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君
学习目标:
1、使學生知道和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这关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验证,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比较、分析中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应用三角形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借助实际操作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 长度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直尺、探究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孩子们,我们曾经在这里合作过,还记得吗?(记得)你们那敏捷的思维,那一双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还有那敢于展示自我的勇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相信,你们今天的表现一定会更棒,有信心吗?(组织教学)
二、再现三角形模型——强化对三角形的认识
师:小明要搭建一座小房子,什么形状的屋顶即美观又稳固呢?(三角形)。什么叫三角形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很好,请看大屏幕(教师演示),这里有三条线段,现在围成三角形了吗?(没有)谁来围一围?(学生演示)瞧,她多细心呀,我就欣赏你们这种细心认真的态度。刚才没有围成,现在围成了,那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说得太好了,掌声在哪里?(学生击掌)
三、拆解三角形模型——制造冲突,引发思考
1、猜想: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师:如果从这三条线段中任意拿走一条,剩下的这两条线段能直接围成三角形吗?(不能)有办法变成三条线段吗?(有)怎么变?(把其中一条剪成两段)没错。猜想一下,有了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了吗?(能 、 不能)赞成能的举手,这么肯定吗?(嗯)实际情况是不是你们猜想的那样呢?想动手试一试吗?(想)谁来响亮的读一读实验要求。(多媒体出示实验的要求)
实验的要求:
动手前,同桌先说说打算剪哪条,怎样剪。
组内几个人每人剪得尽量不一样。
剪完围围看,然后填在记录单上。
2、学生动手实验
师:明白要求了吗?(明白了)我们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好。
开始动手吧!
出示记录单:播放音乐
3、反馈实验数据
师:谁愿意把你们的实验数据给大家分享呢?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你们的数据、结论是否相同。 (这里很可能出现争议,两条边之和等于第三条边,有的认为不能围成三角形,有的认为能围成三角形)。处理办法:老师这里也有这样三条线段,(课件演示) 现在我们来围一围,它们是否能围成三角形。(课件演示:现在还差一点点,再继续围这三根小棒就重叠在一条线上了,它不是三角形。)
4、分析数据、引出课题。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疑问或者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1:我发现不是随便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生2: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却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师:是呀!都是用三条线段,有的能围成,有的却不能。这里面一定隐藏着什么奥秘。
生3:能否围成三角形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呢?
师:我们猜测一下,这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系),那怎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研讨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为什么这三条线段没有围成三角形呢?请带上你围的图形给我们展示一下。其他同学仔细观察这三条边你发现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那两条线段合起来比另一条线段还短.
师:不错,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用算式表示就是1+5什么11(小于)板书: 1+5<11
师:也就是两边的和小于第三条边。
板书:两边的和小于第三条边。
师: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还有别的情况吗?
生:两条线段加起来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也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把你的带上来给我们展示一下,现在还差一点点,再继续围这三条线段就重叠在一条线上了,它还是三角形吗?(不是)两条边的和等于第三条边也不能围成三角形,对于这个结论你还有疑问吗?(没有)用算式表示:6+5什么11(等于)。
生:板书:6+5=11 , 等于。
预设:如果有疑问,你的结论是什么?两边的和等于第三条边,能围成三角形。处理办法:这可能与老师给你的两条线段和你剪的时候出现了误差,数学有的时候不能光凭眼睛。为了更准确,我把线段变得更细了,请看大屏幕,教师演示。
2、研讨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三条边到底有怎样的关系才能围成三角形呢?(可能会出现两边的和也可能会出现两条短边的和)借助这三条边用算式来比一比。
师:谁来说说?(3+8>6 ) (板书算式)3+8>6
师:继续观察这三条边,他们之间还有这样的关系吗?(3+6>8 6+8 >3) (板书其余的两个算式) 3+6>8 6+8 >3
师: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
生:兩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同意)
师:可是我有疑问。指着上面的情况9+2>6,他也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是它不能围成三角形。这说明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句不完整,谁来补充。(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任意是什么意思?
生:随便两条。
师:你不但做得好,说得也很好,掌声祝贺他。
预设二: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任意什么意思?
生:随便两条。
师:你不但做得好,说得也很好,掌声祝贺他。
五、验证规律,归纳结论
师:是不是每个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谁来响亮的读一读活动要求。
出示:活动要求
小组内每一名同学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先量出三条边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比一比,那些组完成得最快,开始吧!
师:说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你们同意吗?(同意)。
师:看来所有三角形都具有这个特点:这就是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这劳动的成果来之不易,让我们响亮整齐的读一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六、运用三角形边的关系,解决问题
1、应用性训练
师:我们刚才共同研究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现在我们来看看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课件演示)小明到学校有几条路可以走,你会选那条路,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中间这条路可以看成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而其它的两条路都可以分别看成是三角形的两边的和。因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所以中间这条路最近。(孩子们不但学得好,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我们继续挑战。)
2、巩固性训练(完成练习十五第7题)
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打勾。
师:我们用手势判断,准备——开始。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因为3+4大于5,5+4大于3、3+5大于4,所以能围成三角形。(你们都是这样判断的吗?)对。
师:看来同学们在判断时都非常小心,我们一定要把这三个算式都列举出来才能做出判断吗?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谁来说一说?
生:3+4大于5,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两条短边相加就能围成三角形,长的加短的肯定大于另一条短的,还要考虑吗?
师:多聪明的孩子呀!我们掌声祝贺他。我明白了 ,如果两条短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就能围成三角形。如果两条短边的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条边呢?(那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哎哟,这样判断简单多了。我们继续判断。
预设二:
生:因为3+4大于5,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师:真是了不起的孩子,你怎么这么快就能判断呢?
生:两条短边相加的和大于第三边,长的加短的肯定大于另一条短的,还要考虑吗?
师:多聪明的孩子呀!
拓展性训练
议一议:小明有两根树干,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8米,要做一个三角形屋架。请你想一想,第三根树干可能有多长?(大于4厘米小于20厘米)。
七、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1:我知道了任意三条线段不一定能拼成三角形。生2: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同学们今天表现非常棒,不仅能猜想,而且能通过实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为你们骄傲,我相信,只要同学们一如既往,灿烂的明天一定会与你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