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佩 马 超 江普查
15岁女性,因右眼视力渐进性下降2年、失明2个月余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右眼无光感,左眼视力0.7;右眼瞳孔散大,直径约5 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左眼视野无缺损,右眼不能配合;四肢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入院头部CT 检查见右侧颅中窝一稍高密度不规则肿块,边界不清,向前侵犯蝶骨及眼眶外侧壁,向内侵犯蝶窦上外侧壁;双侧尾状核及豆状核对称性钙化(图1A~C)。头部MRI增强显示右侧额颞部肿块呈显著欠均匀强化,中心病灶区域强化程度略低,肿块累及右侧海绵窦区,包绕部分颈内动脉,邻近硬脑膜强化,部分层面可见脑膜尾征(图1D~F)。术前考虑脑膜瘤,全麻下经右侧额颞部改良翼点入路手术切除肿瘤。术中可见颅骨内板被侵蚀,呈鱼鳃样改变,渗血丰富,病变位于硬膜外,与蝶骨嵴粘连并侵蚀蝶骨嵴,肿瘤组织呈浅黄白色,血供丰富,有包膜,与脑组织界限尚清,质韧。术后复查MRI 显示肿瘤部分残留(图1G~I)。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epithelioid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sarcoma,EIMS)。术后20 d口服阿来替尼治疗(600 mg,2 次/d),术后25 d 开始行IMRT 放疗(PTV-GTV=60 Gy/30 F,PTV-CTV=54 Gy/30 F),持续40 d。术后右眼恢复光感,但视力未恢复,术后及放化疗后复查MRI 显示肿瘤缩小(图1J~L)。术后6 个月随访,继续服用阿来替尼治疗,右眼已无光感,视力未恢复。
图1 跨颅前、中窝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手术前后影像
EIMS 具有高度侵袭性,易复发,预后差,属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大多数EIMS 发生于腹腔内,以网膜、肠系膜多见,其次为胸腔,偶见于肺部和卵巢。颅内EIMS 极其罕见。EIMS 无典型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术前极易误诊。本文病例头部CT 扫描显示病灶为稍高密度影,边界不清;MRI 示T1/T2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欠均匀强化。本文病例术中可见颅骨内板受侵蚀,对颈内动脉、视神经包绕生长,说明其有高侵袭性;术前视力丧失,术后右眼恢复光感,说明肿瘤对视神经压迫造成功能障碍。
手术是EIMS 首选治疗方案,特别是肿瘤达到一定占位效应引起症状明显,甚至出现脑疝等情况,必须手术治疗。术中应尽量完整切除,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位于重要功能区或包绕颅神经及主干血管的肿瘤,全切除肿瘤困难,可考虑次全切除或大部分切除,辅助其他治疗方案。尽管文献报道常规放化疗疗效不确定,但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对于存在ALK基因融合的病人,可应用抗ALK 分子靶向治疗(以克唑替尼为主)。
颅内EIMS,临床罕见,其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仍需要进一步总结。随着病理学的深入研究,进一步细化其病理亚型,同时结合肿瘤发病部位及病程阶段,并随着多学科诊疗模式的逐步开展,加强多学科合作,并综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可为此类病人提出更好的、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