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空巷道锚索补强加固支护技术分析

2021-11-09 07:59马利伟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离层锚索试验区

马利伟 闫 明 吕 磊

(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安煤矿,河南 新安 471800)

河南新安煤矿二1 煤层及围岩较为松软破碎,巷道围岩变形较大,易出现顶板下沉、片帮、巷道断面缩小等现象,沿空巷道留设更加困难[1-3]。结合新安矿的开采情况,对试验工作面采取“预应力让压锚杆+双钢筋托梁+金属经纬网+锚索补强支护”的支护方案,能有效解决巷道变形大、支护困难、维护时间长等技术难题,为其他类似条件矿井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4-7]。

1 工程背景

新安矿区试验工作面对应地面标高平均为+307 m,工作面标高平均为+45 m。新安矿开采煤层主要为山西组二1 煤层,平均煤层厚度为3.4 m,巷道断面为5.1 m×3.5 m。试验工作面钻孔柱状图如图1。

图1 试验工作面钻孔柱状图

2 巷道支护方案

2.1 顶板支护方案

新安矿采取了锚杆、双钢筋托梁、锚网和锚索的联合支护方式对巷道顶板进行支护。锚杆选用预应力让压锚杆,间排距900 mm×1000 mm。两侧帮部的锚杆与侧帮垂直方向呈20°打设,其余锚杆均垂直于顶板打设。锚杆之间使用Φ16 mm×4800 mm×900 mm×120 mm 的6 眼双钢筋托梁连接;锚索采用小五花布置,锚索选用Φ22 mm×7300 mm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且全部垂直顶板打设。

2.2 侧帮支护方案

为了有效减小巷道两帮围岩变形,对侧帮采取锚杆、双钢筋托梁及锚网联合支护方式。两帮每排布置4 根锚杆,锚杆选用让压锚杆,间排距为950 mm×1000 mm,巷道两侧靠近顶底板的锚杆与巷道两帮垂直方向10°打设,其余锚杆均垂直巷帮打设。

2.3 顶板锚索补强支护方案

为有效控制巷道顶板下沉,采取了沿空巷道顶板锚索补强支护方案。即通过在原支护方案上再补打3 根锚索,分别位于巷道顶板中部和距两侧帮550 mm 处,实现巷道的支护补强效果。补强锚索采用Φ22 mm×6300 mm 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均垂直巷道顶板布设,补强锚索的排距仍为1000 mm,一排3 根与一排5 根锚索的间距分别为1400 mm、1000 mm。锚索布置示意图如图2。

图2 巷道锚索补强支护示意图

3 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方案

3.1 测点布置

为研究巷道围岩变形情况,在巷道内布置7 个测点,其中将一个测点布设于试验区域前方,一个测点布设于试验区域后方,其余测点均位于试验区域内,通过测点监测巷道变形情况。具体布置方案:于下顺槽距工作面开切眼150 m 处布置初始测点,即测点1,各测点间距为25 m 布置测点2 ~测点7。测点布置示意图如图3。自工作面开切眼起,下顺槽各测点每天监测一次,直至工作面推进至试验巷道外侧为止。

图3 矿压监测测点布置

3.2 监测内容

(1)巷道表面位移监测

通过“十字测量法”对巷道表面位移进行监测,通过在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布设若干测点,用皮尺进行测量并记录,通过测量变形后两帮或顶底板之间距离,与原巷道尺寸比较计算便可得巷道两帮及顶底板移近量。与上一次测量进行对比计算,可以得到两次测量时间之间巷道两帮及顶底板移近量,进而计算出两帮或顶底板移近速度。

(2)巷道顶板离层监测

在巷道内每个测点位置各布设1 条巷道顶板离层监测线,于顶板中部锚索的一侧,沿测线方向布置3 个监测点,间距2 m,并在每个测点处安装1个顶板离层监测仪,设2 个基点,深度分别为2.3 m和5.1 m。选用DZY-8m 型顶板离层指示仪来监测巷道内的顶板岩层位移。基点A、B 两点所测变形量分别表示不同层位支护范围内岩层的离层值,A、B 两点所测变形量的差值即为A、B 之间产生的离层值。

(3)锚索工作阻力监测

在巷道内每个测点位置布设2 个锚索工作阻力监测点,其间距为2 m。采用YAD-200 型锚索载荷监测仪,可对锚索工作阻力进行连续记录,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可采用FCH8/1.5 型采集器进行采集,实现对锚索工作阻力的监测效果。

4 监测数据分析

(1)巷道表面位移

根据上述所布测点内监测仪器的数据,分析可得回采期间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及两帮移近量,如图4。

图4 巷道表面位移

(2)巷道顶板围岩离层

根据上述所布测点内顶板离层指示仪的数据,分析得回采期间巷道顶板离层情况,如图5。

图5 巷道顶板离层

(3)巷道顶板锚索受力

根据上述所布测点内锚杆(索)测力仪所测数据,分析得到工作面回采期间各测点锚索受力变化曲线,如图6。

图6 锚索受力曲线

结果分析:

① 加固试验区平均两帮移近量382.3 mm,相较于加固试验区外平均两帮移近量471.9 mm,减小了19.0%;加固试验区平均顶底板近量363.9 mm,相较于加固试验区外顶底板移近量565.4 mm,减小了35.6%。

② 加固试验区锚杆支护范围内的平均离层值为105.2 mm,较加固试验区外的平均离层值117.1 mm,减小了10.2%;加固试验区锚索支护范围内平均离层值149.5 mm,相较加固试验区外锚索支护范围内平均离层值160.3 mm,减小了9.3%。

③ 加固试验区锚索平均受力峰值为286.9 kN,相较加固试验区外平均锚索受力峰值309.8 kN,减小了7.4%。

5 结论

通过锚索补强加固支护,实现了巷道原支护的加强,有效减小巷道围岩变形、顶板离层值及锚索平均受力峰值,支护效果明显,实现了巷道变形的有效控制。

猜你喜欢
离层锚索试验区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WBY-10型顶板离层仪的优化设计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采动覆岩离层多层位注浆地表沉陷控制技术
煤矿顶板离层水害形成机制、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18个自贸试验区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