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基
摘 要:确保公路桥梁的维修与加固技术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公路桥梁的质量,在此基础上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升我国交通事业发展效果,推进建筑行业现代化建设。本次研究中对公路桥梁的维修与加固进行分析,为我国发展交通事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维修;加固
中图分类号:U445.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桥梁是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公路桥梁的维修、加固工作中需要对公路桥梁展开整体性的评价,第一时间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增加在公路桥梁养护、维修工作中的投入,最终实现对公路桥梁全周期维护与加固。
1 公路桥梁开展施工管理的意义
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因此对公路交通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公路桥梁的建设施工范围也越来越大。公路桥梁是公路桥梁事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时期的使用过程中势必会受到载荷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降低公路桥梁使用质量,对公路交通的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威胁。[1]对公路桥梁养护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使公路桥梁的安全性得到提升,以此来进一步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公路桥梁在实际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定期对公路桥梁展开质量检测。在养护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公路桥梁的质量,实现公路桥梁安全性的全面提升。
2 公路桥梁养护维修中的核心问题
(1)公路桥梁衔接不紧密。公路桥梁建设初期,往往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地基展开施工,因为地基对于确保公路桥梁的承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因为地基牢固性差,造成公路桥梁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常见的现象有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因为地基存在显著的沉井,造成路面、桥面出现裂缝,对行驶车辆安全性造成影响。
(2)破损修复不及时。公路桥梁往往施工时间很长,并且许多结构承载力有限。为了最大限度上降低公路桥梁存在的行车风险,桥梁的护栏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道路桥梁难免会受到一些重大交通事故的影响,这加剧了桥梁护栏的损坏。[2]当护栏出现损坏以后,工作人员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维修就会导致护栏的损坏越来越严重,对桥梁整体性、可靠性造成影响。
3 公路桥梁养护
(1)日常养护。对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工作需要依照特定的程序进行。在开始仔细检查之前需要對公路桥梁进行全方位检测,在检测中发现一些问题及时记录并制定针对性对策。[3]通常公路桥梁的监测工作由养护队完成,全面检测通常相对简单且内容全面,通过全面检测可以发现公路桥梁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有资质的检查单位可以使用专业设备开展专业性作业,同时满足了检查的专业性与特殊性。公路桥梁管理部门需要从桥梁的大小、结构、性能出发对公路桥梁展开检查,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施工时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并且在维修过程中,专业的养护团队需要结合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公路桥梁出现损害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修复。
(2)防治结合。在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中,需要将防治作为第一要务,而不是将维修作为第一原则。在公路桥梁没有发生损害之前,通过做好防治工作可以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展开一系列预防性维护,在提升桥梁安全水平的同时降低了桥梁维护成本,因此将公路桥梁防治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路桥梁防治工作力度,需要对工作人员展开专门培训,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整理公路桥梁养护经验与方法并编制成方案运用于实践教育当中,在实践工作中需要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最大限度上提升维护人员素质。对于一些特殊的公路桥梁路段,需要进一步着重加强养护工作,例如软土地基路段、潮湿路段、环境恶劣路段,这些地区的路段都需要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安全运行。
(3)完善养护制度。从公路桥梁的基本情况出发完善公路桥梁养护施工制度,坚决落实每一项制度与措施,进一步实现公路桥梁养护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对公路桥梁的养护施工起到一定的约束性、规范性作用。确保公路桥梁施工的目标、要求,落实责任制,保证每个施工班组人员秉承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定期完成养护任务,同时及时推进、完善养护制度,完善相关措施,使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适应公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对于提升整个公路桥梁施工效率而言非常重要[4]。
4 公路桥梁加固维修
对于公路桥梁存在的缺陷,要求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并针对问题使用加固维修技术,保证公路桥梁始终处于平稳运行状态,满足交通运输需求。
(1)加固墩台。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墩台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予以加固,加固的前提是需要明确墩台的使用性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对于水深<3 m的墩台,墩台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对应的套箱方法予以补救。加固墩台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墩台的实际刚性进行加固处理,增加适当的混凝土,合理控制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从多方位加固墩台,以此来实现对多主体结构的牢固性强化。
(2)加固铺装层。面对桥面铺装层存在裂缝、剥离的情况,需要将内部钢筋直接暴露在空气当中,在水、空气的共同作用下钢筋会出现锈蚀,随后体积发生膨胀,进一步加剧了结构的损坏。石拱桥是众多桥梁类型当中的一种,桥面上出现裂缝加速了雨水下渗,增加了填料的含水量,最终造成拱圈渗水。此外,铺装层存在裂缝、破损现象很大程度降低了桥面的平整度,在有车辆通过的情况下会引起剧烈震动,对行车舒适度造成影响,更进一步加重了桥梁的损坏。所以有必要在桥梁铺装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处理、加固,延长铺装层使用寿命,降低事故发生率。
(3)恢复承载力。桥梁的结构往往会受到桥面行走车辆的负面影响,鉴于此,施工人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桥梁结构承载力进行恢复,目的是为了使桥梁更加有效的承受车辆载荷,同时也延长了桥梁的实际使用寿命。[5]除 了防治手段以外,恢复桥梁自身的结构承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进一步完善桥梁的结构设计,保证施工过程的严谨性,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运用力学知识维修、加固公路桥梁结构,保证公路桥梁的结构稳定性,提升承载载荷。
(4)粘贴加固。对公路桥梁进行加固时,粘贴加固也是常用方法,该方法在具体应用中,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表面处理。为了实现粘贴效果,需对粘贴所用钢板的表现、粘贴部位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清理。对混凝土表面破碎处清理后进行凿毛,将骨料露出来,然后将表面混凝土用钢丝刷清理干净,粘贴前用丙酮对表面进行清洗。钢板表面处理时,将表面油污先用汽油清洗,然后用砂轮进行打磨,除去表面锈蚀,再用丙酮清洗,最后在钢板表面涂抹环氧树脂进行保护。
其次,粘贴钢板。粘贴前,在钢板及混凝土表面涂抹环氧树脂胶浆,然后将环氧砂浆在钢板表面涂抹一层,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表面并加压,通过加压挤出多余胶浆,保证混凝土与钢板紧密粘贴。对桥梁加固时,采用粘贴加固法相对比较简单,但加固效果受粘贴质量直接影响,所以在施工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对胶结料的配合要严格控制,并根据胶结料的稠度确定稀释剂,稀释剂用量在20%以上时,胶结料不易硬化;胶结剂的韧性与增塑剂有关,可提高胶结剂的抗弯强度;加入固化剂,可使环氧树脂软化使其强度提升。②施工期间的温度控制,低温环境下,环氧树脂可缓慢固化,且不易均匀涂抹,所以施工时需在15℃~28℃环境下进行,在温度过低时,要配合紫外线灯养护等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
第三,保证钢板与混凝土表面成型时所需要的压力。通常在梁、板地面加固时,粘贴补强的方法应用较多,由于粘贴是从下到上的粘贴,所以施工中如果对钢板与混凝土表面成型所施加的压力不足,则补强层就有可能因粘贴不牢出现下坠情况,导致钢板脱落。
(5)预应力加固。对公路桥梁加固中,预应力加固在维修中比较常见,包含体内预应力、体外预应力两种类型。体内预应力又可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对预应力筋先张拉后,再覆盖混凝土,尽管混凝土没有预应力的作用,但混凝土与预应力筋之间存在粘结关系,也就是利用桥梁结构增加预应力后,再利用钢筋混凝土扩大截面;另一种是将预应力筋设置在受拉边体外,对旧混凝土与新混凝土之间增加预应力。此类情况下,一般需要在旧混凝土预应力筋孔道中注入水泥浆,来提升混凝土与预应力筋之间的粘结力。体外预应力加固则是在原有加固构建混凝土外,设置预应力钢材,或是为了保护预应力钢材,在预应力筋张拉后浇筑或喷射混凝土,此类加固形式尽管构件的截面尺寸增大,但混凝土新增位置預加力的作用并未发挥。总之,在对体外与体内预应力进行区分时,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是否存在粘结关系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5 结论
公路桥梁是我国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支撑,属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公路桥梁还关系到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责任。所以本次研究中对公路桥梁的维修与加固进行分析,对于一些已经被淘汰的公路桥梁技术需要予以及时更新,进一步强化公路桥梁的加固工作,以此来从整体上保证公路桥梁的安全性,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市政部门需要及时对公路桥梁的数据、情况进行及时记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加强日常养护工作,表现在墩台加固、桥梁结构加固、缝隙加固,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增强公路桥梁的使用性能,最终实现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成祥.高速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1(12):47-48.
[2]于晨祖.公路桥梁养护维修与加固[J].科技视界,2021
(17):48-49.
[3]王海宏.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加固措施研究[J].智能城市,2021(10):99-100.
[4]韩鹏,胡婷婷.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技术及加固维修研究[A].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六)[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5.
[5]陈文超.公路桥梁维修加固策略及技术经济评价[D].郑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