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说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如何把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教育与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育人工作相结合,既增强学生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又能够让党建思政教育和育人工作深入人心、提升实效,而不至于落入空洞说教的境地成为我们高校育人的新挑战。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专业优势;党建育人
近年来,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影视表演学院以探索适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党建教育,创新党建教育的开展形式,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方式和价值认同,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提高党建教育的实效性和生动性为目标,积极探索符合本学院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党建思想政治育人模式。
一、现状分析
高校青年大学生在刚入学时,怀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热情,所表现出来的都是积极的一面,认真投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党建志愿者服务活动,也会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积极撰写和递交入党申请书,新入学时的状态表现的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可是,当大学生活慢慢开始,专业课程的增多、入学时的新鲜感褪去、社团活动与志愿者服务增多,各类形式的不断变化,给学生带来一种学习和实践偶尔的冲突或忙不过来的感觉。加上当下社会网络的发达,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迅速,受到社会及来自网络的一些不良信息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政治思想立场就不如刚入校时的强烈,会出现类似放松、懈怠的状态,变得有些散漫,甚至有些会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这些都是学生在思想政治意识和自我监督意识上出现的了问题,从而导致了思想状态的变化。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了高校一项重要任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技能知识,更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党建育人的一项重要任务,只要探索出一套符合本专业特色的党建育人模式,才能将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二、提升政治素养,建设课程思政
习总书记曾说,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高校作为教育教学及培养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摇篮,高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者和践行者,在如何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大学生的同时,又能更好的将所学专业与之结合,是高校全体教师的重要课题及挑战。面对这一难题,影视表演学院全体教师依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始终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严格按照校党委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开展理论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学习强国”“横影微课堂”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升自身政治素养。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全面落实,也为增强学院党建育人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加强党建育人意识,夯实基层党建建设
习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育工作者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同样也在全国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高等学校的初心就是培养人才,一要成人,二要成才,也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教師作为培养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重要载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党建育人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从专业教学中充分融入党建、感悟党建、领会育人,让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明辨是非,增强自我定力,培养学生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为国家培养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一)在教师教育和学习层面:积极加强教师自身的党建育人意识学习,不断坚定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培养,用党员的标准和完善的师德来提升教师自我修养,从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标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最终确保培养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符合社会需要。
(二)在专业知识传授层面:通过简明易懂的专业知识来理解党的思想和精神,把党的思想和精神融入到专业知识中,从而使党的思想和精神能够更持久地为学生们所掌握、领悟和践行。在专业技能培养层面:通过实践操作和专业培养,使党的思想和精神能够更为具象化、实践化,从而融入到学生的身心体验中,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最终使党的思想和精神能够更深刻的被学生所接受和掌握。
(三)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层面:把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养与思想道德和理想的形成相结。既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从而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够立足和发展,并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方向,又重视学生理想信念和思想精神的培养,以党员的标准不断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精神境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在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中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因此,教师在如何培养人才这一问题上,从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中,都要充分提高自己的党建育人意识,发掘党建育人的切入点,把党建工作和育人工作融入到细致专业的教学中,在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才,学什么样的技能,为什么事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领悟党建、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夯实在专业教育教学中课程思建的建设。
四、创新教育教学活动载体,提升党建育人实效性
(一)党建教学相结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为全面贯彻落实职教改革20条,弘扬革命精神,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师生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红色主旋律舞台剧创作中,充分把学生的专业与党建思政教育相融合,既注重学生的专业培养,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又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与党和国家的思想时刻保持一致,从专业学习中领会党的思想精神,并用党的思想精神去指引自身的专业学习。
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影视表演学院始终遵循学校“因城而建、为城而教、链上影视”的办学思路、遵守“规范、质量、特色、品牌”的办学方针,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培养,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专业知识教学体系充分融合,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推进三全育人,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育人体系,全力打造影视表演学院“以艺明德、尚术育人”的特色教育教学品牌。
东阳作为教育之乡,历来重教兴学,培养出了大批的文化知识分子、国家科学栋梁、社会各界精英,结合本地教育文化特色,由我校党员教师指导创作了原创舞台剧《马生笃学》讲述了古时东阳寒门子弟马生勤学苦读,出人头地后为官清廉的故事;根据东阳横店革命烈士金佛庄原型,改编创作舞台剧《追忆金佛庄》,缅怀我们的革命烈士。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活动形式,让专业教育有了更为明确的理论方向和目标指引,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党建思政教育才能确保人才培养是正確的和是符合国家需要的。
(二)志愿活动做榜样,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为进一步发挥学校党员师生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真真切切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影视表演学院党总支,依托学生社团组织这个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社团活动,始终将活动组织开展的接地气,在支部积极开展党史学习系列活动,如:“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学习活动、“学百年党史,做有为青年”党史学习活动、“崇尚英雄——传承弘扬英雄文化”党史学习活动、“百年荣光,我心向党”党史知识竞赛、“国旗下的党史教育课”等。影视表演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扬分院以活动为载体的学生管理特色育人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师生专业优势,以“送温暖,我们一直在路上”志愿者活动为契机,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关爱老人送温暖志愿者活动,给老人们送去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在服务于群众的同时也为积极提升党建工作搭建平台,丰富党建工作形式。此项活动的开展,重在加强全体党员师生党性建设,增强党员凝聚力,落实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同时,结合艺术类院校的专业优势,师生利用节目创作与排练的机会进行社会实践,传递爱的接力棒,给老人带去更多的关爱,在志愿者活动中践行不忘初心,把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光大。
(三)在品牌活动中提升党建育人工作实效
自2015年以来,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已连续6年举办各类党建主题晚会,通过不同的党建主题让广大师生参与到晚会活动中,在活动中感受党的精神,凝聚党的力量,发挥党的作用,从而把无形的理论精神转化为真实存在的活动过程,让师生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党的理论精神、党的堡垒作用。同时通过党建主题晚会的形式,也让专业教育有了更为明确的理论方向和目标指引,即学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才,只有在专业教育教学中融入党建思政教育,才能起到真正的党建育人实效。
如:快板演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旗帜鲜明的表达党员师生对十九大精神的认真学习,节目选用快板表演唱的方式述说着十九大精神报告,着重围绕其中经济、创新、文化等方面内容,并积极结合学院办学特色,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学习体会,使学生能够朗朗上口,便于理解和记忆。情景剧《新狼牙山五壮士》则将革命战争时期的抗战英雄形象表现的淋漓精致;小品《不忘初心》和舞蹈《心声》,把学生的专业与党建思政教育相融合,既注重专业培养又把握学生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与党和国家的思想时刻保持一致,从专业学习中领会党的思想精神,并用党的思想精神去指引自身的专业学习;小品《你的样子》则体现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是每一个父母对儿女的期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贫困山区支教,选择用青春之力浇灌教育之花,为大家展现支教大学生的青春故事;小品《抉择》表现出了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无数的工人与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等奉献精神;舞蹈诗《筑梦时代》则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风华70余载,谱写了一曲与国家建设休戚与共、与时代发展心魂相守的奋进长歌,在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里,我们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从自信走向新的自信的表达。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师生更是把思政教学课堂搬到生活中,举办首届校园戏剧节,而为期一周的戏剧节作品展演,均进行严格筛选。在编排作品时,教师们更是严格要求,从主题思想上进行把控指导,充分融入党建元素,在建党100这个伟大时刻,利用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戏剧作品献礼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品牌活动中全方位育人,真正做到课程思政全过程。
五、结语
高校青年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担,作为高校教师只有不断探索符合专业特色的党建育人教育教学模式,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中将党建引领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升自己的党建意识,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作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专业优势,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类不同形式的党建主题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通过创新党建活动来开创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的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