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海
(作者是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防城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广西散文家学会会员)
那幅全中国人都触摸过的绿水青山美图,美图里那如诗一般写意的群山脚下,那一丛丛翠竹掩映中,漓江秀美的岸畔、风、纯净中夹带着漓江水的清凉……这就是大河背村?碎步踏着被漓江水溅湿的岸线上的青石板步道,我满怀好奇走进藏在面值20元人民币的村庄——大河背村。
藏在人民币里的村庄,听着就让人情牵梦系、心驰神往。
20元面值的人民币里,那幅绿水青山图如诗如画的群山脚下,那一丛丛最浓的竹林里和一棵棵苍绿的古树下,600多个村舍就若隐若现于其中。
大河背村位于阳朔县东部的漓江段,清粼粼的漓江在此深情依依地绕了一个长长的弯,让漓江畔的大河背村成为一个半岛,村子依山傍水,岸线远看浅绿、近看深绿。重峦叠嶂的喀斯特地貌绵延而来依依而去,在村中、在村背,天造地设般分布成奇特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曾几何时,村庄旁的岸线由于常年受江水冲刷,原有的人工砌石护堤大部分已经破损得面目全非。村中原有的排污管道年久未修,大部分污水直排漓江,还有渔民近百张机排所排放的黑烟和油污……2019年,漓江管理委员会争取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资金,立足“景观自然、材料自然、工艺自然”,组织实施大河背村岸线修复。同时,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笃定“治水先治岸”的理念,清理取缔非法捕捞机排,实施禁渔,渔民“洗脚”上岸转型,从根本上改变水体污染源,进行水生态环境治理,改厨改厕,整顿餐饮排污口,垃圾集中处理,防洪护岸加固,遏制水土流失,然后进行岸线景观建设——
延展的河滩,用鹅卵石按自然成型铺造的滩体,压上一层铁丝网,种植或疏或密的水生植物,穿透石的间隙,从铁丝网眼中钻出,拔节生长。再往上的江岸,景观叠石连成岸线,石与石之间,种上珍稀耐水树木,树干底部,圈起约1米高的铁丝圆形匝,匝里堆放鹅卵石,让一棵棵挺拔的水柳风来不怕、雨来不怕,稳稳地为江岸撑起绿伞。连绵的绿茵,沿江岸的石缝和亲水滩岸弥漫……石、树、草,浑然天成,自自然然,相依相生。我触景生情,便就有了感叹:这是桂林用绿色情怀擦亮漓江底色,擦亮广西金字招牌的一个鲜活特写啊。
牢固的防洪岸线铺砌近于自然的青石板步道,路旁的生态景观错落有致,沐着细碎水花,长在岸石间的水杉挺拔翠绿,岸线的绿色植物和岸线便道旁边竹篱上的鲜花相映成十足的清水绿岸景致……漓江,而今春色倍还人!
漫步村道,装点得宛如公园步行道的小景点、主题景观带或簇拥或错落有致点缀两旁;民宿、村舍、小饭馆零星散于村中,江边上的小摊点、导游服务部、游览车,处处彰显宜居、宜业的生气和朝气……
关于生态修复效果,阳朔县文旅部门统计显示,在实施岸线生态修复前,大河背村虽然是景区,但村容、村貌颜值低,岸线破损严重,景观没升级,全年接待游客14万人次。按村庄“多规合一”规划和国土空间布局实施生态修复后,村庄宜居、宜业,景区面貌焕然一新,风光旖旎的山山水水,半渔半农乡愁记忆的故园,被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名义重新擦亮底色。花香引得蜂蝶来,2020 年大河背村共接待游客达31.5万人次,村民旅游收益同比生态修复前增加360万元,村集体增收40万元。
“1年多来,我最深的感触就是‘洗脚上岸’吃旅游饭的村民的精神面貌、语言礼貌、行为文明,过去那种与岸上村民的隔阂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大河背村委会副主任徐卿给我讲这段话时,满脸皆是欢欣的笑意。
依托修复后的岸线生态资源,大河背村探索出一条保护生态与资源利用良性循环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而这路,又何尝不是漓江流域生态修复促多业态融合发展的范例?
2021年,一场唤醒春天的绵绵细雨过后,蓝蓝的天空被江水倒映,天上的鸽子云仿佛一团团棉絮漂在水中……暖融融的和风,轻轻柔柔地拂过江面,而后漫上江滩一眼望不到头的浅绿,徐徐吹向更远的青山,吹向更远的绿水……春天的新蕾,在长满江岸的水杉树枝头攒动,春风、春雨、春晖里;漓江,盛着满满一江春意,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豪情,呼唤天下宾客……
2021年3月22日,大河背村,碧绿的江水绕村悠然而过,岸畔延展的绿色格外招人。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拉夫罗夫兴趣盎然游览漓江阳朔段。游船经过大河背村渔业队岸线修复点时,他眼神愉悦地望着岸线的茵茵绿草和大河背村的绿树翠竹,还有不远处连绵的奇山秀峰,山不动水动,随着游船的顺流漂移,精彩漓江山水的画卷慢镜头般徐徐拉开……经济、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绿水青山是重要的检验标识。在漓江,他身临其境地感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执着与成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赏心悦目之中,他情不自禁地由衷赞叹复赞叹……他兴致勃勃地向满脸春风的游客招手致意,在场的记者抓拍到这一镜头时,背景就是20元面值人民币里的那幅奇山秀水图。这,又让漓江和漓江边上的大河背村成为网上热搜和网红打卡地。
一个村庄因生态重生、因生态蜕变,正在以绿色发展的张力,迸发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红利,源源不断地让守护生态的大河背村人、让更多的桂林人受益。
站在大河背村生态修复后的江滩上望着斜对岸繁忙的兴坪旅游码头,我的耳畔又响起2021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漓江阳朔段考察时饱含深情的叮嘱:“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