认为对“慈”、“俭”加以阐扬,在古今中外都是应该的,不过,对“不敢为天下先”这一宝就不敢苟同。“不敢为天下先”,如果把它解释为不敢贪天功为己有,并且用于个人修养,那问题不大。可是,“不敢为天下先”,作为治国理念,那是不妥的。因为“不敢为天下先”,按现代汉语的含义,就是不敢走在各国各地(天下)的前面,不敢做各国各地(天下)还没有人做的事,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创新,不能搞发明创造。这明显是不对的。
创新,是抛弃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是在新的理念的指引下,在原有的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发明创造是突出的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如果我们的祖先不创新,我们现在还得吃生肉,还得裸体。如果我们的先辈不创新,我们连到汽车也坐不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
历史发展已经证明,自主创新所带来的效益将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专利。没有专利的产品,就没有中国创造的品牌,只能写上中国制造。生产没有专利的产品,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其产品成本高、效益低,经济社会发展就不快。 同时,历史发展也已经证明,核心技术不可能从别人那里买来,核心竞争力不可能从外部得到;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不受制于人,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发展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前,世界经济和科技正在走向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速度加快,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世界市场竞争激烈。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因而,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胡锦涛同志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在谈及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时指出: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这是时代的要求和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所决定的。
2014年6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2017年6月2日,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改变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必须弘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写于2017年7月29日星期六)
柔弱能胜刚强 是否应持柔弱
——读《道德经》应当正确理解的几个问题之二
老子在《道德经》的七十八章中,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指出柔弱能胜刚强。在老子看来,坚强的东西已经失去了生机,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属于生长的一类。 因此,他进一步说: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他在第四十三章即至柔章中,也指出: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在第八十章即水德章中,再次指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再次强调: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换句话说,柔弱能胜刚强。
柔弱能胜刚强,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即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柔弱与刚强,两者是相对立的,互相依存的,并可以互相转化。即柔弱的一方可以变成刚强,而刚强的一方可以变成柔弱。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处于柔弱的一方就能战胜原来处于刚强的一方。这种观点,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历史也已经证明。共产党原来只有几万军队,是处于弱势,而国民党却有几百万军队,处于强势。但是,在长期的斗争中,由于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从弱变强,结果把原来处于强势的国民党打败了。
在此必须强调的是: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柔弱能胜刚强也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不会转化,柔弱的一方就不会变成刚强的,刚强的一方也不会变成柔弱的。在这种情况下,柔弱就不能战胜刚强,而会被刚强所败。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柔弱)就会被打败。我国在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中,因我国落后(柔弱)而被打败了,并给侵略者割地赔款。这就证明,不是柔弱战胜了刚强,而是刚强战胜柔弱。
我国现在比过去富强多了,但还不够强大。我国的GDP居世界第二位;在军事力量上,近十年来发展比较快,正像在建军90周年的阅兵式上所看到的那样,歼20等“大杀器”齐亮相,令人欢欣鼓舞,但是,在世界的排名中,我国居第三,还处于弱势。我们必须继续努力,把弱势变成强势。特别是在当前,有几个国家对我国的崛起存有敌意,他们在军事上联合起来对我国进行挑衅,我们要只争朝夕富国强军。一旦他们把战争强加给我们,我们就奉陪到底,并取得胜利。
(写于2017年7月30日星期日)
当今能够“无为而治”?
——读《道德经》应当正确理解的几个问题之三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治国理念。这种治国理念,在《道德经》中反复出现。在这里举几例:第二章即观徼章中说: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意思是:圣人用無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第五章 即守中章,说:不若守于中。(守中:守住虚静。属于无为的内涵。) 第十章 即 玄德章中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意思是,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第三十七章即无为章中说:道恒无名,(注:有的本本的原文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意思是:道永远是无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第五十七章即治国章中说: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正:此处指无为、清静之道。以正治国, 即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即无为而治。这样正如圣人所说那样:“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总之“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治国理念。
怎么理解“无为而治”呢?“无为”按照汉语的含义,“无”是没有,“为”是做、行。“无为”应当是指没有做事,没有行动,或者说没有作为。“无为而治”就是不用作为,任其自然,就能达到治理之目的。这样的解释,现代人大概都可以接受。但在《道德经》的译文中却不是这样解释的。“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不强为。“静”、“朴”、“不欲”都是无为的内涵。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这种解释,我想也许符合老子的思想。不过,这种解释与汉语的字义距离太远,令人难以接受。
老子生活的时代,社会动乱不安,严峻的现实使他感到统治者依仗权势、武力、肆意横行,为所欲为,造成天下“民弥贫”、“国有滋昏”、“盗贼多有”的混乱局面。所以老子提出了“无为”、“无事”、“无欲”的治国方案。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不可能被执政者所接受,也绝对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那么,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当今还适用吗?有用,但不完全适用。
老子强调的遵循自然规律,不要随心所欲,胡作非为,这种治国理念,今天还是适用的。但是,不能简单套用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首先,老子有些观点是不正确的。比如,反对法治,认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译文: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是不断地增加)。又如,过于强调以顺任其自然的“无为”的原则为政治民。认为按照这一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这明显是不合实际的。所谓自然,是指一切天然存在的东西,或者说,自然是不受人力支配的客观存在,比如风雪、雷电、洪水的出现,是不受人力支配的,并且这些现象的出现,它不考虑是否符合人们的需求。当天旱需要雨水时老天却不下雨,而地上已经出现涝灾,老天还继续下暴雨。因此,不要认为任其自然,什么问题都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以反腐败斗争来说,如果我们党不是以零容忍的态度,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强有力的作为,那些腐败分子能自己倒下吗?我们的反腐败斗争能取得那么伟大的胜利吗?又如脱贫工作,如果不是组织大批干部下乡帮扶,而是任其自然,一年能够有1000万人脱贫吗?几年之间能有几千万人脱贫吗?
其次,老子所处的时代和他理想的国家同我们现代的实际情况大不相同。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属于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其认识是受时代的限制的,因而,他理想的国家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见第六十七章 不徒章[原文])这样理想的国家其实就是原始社会。这样的国家,当然可以“无为而治”。可是,我们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全国人民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全国人民的梦想。为此,我们不能“无为”,而必须大有作为。要遵循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当前,特别是要贯彻落实十九大的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写于2017 年8月4日 12月14日第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