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思琦
摘要:意识形态的维护工作已经引起了国家的注意,在开展相关形态建设过程中,需要强化思想引领,把握工作的主动性以及创新性。同时与当前的网络技术相结合,处理好行业与大数据技术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大数据技术更好地为中国的智慧建设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 高校意识形态 安全教育 建设
意识形态安全对于国家的稳定以及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数的过往经历以及实践结果显示,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国家以及党的事业、民族的凝聚有着关键的意义,大学是主流意识形态创造以及传播的主要地区,因而做好高校的意识形态维护工作十分关键。
一、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建设现状
(一)主导意识形态
当前马克思主义已经广泛传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为我国的革命成功发挥作用之后,持续在社会建设方面发挥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独特的背景,我国的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信息的传播途径也不断改革,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以及知识接受模式发生了变革,信息传播的模式由传统的四种形式向更加扩张化的形式转变,主要的传播媒介包括网络媒体、手机终端以及数字化终端等。在新媒体技术有着更广泛受众的同时,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高校群体作为新事物接受、创造的主要群体,对于意识形态的接受有着更加清晰地认知以及心理特性。网络平台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无论何人均可以作为自我媒体信息创造的主窗口,所谓自媒体就是个人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中随意发表信息,可见当前网络数据以及技术的非主流性,用户借助网络时代充分行使发言权,但这类非主流的意识形态也会不断扩散,形成了对于高校群体学生的反向影响,产生了对于政治思想的决定作用。当前国家内外面对的各种风险多样,有西方国家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我国的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形态控制,造成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以及价值发挥的阻碍,动摇了其权威性以及社会认同性。
(二)意识形态教育
当前国家已经开展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对于学生进步发展的积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相对较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缺少吸引力以及兴趣,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学习的效果也是浮于表面。高校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普遍理论高于实践,往往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没能突出学生的实际有效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对于知识的接受理解存在偏差,不能够建立实际生活以及理论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师固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够让学生产生对于生活的具体事件广泛关注,高校意识形态在教育过程中主要针对的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有限,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内容,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层次较浅,影响学校整体的意识形态教学活动开展。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是决定学生思想导向的施教形式,对于学生的思想发展有着直接地影响,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有着直接影响,因而需要切实提升思想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
(三)全球化文化背景
当前社会趋于全球化发展,因而思想意识形态也不断变化,不同地区的文化形式均会造成对于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多元化的思想中,有不同的思潮造成了对于社会发展格局的影响,多元化的文化形式广泛传播,均会造成对于指导思想格局的影响。国家差异性导致思想意识形态存在抵牾,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思想意识形态模式有一定的差异,西方文化引进需要考虑实际接受价值,当前已经处于了大数据时代,社会的文化形态趋于多元化,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能够进入我国的文化市场,造成了对于学生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影响,多元化的文化对于学生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未来教育有着直接的教育意义,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在当前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学生的自信极容易发生动摇,进而产生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怀疑,因而需要引入更加先进的技术,以巩固高校意识形态中正确导向的地位。
二、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建设途径
(一)高校教研资源共享
当前随着社会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的产生对于时间以及空间的依赖性更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生产以及人力拓展的国家战略资源,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逐渐向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渗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生产能量。大数据是科技背景下的新型生产力的代表,运筹决策干预价值显著,是内容以及对象研究指涉的主体。其产生的对于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是人们做出正确判断的重要依据。当前大数据已经成为社会建设以及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在重要战略决策以及竞争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高校有必要做好正向意识形态引导,突出其战略影响以及现实意义。利用大数据的交互性特点,通过网络互连实现不同地区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交换,充分发挥教学科研资料价值,利用高校的网站、微博微信平台以及宣传栏等,将各种数据内容共享,作为其他领域可获得的资源以及经验,同时从互联网数据库中获得丰富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资料,发现其他意识形态模式的优势,在自身的教学行政工作中加以借鉴,解决存在难点以及疑问的内容。
(二)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在大数据的环境下,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也应该突破传统模式的窠臼,不断进行教育路径的创新,构建更加多元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在大数据的背景之下,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大量数据信息,发挥技术价值,产生对于高校建设工作的正向影响。强化校园网络信息的资源建设,通过更加趣味性的方式向学生进行理论以及思想的宣传,保证对于价值观以及思想意识的正向引导,对存在的思想安全传播威胁严加抵制,从而创建更加安全、干净的网络环境。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创新教育内容,充分吸引学生,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各项教育资源,注重先进文化以及正能量的传播,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高校的安全意识形态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展开各项工作,從而进一步发挥数据的价值,不断对安全教育资源的深度以及广度进行拓展,在维持基础成本的前提下,提升数据的利用效率。在未来的数据采集过程中,在多元数据中获得更多的内容,同时不断删繁就简、去伪存真,从中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从大数据中精简获得更加精要的小数据,从而更加便捷地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