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宪
10月18日,84岁的科林·鲍威尔因新冠肺炎并发症辞世,美国为他降了半旗。
观其一生,已经成为历史人物的鲍威尔可概括为一大“光环”与一大污点。出身卑微的鲍威尔从士兵做到将军,成为美军首位非洲裔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任内打了一场海湾战争,后又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国务卿。两个首位,“光环”不可谓不大。他在国务卿任内的一个“高光”时刻发生在2003年2月5日。那天,他手持一个装有半管白色粉末的小瓶,在联合国安理会慷慨陈辞,以此作為伊拉克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历史老人对此呵呵一哂,此事成为鲍氏至死羞愧之事。
2012年,鲍威尔自传面世后,我曾赴现场当面获鲍氏亲笔签名著作。在这本书中,鲍威尔以“2003年2月5日,联合国”为题记述了那件让他耿耿于怀的往事,开头一段便是:“尽管多年过去,几乎每天都有人向我问起或读到关于我在联合国向整个世界发表的那个关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著名或臭名昭著的讲话。2003年2月5日,这个日子已经如同我的生日一样深印脑中。这一事件将在我的讣告中占有重要一段。”真是一语成谶。
在鲍威尔充满纠结且不乏懊悔的记述中,他叙述了炮制那小瓶粉末的全过程,承认“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为糟糕的情报失败之一”,随后又说“如果我们知道伊拉克没有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将没有伊拉克战争”。如果前一句话尚属实的话,那么后一句话颇可质疑:在当时的情境下,美国这部战争机器无论如何都将开动,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成为开战的理由。
鲍威尔的手上是有鲜血的。作为自然人,鲍威尔内心尚有良知,但这与他在美国政治机器上作为政治人的行为一对照,“受碾压的良心”极显苍白。
美国是一个尚武的国度,以战争立国,以战争维护统一,以战争称霸世界,以战争维持霸权。2021年初一项统计显示,美国年度军费开支高达7480亿美元,是俄罗斯的10倍有余。这部超级强大的战争机器曾生产出诸多“名将”,也制造了大量灾难。
二战名将艾森豪威尔当上总统后,最终痛斥美国军工复合体,抨击这些“贩卖死亡的商人”所导致的“军备竞赛消耗了那些原本应当用于建设学校、医院和住房的资源”。越南战争期间执掌五角大楼的麦克纳马拉因这场战争臭名昭著,晚年更成为越战的公开批评者。在小布什和奥巴马两任政府内担任五角大楼掌门人的盖茨甫一卸任,便公开批评美国动辄发动战争。
然而,这些声音在美国战争机器的轰鸣之中极显微弱。美国军工复合体对战争有着毒瘾般的嗜好和依赖,由此形成了对武力万能的迷信和对血腥刺激的追逐。美国社会仍在不遗余力地把战争老兵渲染为救别国人民于水火的“英雄”,执迷着不无虚妄的“自豪”。
美国的海外军事干预不仅无法解决危机,反而制造了更多更大的危机。任何推动战争的企图,最终都将导致羞辱和灾难。遗憾的是,庞大战争机器的惯性转动仍将继续支配美国,战后创伤的痛楚仍将敌不过发动新战争的执迷,鲍威尔式的“悔不当初”仍将不断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