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秋香 黄建华
(福建省厦门市思路区中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加之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迅速升高,其是继肿瘤、心血管病变后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第三大问题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3]。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无法痊愈的特点,目前仅能依靠改变生活方式和长期服药控制病情,因此通过不同措施转变糖尿病患者的行为模式,可提高其对糖尿病治疗的知信行,降低其血糖水平,提高服药依从性。行为转变护理模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的模式,属于心理范畴,可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因此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和认知能力,适用于慢性病管理[4-5]。本研究旨在探讨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社区服务中心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280例。其中男性158例,女性122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为(58.27±5.87)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为(7.89±3.06)年。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在本社区长期居住。③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认知和精神障碍者。②肝、肾等其他组织严重疾病者。③无法沟通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40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知识手册,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依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关心、鼓励和支持患者,帮助患者不断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行为转变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目前所处的行为阶段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进行干预,有针对性的实施不同行为阶段的干预策略。①前意向阶段(无意图期):社区人员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签订家庭医师,定期采用微信公众号或短信发送糖尿病治疗服药和自我管理的相关知识,如讲解糖尿病的病理机制、常见症状和并发症;强化糖尿病危害知识方面的教育,细化服用降糖药的优点;发放各种关于糖尿病健康宣传物品。此阶段需干预2周,采用入户形式沟通联系1次/周。②意向阶段(意图期):通过列举正面实例增强其用药的信心,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动机性访谈法,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发现影响其服药行为的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改良服药方案;针对性的让患者观察和识别所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的处置措施,如服用二甲双胍造成肠道反应、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以减少患者对服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担忧,增强服药治疗的信心,提高服药依从性。对于反应程度较大、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需及时寻求医护人员指导,及时更换药物,勿擅自减量或换药,以免造成血糖不稳。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和运动指导,制订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食谱和运动锻炼计划,指导进食升糖指数较低的蔬菜,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饭后30 min运动30 min。此阶段共需干预4周,每2周入户1次,每周电话随访1次。③准备阶段(准备期):鼓励患者进行自我鼓励,向家人、朋友表示其遵照医嘱服药,请其监督,巩固服药意识。此阶段共需干预2周,每2周入户1次,每周电话随访1次。④行动阶段(行动期):制订每日居家血糖测量计划、正确测量血糖方法,及时记录餐前及餐后2 h血糖,以便复诊时让医师了解血糖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给经常漏服或忘服药物的患者,发放药盒、分装盒将每日需服用的药物按剂量进行分装,或者采用便笺提醒,或让其家属或监护人提醒其服药方式。此阶段需干预8周,每2周入户1次,每周电话随访1次。⑤维持阶段(维持期):保证患者服药依从性,营造定时定量服药的健康环境,定期随访并监测所处行为阶段是否发生改变,如发生改变,则查找原因进行修正,以便返回本行动阶段。此期共干预8周,每个月入户1次,每周电话随访1次。所有阶段干预时间共计6个月。
1.3 评估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及服药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采用指尖血糖测量方法,选择相同厂家生产的血糖仪和试纸。采用Morisky依从性量表调查服药依从性,满分10分,完全依从为8~10分,基本依从为6~7分,完全不依从为0~5分。用药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婚姻情况、经济收入和药物付费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mmol/L,)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mmol/L,)
2.3 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比较 护理前,对照组服药依从性评分为(6.15±0.56)分,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评分为(6.14±0.7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3,P=0.902)。护理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评分为(7.28±0.85)分,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评分为(8.89±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85,P<0.001)。护理前和护理后比较,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35,P<0.001)。护理前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78,P<0.001)。护理前,对照组用药依从性为65.71%,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64.29%;两组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84,P>0.05)。护理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为85.00%,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为9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74,P<0.05)。护理前和护理后比较,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54,P<0.001)。护理前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238,P<0.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服药依从性比较[n(%)]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慢性病的护理措施已由医院的服务扩展到了社区家庭。社区护理的特点以基层性、公益性为主,通过社区随访护理可更贴近患者健康的需求,还可对患者进行免费管理,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社区医护人员提供规范的服务,不但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而且让医疗服务更贴近群众。社区卫生工作中慢性病的防治是主要内容,其发病与转归都与其行为有着重要的关系,主要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6-7]。在发病后主要与其遵医嘱服药有关,一旦确诊糖尿病后若不遵医嘱进行用药与生活,常会导致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不理想,引发诸多并发症[8-10]。因此,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对其进行行为转变可降低慢性疾病的疾病负担,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行为转变护理模式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常规社区护理的糖尿病患者,但行为转变护理模式的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服药依从性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常规社区护理工作人员主要以口述为主,将糖尿病服药知识告知患者,但是对患者的个人需求、糖尿病病理知识、各种药物剂量、服药不良反应等关注较少,因此会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服药的依从性[11-12]。行为转变护理模式是在行为转变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根据转化者内心需求提供的针对性行为支持而改变转变者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疾病较好转归的模式[13-14]。人的行为改变是一个复杂、渐进、连续的过程,因此行为转变可分为5个阶段(时期),即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在不同的行为阶段或时期有不同的需求和动机,以目标行为为靶向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15-18]。因此,要实现有效的行为转变,必须根据患者所处的行为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19-20]。遵医服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转变过程,其从“不遵医服药到开始遵医师服药,最后到坚持遵医服药”这一过程是患者通过自身对疾病的了解、认知到自身感受需求,再到改变认知策略的一个过程,每个阶段采用适宜目标的干预方法,可增加个人行为转变的成功概率[21-22]。糖尿病患者采用行为转变护理模式服药依从性可达98%以上,与本研究结果类似[23-24]。行为转变护理模式通过不同阶段的行为转变,在认识糖尿病特点、危害的基础上,能有效发现和弥补患者对自身疾病管理的不足,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服药的意识,清楚长期坚持服药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可减少其漏服或者服药剂量不足现象[25-26]。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基础上,能坚持正确、合理用药,因此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显著。
总之,在社区中采用行为转变护理措施对管理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服药的依从性,改善疾病症状和患者预后。