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庚凤
(江西省信丰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信丰 341600)
目前,西医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以缓解症状、促进胃肠蠕动为主要原则。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西医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规用药,可调节患儿肠道菌群,促进胃内食物消化吸收[1]。但临床发现部分患儿治疗后效果不理想,易反复发作,因此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中医认为,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多因脾虚夹积所致,故治疗应以健脾助运、消食化滞为主。健身消导颗粒能健脾理气、和胃化滞,可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治疗[2]。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健身消导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于医院治疗的78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1~8岁,平均(4.63±1.20)岁;病程2~8个月,平均(5.57±1.18)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22例;年龄2~8岁,平均(4.59±1.17)岁;病程2~8个月,平均(5.54±1.2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西医符合《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大连)》[3]中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医儿科学》[4]中脾虚夹积证型,主症为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不思饮食;次症为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大便稀溏酸腥,夹有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脉为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无研究用药禁忌证;近期未接受本研究类似药物治疗;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消化性溃疡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消化道畸形患儿。
1.2 治疗方法 参照《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大连)》[3]对两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治疗期间调整饮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国药准字S20060010)治疗,1~6岁患儿2片/次,2~3次/d;>6岁患儿2~3片/次,3次/d。观察组采用健身消导颗粒(国药准字Z22025338)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健身消导颗粒用开水冲服,1袋/次,2次/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1)中医证候评分:参照《中医儿科学》[4]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中医症状,将主症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为0、2、4、6分,将次症分别记为0、1、2、3分,舌脉不正常1分、正常0分,总分37分,分数越低代表症状越轻。(2)胃肠激素: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抽取两组清晨外周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速率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5 cm,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试剂盒均选自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症状缓解时间:记录两组腹胀、大便性状与腹泻好转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39 39 21.517 13.842<0.001<0.001 tP治疗前 治疗14 d后 t P 26.37±3.37 25.76±3.34 0.803 0.425 12.36±2.14 15.38±2.33 5.962<0.001
2.2 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比较(ng/L,±s)
表2 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比较(ng/L,±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胃泌素 胃动素治疗前 观察组对照组39 39 tP治疗14 d后 观察组对照组39 39 tP 152.38±6.62 150.43±6.58 1.305 0.196 189.67±7.32*175.76±7.16*8.484<0.001 217.62±8.94 219.82±8.90 1.089 0.280 284.67±12.36*275.39±10.82*3.528<0.001
2.3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腹胀、大便性状与腹泻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s)
表3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s)
组别 n 腹胀好转时间 大便性状好转时间 腹泻好转时间观察组对照组39 39 tP 3.03±1.26 3.62±1.32 2.019 0.047 3.12±1.31 3.83±1.36 2.348 0.022 2.62±1.29 3.33±1.34 2.384 0.020
目前,临床常采用胃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分泌药、微生态制剂等药物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5]。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一种微生态制剂,可通过补充人体正常菌群,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腹胀、腹泻等症状[6]。但由于不同患儿用药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儿治疗效果不佳,因此需辅助其他药物共同治疗。
中医学认为,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多因喂养不当、乳食不节、禀赋不足、脾胃素虚等所致,导致脾胃受损、脾胃运化失调、乳食停聚不消,故治疗应以健脾益胃、消食化滞为主要原则[7]。健身消导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具有健脾理气、和胃化滞的作用。本研究将健身消导颗粒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于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治疗中,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低,腹胀、大便性状与腹泻好转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说明健身消导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分析原因在于,健身消导颗粒中含有六神曲、陈皮、鸡内金等多种中药成分,其中六神曲、麦芽属消食药,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之功效,可改善患儿食欲不振、饮食停滞、脘腹胀满等症状;陈皮、枳壳属理气药,可理气开胃、行滞消胀,治疗食积不化、恶心呕吐等脾胃病;鸡内金具有健胃消食之功效,治疗食积不消、呕吐泻痢等症;槟榔可行气、消积、下气;胡黄连清虚热、退湿热;青皮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之功效,可改善患儿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等症;大黄、牵牛子属泻下药,具有泻水通便之功效;厚朴属化湿药,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等症;苍术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草果仁燥湿温中,可治疗脘腹胀痛、痞满呕吐之症;诃子肉涩肠敛肺;党参健脾益肺;山楂消食健脾;使君子仁杀虫消积。诸药相合,可发挥健脾理气、和胃化滞之功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一种微生态制剂,可为患儿补充机体正常菌群,促进患儿肠道蠕动,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胃部食物的消化吸收[8]。因此,健身消导颗粒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用,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缩短腹胀、腹泻等症状缓解时间。
胃泌素与胃动素均属于胃肠动力激素,具有延缓胃排空、促进胃部食物消化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 d后,观察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健身消导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胃肠激素水平。分析原因在于,健身消导颗粒中的鸡内金、六神曲等成分可激活保护胃黏膜的相关因子,改善患儿因胃黏膜损伤引发的胃肠不适症状,并可调整患儿胃肠功能,促进胃泌素、胃动素等胃肠激素释放,加速患儿胃肠排空[9]。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作为肠道益生菌,可与健身消导颗粒发挥协同作用,调整患儿肠道菌群平衡,并促进有益菌生长,调节胃激素水平,促进食物消化吸收[10]。因此,健身消导颗粒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胃肠激素水平,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不适。
综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采用健身消导颗粒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可调节胃部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