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歌
(辽阳县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200)
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起病较急,早期症状与感冒类似,患儿监护人若未采取对症治疗,病情持续发展,可加重患儿咳嗽症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喘憋及口唇发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1]。当前临床对其治疗主要以抗菌、抗病毒药物及止咳平喘的药物进行治疗,其中红霉素是常用药物,作为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各类链球菌、革兰阳性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适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治疗,对患者的选择性较低[2]。将其用于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治疗中,不仅能可取得理想疗效,且能有效降低对患儿的不良反应,属于安全高效的治疗药物[3]。基于此,为进一步证实分析红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本文就对此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在1~10岁,平均年龄(6.87±2.46)岁;病程1~8 d,平均(5.06±1.04)d。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在1~10岁,平均年龄(6.68±1.27)岁;病程1~8 d,平均(5.11±0.97)d。所选患儿对象上述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
纳入标准:①患儿入组时均存在咳嗽、气喘、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且均经X线检查明确诊断为支气管炎。②入组前1个月内无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及影响心肺功能的治疗史。③所选患儿监护人均详细了解本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严重肺部感染、肺结核、肺肿瘤等重大肺系统疾病患儿。②排除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肾衰竭、心脑血管病变、免疫系统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儿。③排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症的患儿。④排除存在认知、语言及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的患儿。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止咳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退热等基础治疗。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药物(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深圳立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67;规格:1.0 g,按头孢唑林计;2次/d,20~40 mg/kg,静脉滴注)治疗。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儿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海南澳美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69;规格:0.15 g;使用剂量:以凉开水摇匀后口服,一次按体质量15 mg/kg,每日2次)治疗。
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5 d。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显效: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咳嗽、气喘、胸闷、呼吸困难)基本消失,且经X线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炎症明显改善;有效: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显著好转,且经X线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炎症有所改善;无效:患儿的病情无明显变化或进一步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评定标准 统计对比两组患儿气喘、咳嗽及咳痰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1.3.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评定标准 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用药期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67%、86.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分析 观察组患儿气喘症状改善时间(1.34±0.12)d、咳嗽症状改善时间(5.22±0.67)d、咳痰症状改善时间(2.74±0.67)d;而对照组患儿气喘症状改善时间(2.06±0.74)d、咳嗽症状改善时间(7.02±0.75)d、咳痰症状改善时间(4.01±0.94)d;观察组患儿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观察组患儿用药期间未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仅有2例腹痛腹泻患儿,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为4.65%;对照组患儿用药期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5%(2/43)、9.30%(4/43)、4.65%(2/43),总发生率为18.6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
小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因此是急性支气管炎的易感人群及高发人群,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可在冬春季达高峰[4]。若患儿未取得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引起小儿反复的高热、缺氧、呼吸困难甚至急性的呼吸衰竭,严重还会出现肺不张、肺气肿、脓气胸、肺脓肿、心肌炎、败血症等危及患儿的生命。当前对其治疗原则为缓则治本、急则治标,而一般情况下,支气管炎均为急性发作性疾病,因此,对于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的治疗除止咳平喘等基础治疗外,还应给予抗菌治疗,以便快速控制患儿病情,改善患儿症状[5]。
头孢唑林钠是头孢菌素第一代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以此起到杀灭细菌的效果,对于革兰阳性菌,如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具有显著抗菌效果,但作为第一代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不敏感,抗菌谱具有一定局限[6]。且作为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不良反应较明显,将其用于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治疗中,虽有一定疗效,但较易受患儿免疫功能降低等因素影响,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导致医患不良事件发生[7]。
红霉素是由链球菌产生的一种碱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属于抑菌制剂,在高浓度时对高度敏感的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另外,对一些非典型病原菌,比如军团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也具有抗菌的活性[8]。临床上红霉素常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其作用机制是透过细菌细胞膜,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形成可逆性结合,阻断转移核糖核酸的结合,使细菌蛋白合成受到抑制,从而起到抑菌的作用[9]。且红霉素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及一些非典型致病菌均有显著抑菌效果[10]。将其用于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其半衰期长的特点,可在进入患儿机体内后,形成靶向作用,对患儿吞噬细胞起直接作用,并在给予炎症趋化影响下对炎症病灶释放药性,提高病灶药物浓度,起到显著杀菌作用。再加上,此药物吸收性强等特点,可直接被肠道组织吸收,在最短的时间内释放药性的同时,减轻患儿的肝肾代谢负担,因此,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以红霉素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儿,且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治疗中,给予红霉素治疗,具有积极应用价值。但要注意的是,对于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而言,除上述对症治疗外,科学合理的饮食同样重要,即患儿患病期间饮食必须要保持清淡易消化,不要吃牛羊肉、辛辣食物、糖果、炒干果、腌制食物和油炸食物等以免影响恢复。其次,为保障患儿的积极配合,应在患儿治疗期间指导家长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以此促进患儿积极用药的同时,避免患儿的抵触、应激情绪等影响血流动力学,进而加重病情,影响疗效。最重要的是,加强冬春季小儿保暖及感染防控(勤洗手、人群密集处戴口罩等),以此降低小儿患病率。
综上所述,以红霉素治疗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属于安全高效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