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霈然
(吉林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吉林 长春130000)
大卫雷斯曼在20 世纪50 年代提出关于亚文化的相关概念,归纳了有关大众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区分,并将亚文化总结定义为积极追求小众的风格。20 世纪50、60 年代,彼时战后萧条的英国充斥着美国的流行文化,使得服饰的发展越发地受到重视,时尚和服饰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如泰迪男孩、爱德华式的花花公子、光头党、摩斯族、嬉皮士和朋克等次文化团体在西方国家崛起(如图1-图3 所示),这些次文化团体所固有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受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作用,以独特的风格与形式来表达对主流秩序的抵抗,从而给社会包括时尚领域带来极大的影响。他们在时尚历史的更迭与发展中凭借着其独特的风格、价值与观念等,通过颠覆性的言行举止始终区别于主流文化[1]。
图1 泰迪男孩
图2 光头党
图3 朋克
20 世纪西方青年群体在脱离主流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在行为举止以及服饰穿着上宣泄着对传统价值观的愤懑,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然演变成了当今的时尚潮流。最初亚文化青年团体运用服装元素来凸显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对于主流文化影响下的服饰设计产生了一定影响与冲击,随后逐渐受到越来越多领域的欣赏与接纳,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应用,亚文化的发展对于时尚产业而言,体现了青年群体不愿仅是追随主流社会的脚步前行,而是期望表现出自我以及带有自身标签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修养,尽管说亚文化风格在服饰上的呈现往往与主流的文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分歧,然而现如今亚文化被归为一种常见的时尚语言表达模式,给予艺术家们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2]。
亚文化理念下的服装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这些年轻一格的次文化青年团体不断积极地探索着各种小众风格并以颠覆性的方式方法表现出来,这其中的代表就不乏有服装领域的设计师们,由于他们的推动,亚文化理念对于传统时装的定义形成了革命性的影响[3]。
“朋克之母”——薇薇安·韦斯特伍德便是亚文化的落实者,她改变了亚文化风格仅作为有争议范畴的看法,并且使得亚文化的风格以及元素等都能在时尚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在形式层面上也产生了一种割裂性,20 世纪90 年代正值极简风盛行,她却反其道而行,把18 世纪的古典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带着贵族式的华丽雅致与复古浪漫融入设计当中。韦斯特伍德在其设计作品的剪裁、结构与工艺上均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桎梏,比如说她早期极端设计风格下的磨损丹宁牛仔套装,抑或是她经典的不对称的自由剪裁设计等,她通过如此标新立异的反常规设计理念来与循规蹈矩、整齐划一作斗争,但与此同时又突破了反叛的表象含义,侧面反映出她所追随的独立精神(如图4-图6 所示)。
图4 1990 年秋冬“肖像”系列
图5 “切割,划痕与拉扯”套装
图6 不规则剪裁
虽然她所做的一切都似乎是在推翻传统,但是却又能从韦斯特伍德的设计中看到她对于传统的热忱,就像她将传统的英格兰格纹呢面料融合进朋克服装当中,并对传统的格纹进行创新设计,使其拥有了全新的风貌。她并非是为了反叛而反叛,也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是一直在探寻在服装中的无限可能,并通过传统来呈现出极端非正统。作为20 世纪时装界亚文化的贯彻者,韦斯特伍德的设计使得亚文化风格并不是处于效仿和固守陈归的状态,而是处于不断演化发展的状态。这位处于亚文化风格中心的设计师将她的服装作品作为激进主义的载体,给那些特立独行的青年团体更甚是反抗者更为广阔的价值观念以及全新的艺术氛围[4]。
我国80 后新锐设计师上官喆将街头文化元素解构重组,向大众展示了他所倡导的亚文化理念与时装美学,将不羁与自由用戏谑的时装语言进行诠释与表达。不管是在他“地狱里”主题的系列设计,还是在他进军伦敦时装周的“广场”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属于上官喆的青年乌托邦式的理想,以及在怪诞及揶揄中透露出他对于青年亚文化的态度(如图7-图10 所示)。他每季的服装似乎都在代表着一批人去发声,通过玩味荒诞的标语口号以及大胆直接的涂鸦印花等直观的方式,将精神内涵各异且具备争议性的亚文化风格元素呈现在服装当中,也因为风格太过于前卫突出、视觉冲击效果过强,以至于很容易被定义为叛逆以及不现实,但在一定程度又更能体现他将亚文化的离经叛道发挥到了极致[5]。
图7 “地狱里”系列
图8 “地狱里”系列
图9 “广场”系列
图10 “广场”系列
亚文化一旦被运用到商业中,它将脱离其原始的纯粹性与独立性,并被推向与主流文化融合的道路。近年来,各大时尚品牌寻求在商业中的新突破而纷纷向青年亚文化的方向所靠拢,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商用价值的文化符号,一些亚文化呈现着被主流文化所收编的走向,街头文化的发展使得潮流品牌在国内外层出不穷,已然完成了从小众到主流文化的变迁,并将亚文化更深层次地渗透到品牌形象中。青年亚文化与街头文化对一些设计师及其作品中依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更多的设计师开始注重廓型与表现的形式,并大多以简洁为主,在服装的结构与细节方面更为考究,使得服装在创新的同时更为实穿,以求能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人群的喜爱与青睐[6]。
在当今新时代背景下,不论是已然成为了消费主体的90 后一代,还是活跃在数字化社交媒体世界的“新时代消费主力军”Z 世代一代,在消费观念以及文化方面的追求都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通过互联网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化、标签化、潮流趋向化的总体趋势,只要有一部分人群开始穿着具有亚文化风格的服饰并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话题,通常就会引起一股消费热以及相类似的模仿风潮,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就很容易被勉强贴上一个所谓亚文化的标签,使得当下的服饰相较于早期会更易给人一种稍纵即逝的感觉。
虽然说在现下的时尚行业中,青年亚文化理念下创造的服饰元素层出不穷,愈发被大众理解并接受,且作为时装革新的又一发展形势,使得近些年亚文化在时尚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同千禧一代与Z世代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等紧密相连,然而设计师要做的不仅仅是简单地挪用元素或是只考虑亚文化所带来的商业价值,而是要基于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亚文化年青一代的性格特点与心理需求,正确引导年青一代的价值取向并与他们产生联系与共鸣,将亚文化注入服装品牌的基因里,继而带动潮流时尚产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