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21-11-06 08:16贾英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7期
关键词:半月板骨骼敏感度

贾英杰

(沈阳平安好医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有限公司放射科,辽宁 沈阳 110000)

膝关节损伤在运动过程中较为多见,其他外力负载、突然性的扭应力等也可致伤。膝关节损伤后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治疗不当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损伤,这对疾病诊断提出了较高要求[1]。分析认为结合影像资料可较为准确的获取患者病情、病灶信息,与CT技术相比,核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度更高[2]。我院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48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就CT技术与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中,选取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男17例,女7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31.80±7.10)岁。观察组:男18例,女6例,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31.50±7.30)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定性:前瞻性研究,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患者均以膝关节损伤入院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膝关节重大病变;中途退出。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CT平扫诊断,应用256排螺旋CT,对患者膝关节损伤部位进行薄层扫描。取软垫垫高患者膝关节,患者取平卧位或仰卧位,使患者胫骨长轴与台面呈5°~10°角。自患者膝关节一侧开始扫描,至对称一侧结束,扫描矩阵为256 mm×256 mm,层厚2.0 mm,螺距1.4 mm。工作电压120 kV,电流60 mA,获取影像资料后借助数字化工作站进行收集和病情分析。

观察组患者接受核磁共振诊断,患者近期仰卧位,摘除金属饰物。以患者膝关节髌骨下缘位置为中心,外旋膝关节10°~15°并保持稳定。进行T1WI、T2WI的周围、矢状位检查。T1WI模式下扫描的工作参数为TR/TE:500/11 ms;矩阵:256 mm×256 mm;层厚:2.0 mm。T2WI模式下扫描工作参数为TR/TE:3000/102 ms;矩阵:256 mm×192 mm;层厚:2.0 mm。分别获取正方向、侧方面和斜方向三个轴位影像资料,利用数字化工作站进行收集和重组,做病情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疾病诊断准确率,另对比两组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3]。能够准确辨识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骨骼组织损伤、积液,为诊断准确。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

2.2 两组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观察组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3 讨论

3.1 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屈戍关节,其外形和功能较为特殊,使膝关节的稳定性存在生理方面,尤其是解剖结构方面的劣势。膝关节的韧带结构在保持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和稳定性上具有核心作用,此外,膝关节轻度的磨动和旋转也依赖韧带和肌肉组织、骨骼组织的综合支持[4]。在正常的机体运动过程中,膝关节功能体现在负重、传递载荷等方面,小腿互动对此依赖性极高,因膝关节位于身体两个最大的杠杆臂之间,受力较大,扭伤和骨折十分多见,尤其是进行体育、体力劳动的过程中[5]。此外,年龄偏大的患者可能因劳损出现膝关节退行性损伤或突发性骨骼组织损伤。在各类膝关节损伤中,半月板损伤最为常见,韧带损伤也较为多发。此前学者指出,半月板损伤和韧带损伤占膝关节损伤总数的70%~75%[6]。在我院研究中,上述损伤发生率也较高。

3.2 膝关节损伤的诊断 此前学者研究发现,借助CT技术进行诊断,有70%~80%的患者病情可得到确诊[7]。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相似,对照组借助CT技术完成19例患者病情的准确诊断,占比79.17%。CT技术主要利用X线能够穿透人体的原理,反应对象区域的损伤情况,根据信号强弱评估病情,对于微小损伤的辨别和诊断效果并不完全理想。特异度和敏感度均在80%左右[8]。我院研究中,对照组诊断的特异度为70.83%,敏感度为75.00%,与此接近。核磁共振技术的诊断准确率在90%以上,是目前得到普遍重视的一项结构性损伤诊断技术[9]。与CT技术不同,核磁共振技术重视对患者机体内原子运动规律进行捕捉和利用,使其与健康组织之间的差异得到清晰呈现,即便患者机体损伤轻微,异常的原子运动规律也能得到察觉,作为疾病诊断的参考。我院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核磁共振技术的支持下,完成23例准确诊断,占比达到95.83%。

在核磁共振技术下,患者半月板损伤带有明显特异度,因半月板属于膝盖软骨,强度不足,损伤率在膝关节损伤中较为多见。健康半月板的核磁共振影响为三角低级信号,存在横向或纵向撕裂伤时,可线条状信号衰减带,损伤越严重,衰减情况越明显。粉碎性损伤下,可见团状衰减,损伤较严重的半月板,可见密布、不均匀、强度不一的衰减阴影。韧带损伤的表现与此不同,健康韧带的信号强度较骨骼组织略低,但完整、均匀。存在拉伤问题的韧带,见均匀的条状信号衰减和阴影,且边缘清晰度下降、原有信号均匀态势有所改变,略向韧带四周弥散,T1WI信号普遍偏低,T2WI信号普遍偏高。积液问题在核磁共振技术下特异度最为明显,积液阴影呈现为片状,形状不规则,但均匀性较强,患者积液病情越严重,均匀性越明显。T2WI信号下,信号的强度较低,且带有明显的分层特点,T1WI信号下,信号的强度偏高或缺少变化,也带有分层状特点。如果患者病变情况较为轻微,也可能出现T2WI、T1WI信号强度相近的情况。骨质损伤在核磁共振技术下带有多样化特点,这一特点受到患者病情特殊性的影响。患者骨骼组织破坏严重,存在断裂问题时,可见较均匀的条纹状信号衰减问题,T2WI信号偏高或呈现为等信号,T1WI信号偏低。患者骨骼组织损伤轻微,可见不明显的信号中断,分布上与健康骨骼组织差异相对较小。患者骨骼组织和软骨组织均出现损伤,可见分布不均的信号,骨骼损伤越严重,信号不均匀的情况越明显。

3.3 膝关节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早期针对膝关节诊断的研究中,相关学者提出过血管造影诊断的思路,该技术下可借助患者血管损伤态势,了解膝关节周边组织损伤情况,造影诊断在特异度和敏感度方面较为理想,但无法有效实现病情的鉴别[10]。也有学者认为,核磁共振诊断技术依然存在不足,当患者损伤情况复杂,且骨骼组织损伤较重、韧带组织损伤较轻时,可能存在信号强弱衰减无规律、韧带损伤问题被忽视的情况,同样,如果患者伴有肌肉组织撕裂症状,也可能因病情轻微无法被有效检出,这些问题也要求核磁共振技术设法实现进步[11]。部分学者提出弥散加权成像的理念,可通过带有动态特点的信息进行更多疾病的评估、精细化诊断和辨识,这一理念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学者的认同,是后续工作的重要思路之一[12]。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价值突出,与CT技术相比,核磁共振技术能够较为准确的检出和诊断疾病,特异度、敏感度也均较高。后续工作中,应以核磁共振作为膝关节损伤诊断的首选技术。

猜你喜欢
半月板骨骼敏感度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骨骼和肌肉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
Diodes高性能汽车霍尔效应闭锁提供多种敏感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