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下培养青少年乒乓球后备人才的研究
——以荆州市中心城区小学为例

2021-11-08 06:53邹清章桃源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灌篮 2021年13期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教荆州市

邹清 章桃源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一、研究方法

(一)资料查询法

查阅关于体教融合的文献共40余篇,参考文献10篇,相关政府文件书籍10篇,如《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等相关文件。

(二)问卷调查法

设置有效问卷并对张家三巷小学等荆州城区中心小学在校教师及学生家长发放问卷的二维码。

二、“体教融合”历史发展及内涵

(一)“体教融合”历史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中央人民政府运动委员会成立后,自此拉开了“举国体制”下“强国梦”。我国国情不断变化,体与教经历了体教分离、体教结合以及正发展的体教融合三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国家体委提出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但当时重于培养少数优秀运动员,形成我国最初竞技体育与教育系统脱离现象--体教分离。当时中国面临国内外巨大经济压力,国家只能选择我国优势项目,集中经济来突破重围,而竞技体育就是其中的突破口。体教分离取得辉煌的同时也是体教结合的起点。

20世纪80 年代教委印发《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后,体教结合模式在各高校纷纷尝试,招收各类专业运动员组建队伍参加比赛,如清华大学跳水队、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等高校运动队,为国家培养输送一批高水平竞技运动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隐患开始显现:体校数量减少,体育人才的选拔和输送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运动员一旦错过比赛的黄金年龄被社会所淘汰,运动员大多数缺少社会生活的本领,甚至除了专业运动技能,没有社会生存技能等,体教融合必然实施。

(二)“体教融合”的内涵

《意见》的发表标志体教融合阶段到来。体教融合是体教结合的基础之上发展和完善,即体育和教育不分主次,不能有“谁出责任谁背锅”的观念,将体和教两股绳拧成一股力实现“强国梦”。体教融合是国家应对体教结合所带来隐患的方针。同时,体教融合确立“以体育人”的价值导向,明确体与教的定位:体教融合不是体附教,而是深化体育与教育事业改革,体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体系发展导向再调整,是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青少年是体教融合的根本导向。

《意见》主要回答体教融合下我国培养人才标准是什么?是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体教融合,运动员在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注意体育和教育流通渠道的畅通,正确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理念、模式、保障、评价体系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全面综合性的人才。《意见》同时阐述具体措施有开展丰富多彩课余训练及竞赛活动、提出“一校多品”等多项举措,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三、荆州区中兴小学的现状分析

(一)荆州市城区中心小学乒乓球专项训练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某项运动在校的开展如何?主要在于学校对该项运动的在意成度,越在意就越关注,从而推动其发展。据表1统计,荆州市城区中心小学有60.3%开展乒乓球专项训练,但80.4%的学校设有乒乓球专项运动的场地器械设,在其的统计中,任有家长认为场地、设施等不足,这说明荆州市城区中心小学对于乒乓球较在意,却存在场地、器材等资源浪费现象。

表1 乒乓球专项训练开展情况统计表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文化成绩,避免体教结合的隐患。但学生对乒乓球的积极性略有下降,73.9%的学生积极性高,余下25.0%学生积极性不高甚至不足,可能是对体教融合不熟悉还在适应中。而体教融合主要针对其发展方向有活跃乒乓球氛围和培养乒乓球人才以及建设乒乓球师资等,数据直观说明乒乓球氛围发展及其重要,培养人才及师资建设占70.0%以上尤其重要。

(二)学生家长对孩子参与乒乓球运动的态度情况调查与分析

据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是支持学生乒乓球学习的,尽管半数学生家长不了解体教融合模式,却积极支持学校或国家政策,由表2就可得知。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必不可缺的组成要素,对于校园乒乓球训练顺利推进是离不开家庭教育与家长的态度。体教融合提供了一个由内而外破解家长学生以后的发展、生存等顾虑。

表2 学生家长对孩子参与乒乓球运动的态度情况调查统计表

四、后备人才培养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培养观念

当代应试教育体系之下,极为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忽略体育活动。体育也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把体育上升到育人的观念中去,认识到其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体育在教育体系中长期处于地位弱势,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扶持之下,才渐渐被“重视起来”。体育运动,在生理上有利于提高各器官的机能;在心理上,有利于调整不良情绪、缓解抑郁,使人的身心保持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从社会层面讲,进行集体性的体育活动能协调人际关系,团结互助,进行竞技类体育运动时,培养其规则意识,坦然接受成败,增强我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近年来,中小学生甚至研究博士生自杀的事件都频频发生,他们在社会、生活、学习的多重压力之下不堪重负。而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消除身心紧张与束缚,在情感的宣泄中得到补偿,或许会减少以上惨案的发生。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在体教融合过程中,为了达到学校的体育建设目标,拥有高水平的师资是必要的前提条件。我们可以将提高原有师资水平和聘请高水平教练员同时进行。

对于本校教师,可以定期对体育老师进行专项培训,确保专业知识的加强,有效发展本校特色体育文化。对于聘请的专业教师,保证其体育专项能力和教学能力是关键。

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最终效果。而荆州市中心城区各所小学的基础设施基本上不够完善,且较为陈旧、落后,完善体育设施这是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学校可以积极更新引进设施,确保体育教育目的实现。

(三)完善选材竞赛机制

在体教融合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竞赛机制。竞赛可以有效促进青少年身心协调发展。在竞赛过程中还可以培养青少年规则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勇于拼搏和不轻易言败的良好品质。如果青少年代表学校班级去竞赛,那么集体主义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得到培养。

体教融合下的竞赛机制,应该是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共同负责。我们应该不断改革和完善现有比赛机制,提高比赛的质量,扩大比赛的规模。根据年龄段设立不同的分组,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和学校管理章程,合理设立比赛的时间地点方式。推动体育竞赛下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因此,更应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促使学生在参与竞赛中挑战自我、超越自己,并实现教育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体教融合体教荆州市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内涵理念与实施路径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体教融合背景下“冰球城市”校园冰球发展研究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诉求
诗祖文魂百代传一一首届“中华诗人节”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
荆州市2016年校园足球锦标赛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